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及中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在面临本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贸易摩擦的内外升级压力下,通过产业转移、产品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技术纺织品和时尚产业,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完成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改造。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虽然面临着与日本当年相似的升级压力,但也存在着相异特征如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和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等不如当年的日本。通过分析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的调整过程和经验教训,并对中日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将进口产品的涌入单纯视为美国纺织服装产业生存和发展的负面冲击因素。然而,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纺织服装产业事实上实施了多项产业转型策略,产业运行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对转型后的美国纺织服装产业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由于产业自身特点和美国特定的生产要素禀赋,美国纺织产业和服装产业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转型路径,转型后的美国纺织产业与进口产品依然偏向竞争性关系,美国服装产业与进口产品则形成了合作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起步较好,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行业发展阻力,应从打造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增强招商引资针对性、深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从而推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西部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危机;以及在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发展西部服装产业的对策:整合上游纺织企业,使之绿色环保符合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设计水平,促进服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大服装企业的资本投入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5.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准确分析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其产业调整。以2002年及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强,但所带动的产业范围较窄,并且对出口的最终依赖度最高而对国内消费需求最终依赖度较低。基于结论,建议加强纺织服装业与纺织材料产业的有机融合以及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发展,并大力开发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是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基础,浙江服装产业的适度转移同样也能推动浙江纺织经济的发展。结合浙江纺织服装业实际状况,产业灵活转移,大力发挥企业带头作用,以促进纺织业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纺织服装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龙 《科技和产业》2012,12(3):24-27
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业在浙江省未来的定位与发展值得深入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相关指标,分析了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关联效应与产业波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高带动能力"范围仅局限于包括自身在内的几个产业,其影响力和感应度正在逐步减弱,同时对全社会就业的促进作用并没有想象中大。因此,从产业关联角度可以认为浙江省不应将纺织服装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并应对其进行改造升级,促进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下的广东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雪 《特区经济》2009,(8):33-34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增速持续放缓,作为我国三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之一的广东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本文分析了广东2008年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状况、出口下滑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广东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阮美菊 《山东经济》2009,25(5):75-80
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我国传统上具有竞争优势的部门,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目前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生产制造的低端。资源环境对产业发展的约束,以及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纺织品服装的显性比较优势出现了逐渐弱化的趋势。本文针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现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受阻,国内大批纺织服装企业倒闭,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国际需求持续低迷、国际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种影响演化成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对此,政府和纺织服装企业都应积极应对,变挑战为机遇,全面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在承接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方面,四川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面临机遇,也面临威胁。文章采用SWOT方法分析表明,四川应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吸引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和著名品牌落户四川,更好的承接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正>据了解,第14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即将在4月拉开帷幕,将延续"两岸、规模、专业、休闲、时尚"的主题,以展会的新内涵、新提升、新想象,展现两岸"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新成果,推动国内外纺织服装产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资源整合,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本届海博会将呈现以下四个亮点:  相似文献   

13.
魏明 《宁波通讯》2012,(9):37-38
纺织服装产业既是宁波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领先全国的时尚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宁波服装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11年,宁波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38.23亿元,销售产值1184.38亿元,出口交货值432.74亿元,利税103.79亿元,其中利润74.65亿元。  相似文献   

14.
浅析后配额时代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绿色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芳 《北方经济》2011,(8):33-34
"后配额时代"的到来,为浙江纺织服装的出口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在面对发达国家合理的绿色贸易规则和不合理的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时,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如何提升自己的绿色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浙江纺织服装出口发展现状及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出发,试图探索一条提高浙江纺织服装出口绿色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纺织服装产业西移的大背景下,地处西部的广西玉林福绵服装产业集群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通过实地调研,针对玉林福绵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及服装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新产业区相关理论,本文将按照先外部后内部的顺序,运用SWOT矩阵对福绵服装产业集群相关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纺织服装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产业集群是服装产业的重要结构形式,所以利用服装产业聚群的优势,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我们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政府因素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服装产业集群和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2000—2012年17个港口城市临港产业的面板数据,从空间、产业、时间三个维度,分析了三大经济圈之间及圈内临港产业集聚的动态差异,结果发现:环渤海地区唐山市的钢铁工业集聚明显,纺织服装业、石油化工业、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相对稳定;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纺织服装业、装备制造业集聚度变化差异较大,产业布局处于剧烈的调整阶段,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潜力巨大;珠三角地区临港产业集聚程度普遍较高,各城市特色产业明显,广州的食品加工业和能源产业、汕头的木材加工业集聚效应突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到来,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地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而这些新形势中既潜藏着威胁,也孕育着机会。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如何继续保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件关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而在纺织服装业重要的发展阶段,政府要及时制定有利于纺织服装业的产业政策,为我国的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钟芳 《中国经贸》2008,(17):78-79
“被转移方、被转移区域是消极地在等待?还是积极地进取?他们是简单地承接?还是充分考虑的后发的位次而有思索、有规划地来承接这个转移?”在2008中国纺织服装郑州论坛上,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魏林在论坛一开始就向与会者抛出了一系列问题。目前.中西部政府和企业已经意识到纺织服装产业对于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采取措施,开展活动.制定策略,招商引资.促进当地承接纺织服装产业。  相似文献   

20.
服装纺织产业作为大连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随着产业发展周期及城市发展环境的变化,服装纺织产业步入了阶段性调整的关键期。本文围绕结构优化调整,从政策环境创设、融资体系建立、创新能力提升、名优品牌带动及中介服务健全等不同角度,提出再造服装纺织产业发展新优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