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工具主义的贫困以及美学的世俗转向使得经济美学的建立成为可能。但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经济美学的研究甚少。本文从经济学的价值美和经济学的工具美两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经济美学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经济学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它是通过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既是马克思经济学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兼具美学内涵,成为马克思经济美学的核心思想;此外,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蕴含着“简洁美”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今天,马克思经济美学思想对“以人为本”发展观以及和谐经济观的建构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价值和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两个核心范畴。必须准确把握价值和劳动,才能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贡献。价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体现了是一种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价格的基础,是一个历史范畴,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人类劳动,是生产劳动,包括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并且其结构随着生产过程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归纳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假定条件,并在这些假定条件下构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数理模型;其次根据现时代经济发展变化的现实,改变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些约束条件,并在这一条件下重新构建了劳动价值理论模型,并进而探讨了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动态模型。最后探讨马克思主义价值生产模型与西方经济学生产模型的沟通与连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工、交易与协同劳动创造价值乃是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一般形式,基于劳动价值论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被作为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主体内容。《资本论》第1、2、3卷分别从历史维度、逻辑形态和具体形式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企业是劳动合约的实体形式,劳动者通过协同在企业中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统领着马克思经济体系的各个范畴,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企业理论依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挖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供给需求问题的研究是其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市场经济规律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文献主要涉及供给需求理论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地位,马克思供给需求宏观和微观分析等。宏观分析主要围绕马克思社会总供给需求分析,供给需求和经济危机关系分析等;微观分析包括供给需求与市场价格、市场价值关系的分析。现有文献对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分析将供给和需求割裂开分析,缺乏系统性整体分析。对马克思应用供给和需求在地租理论、货币理论等方面的理论分析没有充分地研究探讨,对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当代价值分析的较少,没有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研究,这些都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经典生产函数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量生产函数的构造及其性质对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十分重要。通过简介和分析经典生产函数形式及其利用这些生产函数构造的经济增长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生产函数的形式和特征决定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性质。然后通过替代弹性和技术替代率找到经典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它们在经济增长之中的涵义,以及简单评价生产函数和经济增长模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厘清生产函数与劳动价值论内在联系,可将劳动价值论在精确化、现代化方面向前推进一步。通过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置于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也可从一特定的侧面进一步彰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王振鹏 《现代经济》2007,6(6):173-176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增大,一些人开始认为知识创造了价值。本文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原理,回应这些理论认识的错误,证明了知识是不能创造价值的,知识价值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9.
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约束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问题域”、“概念”和“假设”三个层面分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约束条件,提出商品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价值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深层结构,对于准确全面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消费的理论,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阐释了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关系,高度概括了消费的本质,提出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也深受其影响。当前,我国应以马克思消费理论为指导,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创造条件鼓励和刺激消费需求,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投入——产出过程.生产函数揭示了其投入——产出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和变化规律,是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然而,现在所应用的大都是西方经济学家所提出的、适合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生产函数,如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索洛生产函数以及乔根森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等.这些生产函数的共同特点是,在假定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背景给定的前提下,客观地描述了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产出量之间的技术关系(或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替代关系),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正确选择生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但是,现代企业生产过程,既是物质变换过程,同时又是人们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作为物质变换过程,生产活动取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消费与生产的一般关系论述的分析,归纳出马克思的消费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对研究我国消费问题,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古典经济学中包含劳动要素的生产函数,是将所有劳动者抽象为同质化的人,忽视了不同劳动者之间的"质量"区别及其对产出的影响,省略了对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同结合方式的考察。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简化模型,构建和分析包含人力资本因素的生产函数,进而研究专业化、分工与人力资本的增进之间的关系。它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表明分工经济关系到人与人生产结构的差异,涉及到人们生产结合方式和生产率的关系;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存在于劳动者身上,与具体的劳动者不可分,除了先天禀赋外,主要经由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边干边学或进行培训、接受教育、从事研究等渠道而获得。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价值学说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个学说指明了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关系 ,并从劳动的角度对价值作了深刻的分析 ,由此演绎其学说的完整的体系。但其不足之处也就在于仅仅用劳动来说明价值 ,忽视了对非劳动因素的分析。如何科学地说明非劳动因素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 ,不仅可以完善、发展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并且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价值学说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个学说指明了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关系 ,并从劳动的角度对价值作了深刻的分析 ,由此演绎其学说的完整的体系。但其不足之处也就在于仅仅用劳动来说明价值 ,忽视了对非劳动因素的分析。如何科学地说明非劳动因素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 ,不仅可以完善、发展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并且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马克思时代和当今时代不同的物质生产条件的比较 ,并以此为基础 ,分析和阐述了创新产品的时代特点和价值决定与价值构成 ,说明了创新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创新产品的实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不仅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相反 ,是在适应当今社会实践的要求基础上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信用是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强有力工具,与货币、生产过剩、价值论共同构建信用与危机的批判性理论体系。信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信用理论对于防范市场经济发展中蕴含和潜在的经济风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通过梳理马克思货币、信用在总生产过程中与经济危机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机理,结合VAR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联动效应分析,有利于我国的信用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重要工具。在表现形式分析上,马克思以劳动异化为基点,认为异化是剥削劳动带来人的异化;在问题角度分析上,马克思将异化角度放在经济领域,着重分析资本主义不平等经济关系;在问题解决即如何扬弃异化上,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的角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底蕴,提出变革现实的革命途径。马克思对劳动异化从产生到扬弃分析过程表明,变革现实的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价值学说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个学说指明了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关系,并从劳动的角度对价值作了深刻的分析,由此演绎其学说的完整的体系。但其不足之处也就在于仅仅用劳动来说明价值,忽视了对非劳动因素的分析。如何科学地说明非劳动因素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完善、发展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并且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人。在马克思看来,虽然人类的创造性是被肯定的,不过这种创造性的充分表现只能发生在私人财产所有权和资本主义之外。从表面上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不十分关注财产制度。正因如此,当后世的人们研究知识产权问题时,很难把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联系起来,其主要困难有二:其一,马克思是从法理学而不是法哲学的角度分析抽象财产的;其二,马克思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物质生产,并未真正论及生产力的抽象客体。然而,深入实质则可以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并非与知识产权无关;相反,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目标,对于把握和理解财产权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知识产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