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潜在游客购买意愿为结果变量,以临场感、信任感知、主播特质、促销激励、冲动性、网购习惯为条件变量,探索了旅游直播营销情境下潜在游客购买意愿形成的单因素和组合因素路径。结果表明:从单因素看,临场感的一致性最高,显示出潜在游客对于旅游直播营销过程中身临其境感与互动感的追求,但所有单因素均无法构成潜在游客购买意愿的充要条件;在构成旅游直播营销情境下潜在游客购买意愿的64条潜在路径中,存在7条解释力良好的组合路径;不同的组合路径可划分为主播导向型、促销导向型、游客认知导向型以及游客情绪导向型四种类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致性最高的组合结果。  相似文献   

3.
4.
文章以乡村旅游协同治理绩效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治理以及网络治理绩效等相关研究,从网络特征、行动者属性、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融合性、关系强度、资源、意愿、社会资本、信息技术、政策这7个前因变量以及乡村旅游协同治理绩效这1个结果变量,同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对7个前因变量和1个结果变量进行组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7个变量不能单独影响高乡村旅游协同治理绩效的产生;第二,共发现9条导致高乡村旅游协同治理绩效结果产生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   总被引:57,自引:6,他引:57  
旅游发展动力是一个由旅游消费牵动和旅游产品吸引所构成的、并由中介系统和发展条件所联系的互动型动力系统。旅游发展不仅仅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和服务设施配套等具体问题,而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试图摆脱“就资源论开发,就旅游讲发展”的老套路,根据现代旅游供求关系,提出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及其结构模型,从旅游发展动力组合中,找出推动旅游发展的主动因素和辅助因素,并建立不同类型区的旅游发展动力模型,以利于制定旅游与区域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动力机制的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调控与之匹配的形象,其中的关键是准确认识目的地形象演变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文章筛选出1971—2021年与目的地形象演变相关的99篇文献,开展定性元分析,通过文献分析结果,建构了目的地形象的演变模型,总结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演变的影响因素,并探索了它们如何作用于目的地形象的演变。主要结论:(1)大型活动、负面事件与信息源是促进目的地形象演变的宏观因素,它们共有8条不同的影响路径;(2)旅游阶段、初游重游行为、人口学特征和跨文化背景、空间与心理距离、涉入度等个体差异是目的地形象演变的微观因素;(3)原生形象好坏、求新求异动机强弱、不确定性高低和个人/集体主义、涉入度高低能够在目的地形象演变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4)时间的一维单向性是目的地形象演变的基础变量,它决定着形象必然发生演变;(5)目的地形象演变存在门槛效应,能否跨越形象门槛决定着目的地形象变化能否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因为形象门槛的存在,相关研究才得到不一致的结论。形象门槛中,客观门槛主要是形象元素的增加与更新,主观门槛主要是旅游者感知,它们分别对应着人地关系中地的要素与人的感知。  相似文献   

7.
李舟 《旅游学刊》2001,16(1):51-53
本文力图通过对当前中国主题公园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大主题公园--深圳华侨城旅游景区中的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的游客调查,了解游客对该类型景观的满意度和主要需求方向,以期对未来中国主题公园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借鉴经济进化论和现代资源观理论,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演绎构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过程模式;采用文本分析法与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影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资源要素,探索产业进化组态路径。基于广西龙脊梯田景区61家旅游企业研究发现:(1)在多种组织资源持续交互作用下,乡村旅游产业呈现“自由演化-市场选择-实现进化”的螺旋式进化趋势;(2)组织学习能力、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知识联盟、正式制度、创业环境6要素构成5条组态路径,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3)组织学习能力是所有组态路径的核心要素,知识联盟对初始资源劣势型乡村旅游小企业不可或缺,合理配置资源是进化的关键。研究结论揭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复杂因果本质,具有积极的实践借鉴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韩晶 《西部旅游》2023,(21):35-37+41
<正>主题公园产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且其市场规模正在逐年扩张。在欧美地区,前十大主题公园的年游客量数以亿计,形成了有关主题公园的大数据群体。对该群体客户体验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为升级主题公园建设方案、优化基础设施和相关管理系统、指导主题公园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文章以当前国外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Twitter和Facebook为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收集游客对主题公园的体验反馈,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识别和提取相关用户特征(如年龄、性别、日期等),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分析用户评论,获取游客对主题公园的观点和满意度,进而为主题公园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指导主题公园产业发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旅融合是实现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补齐旅游业发展短板、推进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本文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2010—2019年30个省区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展开评估,随后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需求、供给和支持3个方面的驱动条件探究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我国文旅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区域异质性。(2)从我国整体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来看,需求与支持条件起重要作用,居民消费能力与区位交通条件的作用尤其突出。(3)东、中、西部地区发展路径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主要为需求—支持条件叠加型发展路径,中部则呈现出支持条件驱动型与需求条件驱动型两种发展路径,西部存在需求条件驱动型与需求—支持条件叠加型两种路径。因此,地方政府应重视供给、需求、支持多重条件的协同匹配,根据地方发展条件切实调整文旅开发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升核心驱动能力以突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1.
