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企业生命力所在。但是在企业转制中,银行贷款债务落实如何呢?最近,我们通过对衢县12家危困企业转制情况作了重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银行贷款被严重蚕食,原有债务被大量悬空,企业风险直接转嫁于银行,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程度和经营难度。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对防止银行信贷资产损失作出规定: 一、对转制企业的债务清偿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有关银行应按合同规定收回贷款和利息或与债务人重新签订贷款合同,对已造成的损失要由有关企业承担责任。 二、凡有银行贷款的企业,在进行转制及债权债务的产权变动和经营方式调整时。必须经银行、经贸委和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审批同意后,才可向工商行  相似文献   

3.
国家制定企业转制前贷款处理七原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家经贸委、国家国资管理局近日联合制定企业转制前贷款处理七条原则:(1)企业变更法人实体或名称时.原欠银行的贷款本息,由新的企业法人承担.(2)将老企业改建为新企业或实行“改、租、卖”,划小核算单位和分立时,要在资产评估基础上,由新组建有效资产的实际划分比例分担清偿老企业银行贷款的责任,并由分立后的各企业共同承担债务连带责任.(3)企业兼并时,被兼并企业的债务由兼并企业承担.(4)企业发生合资、联营、分立等经济行为时,未经银行同意、不得动用已向银行设定抵押权的资产对外投资.(5)企业解散、破产时,要成立由财政、银行、经贸委、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主管部门组成的清算组,对企业资产和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有关银行应积极参加债权人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改制的步伐日益加快,部分企业利用转制时机,进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国有资产的安全,破坏了金融秩序,干扰了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在这种新形势下,《贷款证》制度的“预警”功能,将是防范和制止企业逃废债务,维护银行债权,防范新的信贷风险发生的一个有效办法。一、发挥《贷款证》功能防范企业逃废债务企业逃避银行的债务方法很多,但只要信贷人员和《贷款证》管理人员认真按照《贷款证》管理办法进行操作,加强信贷监管力度,都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识破其真伪。我们根据对《贷款证…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转制中银行信 贷资产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破产解体,摆脱与银行的借贷关系,逃避银行债务。由于我国企业的破产法律不够完善,很多地方的企业破产不规范,借破产之机转移、变卖财产,把负债包袱甩给了银行,使银行信贷资产蒙受巨大损失。具体表现为:一是先分立后破产,将企业的一部分资产转移或分离出去,组建新的经济实体,而把主要债务留给已掏空的“企业”去申请破产。二是破产清算不规范,随意侵占和压价处理破产财产,损害银行等有关部门利益。三是一些中介机构并非站在公正的立场去评估企业资产,而是  相似文献   

6.
目前,企业销售收入分流情况十分普遍,对鞍山市工商银行存款和信贷资金管理造成很大冲击,为了解和掌握企业销售收入分流的成因,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提高贷款的流动性、效益性,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最近鞍山工行对鞍山地区55户企业销售收入分流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销售收入分流的原因及形式 1.企业转制悬空银行债权。当前,一些企业借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之机,在原企业下设若干子企业,而这些子企业实际上是原企业的车间或部门,并分得原有企业的资产,不分得其债务,全部债务都由老企业承担,新企业则以新的法人身份开展经营活动,并另择银行设立帐户,争取贷款,逃避银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是一副治标解表的“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不良债务与银行不良贷款是相互联系的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国企改制和国有银行转轨的沉重话题,去年,为使66597户亏损企业中符合条件的国企减轻债务,扭亏转制,国务院拟定了国企债转股的方案。债转股办法的推出,在活化国有商业银行费产处理的思路上是一个重大进步,不仅有效化解了金融风险,而且减轻了企业债务负担。此举无疑是我国顺利走出通货紧缩态势的一个双赢选择。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也该对问题进行深  相似文献   

