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纠纷中最常见的有三种类型:动了别人奶酪;自己的奶酪被别人动了;自己没动别人的奶酪,却被别人告了  相似文献   

2.
奶酪是什么?《谁动了我的奶酷?》这本书曾风行一时,让许多人知道了奶酪,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压根就没有真正品尝过奶酪的人而言,奶酪更多的是西方人的餐桌食物,带有香、酸或特殊口味的东西,有人甚至说是中国的“腐乳”。那么奶酪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2002,(3):1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个简单的寓言故事:两个小矮人和两只小老鼠生活在迷宫中,奶酪是他们所追寻的"天堂"生活,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奶酪仓库,开始了幸福生活,重复着懒惰与享受.  相似文献   

4.
一块属于你的新鲜美味的奶酪,不知被谁咬了一口,你会怎么办?是切掉被咬的那部分,还是把整块奶酪都扔掉不要?可是不管怎么做,本该属于你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最后得到的都将不再是之前那块完整的奶酪了。然而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却并不鲜见,许多商家总是不满足于自己所获得的收益,时不时地窥探着那块消费者手中的奶酪,  相似文献   

5.
有人把企业比喻成一只寻找"奶酪″的老鼠,其判断是否敏锐决定了它能在市场中分得多少″奶酪″,并能享受多久.奥克斯把采购环节的供应链拉长,直接寻找迷宫深处的奶酪,是否能为奥克斯在决胜市场上起到加速度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6.
提起《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上班族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最早是在北京的中关村,哪天哪个员工接到了老板送的这本书,便意味着被炒鱿鱼走人。后来又有很多老板反其道而行之,奖励员工也发这本书。这样一来,弄得上班族如果谁没看过这本书,轻则失去谈资,重则担心自己的“奶酪”是否被老板移走。大家纷纷满世界去找这本书,去找自己的“奶酪”。是谁出版了这本洛阳纸贵的图书?是中信出版社的社长王斌。《谁动了我的奶酪》背后《谁动了我的奶酪》让中信出版社名噪一时,这本书的运作体现了中信的风格和实力,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的策…  相似文献   

7.
奶酪,又名干酪,英文名作Cheese,即芝士。在法国,从1月1日到12月31日,每天都可以吃到不一样的奶酪。我们对奶酪的抗拒很大程度上来自嗅觉的障碍,以及害怕变得脂肪丰满,其实呢,搭配得法,也许你也会天天都Cheese的。  相似文献   

8.
布洛 《政策与管理》2008,(8):116-117
“奶酪,就是牛奶和细菌,其余的都不过是想象。”就是在这样丰富的“想象”中,法国人发展成了一种奶酪文化。”  相似文献   

9.
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曾风靡全球。尽管人们对作者斯宾塞·约翰逊缺少印象,但对工作、健康、人际关系、爱情与金钱的“奶酪”持有观,却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耳熟能详。书中叙述四个虚拟角色,把嗅嗅、匆匆、哼哼和唧唧拟人化,用“奶酪”对现实生活中某种目标进行借喻。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内心想要的“奶酪”,追寻它,想要得到它,认为拥有占有“奶酪”才是幸福的、欢乐的。一旦失去它,或被别人拿走,自身便感到受伤害极大。一位出色的田径运动节目主持人,突然被改做其它节目便内心失意,认为自己的特长没能发挥出来,可能有人故意找茬儿,让自己难…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所著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正风靡全球,据说在多家畅销书排行榜上长期盘踞第一。该书的无穷魅力在于告诉了人们如何适应和应对变化。它描绘了两只老鼠和两个小人在迷宫里寻找奶酪的全过程,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有的积极应变,获得成功;有的只会怨天尤人,消极等待。然而,只有敢于放弃旧的“奶酪”,才能寻找到新的“奶酪”。这是个人的应变之道,于企业亦然。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加强,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是瞬息万变,企业的“奶酪”随时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求大…  相似文献   

11.
从去年3月份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导致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成交量普遍下降。可以看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势在必行,力度将逐渐加大,房地产市场这块奶酪正面临着被重新瓜分的局面。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小老鼠”面对新发生的状况,适时而变,从自身找原因,不停地在思考、寻找丢失的奶酪,从而获得了更多地奶酪。在当前的情势下,房地产企业也面临相同的困境,是积极行动?还是坐以待毙?  相似文献   

12.
张援 《会计之友》2004,(12):15-15
笔者提醒会计同行记住奶酪墙上的一段话:“经常闻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质”,愿与会计人共勉。  相似文献   

13.
最近,市面上正热销一书,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屋子里有许多奶酪,四个小精灵每天都要到房间里去尽情享用这些奶酪,对这种悠闲舒适的生活,他们早已习以为常。但是,有一天,他们发现:他们的奶酪不见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四个精灵的反应各不相同:“嗅嗅”能够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够迅速地开始行动;“哼哼”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唧唧”领会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书中所说的“奶酪”,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譬如事业、工作、金钱、爱情…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热销的美国著名演说家、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追寻着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起初,他们历尽艰辛都在C站找到了自已想要的奶酪,后来C站发生了些变化,同一天里他们先后发现C站已经没有奶酪了.  相似文献   

15.
据外媒报道,人们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瑞士奶酪上会有那么多孔洞呢?近日,瑞士科学家终于发现了这些孔洞存在的秘密,原来是因为制作奶酪时,装生乳的桶太脏了。  相似文献   

16.
记得在即将跨入21世纪时,许多单位和个人都在读一本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流行书,而今,很多人又在谈论一本名字叫《世界是平的》的新畅销书,这本书是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托马斯·弗里得曼写的。如果说,《谁动了我的奶酪》发人深省,它告诫人们要认识到变化,进而适应变化,才能继续享用到“奶酪”,那么,《世界是平的》不仅发人深省,而且它以生动的事例讲述世界经济发生的种种变化,疾呼世界被“铲平”了,几乎所有组织在读过以后都不由得产生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论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还是《世界是平的》,或者  相似文献   

17.
奶酪是乳中的精品,被誉为"乳业皇冠上的珍珠".奶酪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并含有多种人体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份,在国际市场上产销两旺.中国本土化生产奶酪所用奶源还不到全国总奶源的0.2%,而在奶业较发达的国家,利用奶源占有率一般都会在30%至50%左右.  相似文献   

18.
尹成帅 《公司》2002,(7):24-24
时下热销的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所著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奶酪”这个概念,可以引申为人类竭力追求的美好事物,如目标、事业、利润、成功、幸福、快乐等。这本书中有两个人物,一个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上海似乎是一夜之间流行起“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一说法。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约翰逊所的一本书名,不知道书中有嗅嗅、匆匆、哼哼和唧唧在迷宫中寻找奶酪的故事。作为一名职业指导员,我总在想:如果我们的求职朋友也能经常问问自己:我的职场“奶酪”在哪里,也许对我们获得求职成功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麦当劳等洋快餐的迅速扩张,乳基饮料和烘焙食 品(面包、饼干、糕点)及糖果、巧克力的发展。专家认 为,我国对奶酪的需求会逐年增加,在今后几年将成为新 的消费热点。国际上用30%左右的鲜奶生产奶酪,我国每 年需求量为5000多吨,干酪在我国产量仅1800吨。目前 只有内蒙古包头的骑士乳品有限公司在生产几种干酪。专 家认为,这种状况有望在今后几年内得到改善.奶酪将成 为我国新的消费热点。 对乳清制品的需求将拉动奶酪和干酪素的生产。随着 乳清类产品在烘焙食品、冷食及乳饮料中的大量使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