旅游目的地共生机制是一个基础性课题,基于旅游者需求视角探究目的地共生,意义重大.文章基于认知、情感、行为三者间的逻辑思辨关系,构筑市场驱动机制的结构模型,以长沙居民对“韶山—花明楼”共生目的地系统的态度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工具以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到结论:第一,对成本比较和价值比较的认知借助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的形成,这是旅游者对目的地间共生的需求产生的机制;第二,旅游者的价值认知通过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这是“一同游览目的地”的市场需求产生的主要作用路径;第三,旅游者的成本认知通过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是“一同游览目的地”的市场需求产生的次要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世界遗产地旅游企业的环境行为直接影响到区域环境质量.文章利用6大类33个环境行为指标,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所在地张家界市的饭店企业环境行为进行测度;同时,构建饭店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量表,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析饭店企业环境行为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张家界饭店企业环境行为总体均值得分较低(1.72);6个环境行为指标组的均值分别为1.82、1.70、1.63、2.02、1.59和1.43,其中,环保知识掌握、环境管理沟通和节水管理等3个方面的环境行为表现较为欠缺;在大多数环境行为指标的得分上,高星级饭店并未与低星级饭店、社会旅馆拉开明显差距;利润动机、政府环境规制压力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压力是饭店企业环境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管理层环境意识和事业动机对饭店企业环境行为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为案例地,研究健康旅游地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对游后行为的影响,运用fs QCA方法构建了促进游客产生高水平游后行为的复杂因果模型,揭示了游客产生高水平游后行为的前因组态条件。研究表明:游客产生高水平游后行为的前因条件具有异质性和复杂性,影响游后行为的5种组态条件的一致性和覆盖度均达到标准,组态条件对结果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促使游客产生高水平游后行为有5种前因组态条件及其形成的复杂因果模型;恢复性环境的逃逸特质是游客产生正向游后行为的重要条件,新奇和迷恋的环境特征在不同的组态条件中也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15.
旅游大省旅游业发展实力的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旅游业发展实力动态研究的不足,本文选取2000年和2005年两个断面的旅游大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包括总量、质量、效益和成长力4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加权汇总出两个年份旅游大省旅游业发展实力各项指标的分值并进行排序和聚类;然后着重从发展实力的指标、水平层次和特征类型3方面对2000年和2005年的旅游大省发展实力进行比较分析,时比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开始步入成熟发展时期,不再一味地关注收入与游客数等量上的增长,而是朝着提高效益,培育持续性成长力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罩:类型、形成机制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旅游罩(tourism bubble)的研究在我国尚未见相关文献,相比较而言,国外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本文首先引入旅游罩的概念范畴,并对其基本类型作了进一步的划分,认为在旅游活动中,主要存在旅游者罩(tourist bubble)、旅游业罩(tourism industry bubble)和旅游目的地罩(tourist destination bubble)三种不同类型的旅游罩.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型旅游罩的形成机制,认为旅游者的心理因素形成了旅游者罩,大众旅游组织方式形成了旅游业罩,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因素形成旅游目的地罩.最后,文章分析了旅游罩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认为旅游罩的形成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利的,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控制旅游罩的形成或打破旅游罩,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尚玉飞  陈瑶 《西部旅游》2023,(12):70-72
<正>江西省抚州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然而与省内其他地级市相比,抚州市旅游业总量较小,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以抚州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抚州市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同时提出了新时代抚州市旅游业发展路径,旨在帮助抚州市抓住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驱动型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朱父  戴光全 《旅游学刊》2005,20(2):41-46
有别于一般地方以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推陈出新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东莞旅游发展所走的道路是先建酒店、后建景点;先出游、后进游;先积累、后发展;先无意、后有意的经济驱动型城市旅游发展的新模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东莞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有了自我发展的实力和基础。同时,伴随着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地方产业高级化发展、营造自身区域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以及对旅游作为新兴产业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使东莞有能力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投入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东莞旅游业的飞跃性发展,为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19.
彭文琦 《西部旅游》2023,(20):63-65
<正>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客源市场,农旅融合发展速度较快。文章基于SWOT分析,提出南三岛农旅融合发展路径,具体包括强化统筹规划、突出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借助科技赋能、加强政策保障等,以期促进南三岛农旅融合进一步发展,推动南三岛成为现代农旅一体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对城市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张家界建市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分析的结果显示:24年来,张家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模格局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林草地比重均在78%以上,且从趋势上不会有较大改变。从速度上看,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成为增长幅度和变化幅度最快的用地类型。从变化率的标准差来看,武陵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最活跃。而在类型上则以林草地和农用地向建设用地和水域用地的转化为主。研究认为,张家界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旅游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时间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是旅游发展通过强化城市发展目标和性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所形成的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