8.
一、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表明,1992年以来锦州地区共有338户工商企业转换了内部经营机制。转换经营机制,给大多数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但是一些企业打着转制的幌子,行“金蝉脱壳”之计,导致银行贷款被“悬空”,对我行信贷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其表现有三: 一是“重起炉灶”,不承认银行债务。有些企业在原企业基础上,打出新的企业牌子,推出新的法人代表,建立新的银行帐户,而新的法人对老企业的债务统统抛开,不予承认。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打破旧的管理体制,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是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主要途径,也是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重要前提。然而在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部分企业借转制之际逃避和废除银行债务,使银行贷款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笔者认为,为了维护因有资产和银行贷款的安全和企业改革的健康发展,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前,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政策规定,采取各种形式,逃废银行债务,是银行债权产生的主要原因,也严重地损害了银行的权益。而银行债权面临的风险,将使银行的经营受到影响,同时影响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因此,加强对银行债权的保障是遏制信用危机必须的,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也具有重要意义。一、银行债权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债务主体利用各种手段,悬空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一是利用租赁、承包、托管、重组等方式,如组建新企业时,承租原企业的全部设备,把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挂账悬空,将企业的全部设备和资产承包给其他企业或个人,规避银行债务。企业兼并重组时只兼并有效资产,不承担银行债务。二是利用改制方式,把原来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担保圈内不同银行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发现在企业互联互保所形成的担保网络中,当某一家企业发生债务违约后,为之担保的互保企业不仅新增了债务和债权银行,更因新债权银行和原债权银行集体挤兑企业债务而陷入债务违约和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并由此引发新一轮的债务挤兑和资金链断裂,最终演变成具有“多米诺效应”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在打破刚性兑付的政策背景下,相比于地方政府直接为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或通过行政命令干预银行续贷标准,允许担保网络中特定债权人优先获得偿付,可高效化解由债务挤兑所引发的担保圈危机,起到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逃废债务,这里是指少数国有集体企业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将银行贷款悬空或废掉,达到最后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目前,企业逃废债务主要多发生在县级以下中小企业,有些地区的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借改制之机想方设法逃废银行债务,其“一卖了之”是作为一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人眼里,那些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应该都是经营困难、失去还款能力的企业。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有还款能力的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不法分子乘国企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等,已成为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危及金融业稳健运行和国有资产安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面对巨额的银行不良债务,企业沉重的资金“包袱”,不少人主张通过债权变股权来解决,国家在企业改革方案中也有此一说.我认为:此举理由不足,负效应甚大,不宜施行.债权转股权的理由不能成立(一)债权转股权无助于银行不良债务的解决.凡有银行不良债务的企业,大都经营欠佳,本身就不符合股份制改造的条件,债仅无法转为股权.如果硬要将这类企业改造成股份制、银行贷款变成产权,那么银行就会连贷款的追索权都没有了,不良债务的风险将更大.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公平交易,任何交易都要两厢情愿.不情愿的交易、被迫交易本身就是有违市场法则的.在企业对于银行有着大量不良债务的情况下,银行作为有独立利益的特  相似文献   

15.
债务资本化(Debt Capitalization),又称债务股权化、债务转化或债务贴现交易。它是指债务国和债权银行商定,将债务国所欠部分债务变成债券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这部分债券,按券面值打折扣以后出售,一些国家有财力的企业、银行、财团和私人都可以购买,然后将所购得的债券拿到债务国的银行贴现,按面值兑换成当地货币后在该债务国投资,可购买企业股份,作为合作资金或创办新企业等等。债务资本化是80年代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以来,债权国和债权银行为避免债务坏帐、缓和国际债务环境,帮助重债国进行债务重整而新兴的一种债务调整方式。在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沉重债务负担困扰的情况下,实行债务资本化已成为缓解债务重荷、振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条可行途径。菲律宾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债务国之一,是最先实行债务资本化的国家,也是目前亚洲唯一实行债务资本化的国家,其债务资本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中推行债务资本化比较有效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企业债务与国民收入结构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债务重组的可能性债务重组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债务重组与金融体制改革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和经营机制转变问题已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银企之间的债务拖欠问题更趋激化,盘根错节的债务链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债务网,严重制约着我国银行和企业的改制。对此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银行和企业的不良债权资源,通过信息沟通,发现债务链,进行债务清算,排除不良债权中的泡沫成分,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解决不良债权,最终有效解开债务链。  相似文献   

18.
在以产权改革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中,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怎样才能既从根本上搞好搞活国有企业,又合理地保护企业债权银行的根本利益,处理好企业转制改革与金融债权保安的关系。这是当前正待解决的课题。一、企业转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工作中政策偏差,使银行在保全债权、防范风险上处于被动地位。一是一些地方政府擅自出台的一些片面保护企业与现行有关法规金融政策相抵触的所谓优惠政策,使银行债权得不到落实。二是报制甚至拒绝银行参与企业改制程序和改革方案制定,有意悬空银行位权。三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在…  相似文献   

19.
蒋暹  沈凌 《西部论丛》2003,(6):53-53
一是企业借重组改制之机逃废债务。企业故意忽视甚至排挤债权银行在改制中的合法地位,不通知债权银行就进行改制,出售资产所得收入不用于还贷,政府有关部门也没有征求银行意见就同意企业完成改制。二是利用重点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逃废债务。如利用三峡库区移民和产业  相似文献   

20.
张志前 《西部论丛》2004,(10):63-64
企业银行债务重整是在贷款企业未遵守或履行原借款合同偿还债务时,行在充分评估授信风险的基础上,经银企双方协商,重新修改及拟订新的还方案,使原债务得以继续偿还的行。从企业的角度看,这种行为叫做债重整,从银行的角度看,也可以称为良贷款重组。通过债务重整不仅可降银行信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