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APP的持续性使用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澜  林璧属  方敏  陈梅 《旅游学刊》2016,(11):65-73
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途径,而旅游APP则是实现智慧旅游的重要工具之一,如何让旅游者采纳并持续使用旅游APP是智慧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共收集有效问卷544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质量、信任、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均对旅游者的持续性使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服务质量的影响最大.转换成本在感知有用性、信任和满意度与持续性使用意愿的关系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该研究填补了关于旅游APP持续性使用意愿相关研究的不足.同时,文章建议移动旅游运营商相比于打价格战,更应该专注于旅游APP本身,通过提升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和产品实用性以及建立良好的品牌认知度,来提高旅游者使用黏性、培养忠诚用户,使整体移动旅游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云旅游”以足不出户即可满足游客游览风景需求的特点受到人们广泛欢迎,得到快速发展。文章基于S-O-R模型和TAM模型构建了外部影响因素、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价值与“云旅游”意愿之间的关系模型,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外部影响因素正向影响“云旅游”意愿、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价值正向影响“云旅游”意愿。最后,从丰富内容及应用场景、优化政策措施、完善技术支撑和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云旅游”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厘清旅游虚拟社区用户价值共创行为产生的机理,对旅游虚拟社区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S-O-R模型为理论框架,从用户感知的旅游虚拟社区特征出发,引入依恋理论探讨用户价值共创行为的形成机制。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混合的方法。研究发现:旅游虚拟社区用户感知特征对情感依恋的两个维度(人际依恋和群组依恋)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不能直接影响其价值共创行为,需要通过情感依恋的中介作用才能激发行为效应,其中群组依恋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此外,通过定性比较分析得出两类产生用户价值共创行为的组态模式,其中娱乐性是用户价值共创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群聚性、信息源影响力、群组依恋和人际依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正>文章以广东省乡村旅游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情感—行为”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构建目的地依恋与游客满意度的链式多重中介模型,研究乡村景观认知对重游意愿的影响,使用自制量表收集数据,应用SPSS 26和AMOS 24软件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景观认知对重游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乡村景观认知正向影响目的地依恋,目的地依恋正向影响重游意愿;(3)乡村景观认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游客满意度正向影响重游意愿;(4)目的地依恋和游客满意度在乡村景观认知与重游意愿之间存在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文章深入探究游客旅游行为动机和心理机制,可以为制定乡村旅游营销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国家间的争议和冲突通常会引起两国消费者的敌意情绪,并最终诉诸于消费者的抗议、抵制和拒绝购买来自敌意国的产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产品形式,鲜有研究关注消费者敌意对旅游意愿的影响.该研究以216名中国青少年消费者为研究样本,引入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和性别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了消费者敌意对旅游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消费者敌意对中国青少年赴日旅游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在消费者敌意和旅游意愿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消费者敌意对自我效能的作用强度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青少年的消费者敌意对自我效能的影响程度更强.该研究对相关营销实践者、企业及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及危机公关时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除交易行为外,顾客的非交易性行为(即契合行为)也对企业有重要影响.顾客的非交易性行为被概括为“顾客契合行为”(customer engagement behavior),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成为营销学界研究的热点,在营销实践中也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关注顾客契合行为,并且践行顾客契合营销策略.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旅游虚拟社区成员的“感知-认同-契合行为”模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顾客感知的功能性价值、社交性价值和娱乐性价值都对成员的社区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三类价值中,社交性价值对社区认同的影响最大;社区认同对成员的社区参与、知识共享和口碑推荐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参与对知识共享和口碑推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也正向影响口碑推荐.  相似文献   

8.
9.
