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五星 《南方金融》2012,(7):23-27,86
本文首先指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是一种常态风险和演进的风险,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然后直面现实,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着银行自身、监管评估机构和社会公众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最后,从实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加强声誉文化建设、健全预警机制和监测流程、完善应急处置和后评价机制、抓住落实管理的基本点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视角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国际国内商业银行经历了最严重的银行声誉风险危机.基于此,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自身都加强了对声誉风险的研究和管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论述了诱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实现有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强化声誉风险及其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声誉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并实施声誉风险预控和声誉危机处理计划、进行全面的声誉危机公关以及总结经验教训、重建银行形象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要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声誉风险定期分析制度,对可能引起银行声誉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梳理和识别,监测其变化情况并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声誉风险的有效监管。要加强银行品牌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是健全组织、明确责任。把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实现专业化管理。二是建立声誉危机预警机制。对可能引起银行声誉危机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梳理和识别,对其变化情况进行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5.
陈继红 《中国金融》2022,(10):58-59
<正>在企业管理中,制度机制非常重要,制度就是企业内部的“法律”。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十分复杂,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完善的制度机制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声誉风险。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声誉风险制度机制建设,在2021年2月8日专门制定出台了《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对加强各项制度和机制建设,提出了更加具体、  相似文献   

6.
金融舆情对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声誉有着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和业务发展;影响金融机构声誉的金融舆情主要有金融机构评价舆情和金融机构事件舆情等类型,其对金融机构声誉的影响也具有一定差异性;金融机构应建立基于声誉管理的金融舆情监测调查、分析研究机制,并充分重视和运用金融舆情信息营造良好的金融机构声誉环境、防范声誉风险尤其是突发性的声誉风险。  相似文献   

7.
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构建风险管理的整体机制。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营造风险管理的执行文化氛围;实施以内部评级为主的风险计量方法,注重风险缓释技术的应用;创建风险计量模型,构筑信息数据平台;提高风险管理的制度化水平,增强风险预警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风险管理市场机制;发挥监管当局作用,强化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8.
风险管理在企业集团的管理中越来越重要,资金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集团资金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企业集团资金风险产生的原因有: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资金管理的宏观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资产流动性减弱,经营活动现金流不畅.企业集团资金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完全消除资金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企业资金风险,只能采取尽可能的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企业集团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措施:优化资本结构,控制杠杆比率;加强宏观环境因素变化的认识,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提高集团管理层及财务管理人员对资金风险的认识,增强资金风险管理能力;加快应收款项及存货周转,提高资产流动性;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降低集团资金风险;强化集团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运行的预见性和可控性;加强汇率研究,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与措施,降低汇率风险;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加强集团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和及时性等.  相似文献   

9.
数字金融作为科技赋能的创新产物,在微观层面上,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具有一定影响。以2011—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19976个观测值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在微观机理上,数字金融发展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改善流动性限制等机制,实现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促进;企业金融化在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小规模企业中,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以上结论对深化数字金融发展、强化实体企业风险管理以及加强金融创新监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构建金融信托业风险缓冲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设立信托业风险缓冲基金、构建信托产品流通市场、增强信托公司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尝试信托保险制度、加强信托产品的功能和制度创新与提高信托产品的技术含量、强化风险缓冲、预警、控制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以及搞好信托业风险管理文化塑造等方面,研究探讨了风险缓冲机制在信托业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覃展辉 《财政监督》2013,(20):40-41
企业风险管理的思想现已蔓延于愈注重精细化管理的企业,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与否是促进企业集团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从企业集团目前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现状角度分析,指出未来财务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即风险预警机制的优势,并提出推行风险管理的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同其他风险种类相比,声誉风险表现出多样性、常态性、关联性、复杂性和典型性五大特征。风险特征决定具体的管理策略,只有从理念、组织、防范、预警、应急、化解、监管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提高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银行的“流动性保险”和“信息分享联盟”功能使银行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银行的经营必须有隐性履约资本即银行声誉的存在,良好的声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相对于国外来讲还只是刚刚起步,在对声誉风险的认识、声誉危机的处理能力以及声誉风险管理体系上还存在很多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应采取进步建立银行自身的良性信誉机制、把声誉风险管理纳入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塑造以声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以及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完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郭宏宇 《银行家》2021,(5):91-94
声誉风险管理常被理解为危机管理,即通过信息披露与公众沟通来获得谅解与支持.在《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披露相关信息与加强正面宣传也被作为声誉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但是,声誉本质上是各类主体对金融机构能否按客户意愿完成业务的评价,风险事件爆发时的危机管理只是声誉风险管理的表象,对业务及从业人员的管理才是本...  相似文献   

15.
切实把声誉风险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全面、系统地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培训,树立全员声誉风险意识。建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对声誉风险管理进行明确的定位,将其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确定其在银行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强化声誉风险危机管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要做好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红英  阮小平 《金融论坛》2007,12(11):25-29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入世"给我国会计人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风险,为此,应对会计人员风险管理进行如下思考:1.强化会计管理意识,树立会计管理理念;2.培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系统性,提高会计人员整体文化素质;3.建立会计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会计人员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盘点国内中小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风险管理文化不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健全以及对重点环节的操作风险关注不够,人员使用不当。操作风险管理创新不足,信息化水平制约、专业管理人才匮乏等几个方面。因此,中小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改进的方向是:将操作风险管理置于战略高度,积极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努力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不断优化制度流程,实现操作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关注操作风险的重点环节;从人员角度切入管理操作风险;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忠义 《中国保险》2013,(12):49-51
声誉是保险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是我国保险业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保险公司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声誉风险管理的能力,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维护保险声誉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完善声誉风险的事前预防体系、事中的处理机制和事后的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