刘世明  李蔚 《旅游学刊》2011,26(12):41-48
严重自然灾难发生后。灾难地景区虽然采取了诸多措施以重新赢回游客,但是这些策略是否有效,在现有的文献中尚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灾后游客流失原因与旅游意愿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安全策略、价格策略、体验策略、情感策略,并实证检验了4种赢回策略对灾后流失原因和旅游意愿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旅游者重游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网络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者重游是旅游业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以往的研究将焦点放在旅游者的重游意愿上,而重游意愿并不必然导致重游行为。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与网络文本分析,归纳出旅游者重游决策的影响因素,通过网络对有过重游经历的人群进行了问卷调研,利用所获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对旅游者重游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重游者划分为“大众平衡型”、“满怀期待型”和“无所谓型”3类,并归纳了3类重游者的特征,可以为旅游地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文章对日本发生钓鱼岛政治风波等危机事件后国内居民赴日旅游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首先基于国内外文献,归纳旅游危机影响和多维交互决策树模型研究进展.基于对国内756名居民的一手调研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维交互决策树模型分析,对国内居民赴日旅游感知差异进行总结,对钓鱼岛事件后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出游次数、不同教育程度群体赴日旅游感知意愿进行卡方自动交互检测,以区分多维交互尺度下不同群体赴日旅游意愿,为企业应对危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意愿及从业角色选择是农户基于利益最大化做出的理性经济决策行为,了解脱贫地区农户的乡村旅游从业角色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是新时期巩固旅游扶贫成果,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分类推进的重要议题。以贵州省茶园村为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农户微观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81.98%的农户希望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活动,村域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能人带动和家庭经济实力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关键因素。(2)农户从业角色选择意愿强烈程度依次为农家乐经营者(41.75%)>被雇佣者(35.71%)>其他配套产业生产者(20.88%)>经营投资者(4.95%);(3)各从业角色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差异显著,其中,资源禀赋是农家乐经营和其他配套产业从业角色选择的先决条件;家庭经济实力是农家乐经营和景区投资等经营角色选择的重要驱动力;乡村旅游服务岗位从业选择存在明显的就业路径依赖特性;而能人带动的作用出现分化,一方面对带动农户选择旅游服务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因竞争关系,对农户开展农家乐经营意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潜在游客购买意愿为结果变量,以临场感、信任感知、主播特质、促销激励、冲动性、网购习惯为条件变量,探索了旅游直播营销情境下潜在游客购买意愿形成的单因素和组合因素路径。结果表明:从单因素看,临场感的一致性最高,显示出潜在游客对于旅游直播营销过程中身临其境感与互动感的追求,但所有单因素均无法构成潜在游客购买意愿的充要条件;在构成旅游直播营销情境下潜在游客购买意愿的64条潜在路径中,存在7条解释力良好的组合路径;不同的组合路径可划分为主播导向型、促销导向型、游客认知导向型以及游客情绪导向型四种类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致性最高的组合结果。  相似文献   

17.
旅游直播已发展为旅游业新的营销手段之一,如何有效促进观看直播的顾客产生购买意愿已成为行业和学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旨在研究旅游直播顾客参与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并试图探索沉浸体验在两者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旅游直播中的顾客参与对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但不同参与行为对旅游产品购买意愿的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合作行为对顾客购买意愿影响显著。沉浸体验中介了顾客参与和购买意愿,并在人际互动和购买意愿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旅游直播营销在实践中应重点培养与顾客的合作行为,同时,主播在与顾客互动的过程中应注重营造顾客的沉浸体验氛围,以提升直播顾客购买旅游产品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19.
旅游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建立了影响旅游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多元回归模型,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论证了旅游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野生动物观赏旅游在唤起敬畏感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值得研究者多加重视。本研究以斯里兰卡大象旅游为例,试图对敬畏感所包含的4个维度(时间感、联通、浩瀚和适应)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具有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或旅游行为特征以及到访不同野生动物生境下的旅游者所获得的敬畏感差异进行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旅游者获得较强的敬畏感,但旅游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女性、中年人或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者能够获得更强的敬畏感;与大象拥有特定文化联系的斯里兰卡和印度游客体验到的浩瀚和适应感明显高于西方游客。此外,自然情境在旅游者获得的适应感方面亦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