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劳伦斯在他的名著《儿子与情人》中充分运用了佛罗伊德的心理学学说。不和谐的两性关系导致了保罗和他母亲的悲剧性命运妻子与丈夫,儿子之间不和谐,儿子与两个女朋友不和谐。只有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灵与肉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爱情。劳伦斯的作品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对现代社会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解读了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骑摇马的赢家》,通过对主人公保罗、海斯特与奥斯卡三位主要人物的刻画,揭露了在奉行物质主义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对金钱的狂热,成为物质的俘虏,离间了人们最本源的情感,最终导致亲情、人性乃至生命的丧失。  相似文献   

3.
本文解读了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骑摇马的赢家》,通过对主人公保罗、海斯特与奥斯卡三位主要人物的刻画,揭露了在奉行物质主义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对金钱的狂热,成为物质的俘虏,离间了人们最本源的情感,最终导致亲情、人性乃至生命的丧失.  相似文献   

4.
金平 《开发研究》1998,(4):39-40
民主精神——现代企业精神的核心●金平(青岛大学青岛,266071)民主精神是否是现代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并未作出明确回答。如美国著名的企业文化学者劳伦斯·米勒在其所著的《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把美国现代企业精神概括为八大原则: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DH·劳伦斯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的写作背景;对父亲莫雷尔的堕落进行了分析:首先,与妻子身份地位的不同是莫雷尔悲剧人生的根源之一;其次,莫雷尔所从事的工作是他悲剧人生的另一个根源;最后,莫雷尔自甘堕落的性格是他悲剧人生的最后一个原因.这就导致本文女主人公的性格开始逐步将感情全部倾注于自己的儿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女主人的小儿子就在母亲的溺爱和父亲的暴力之下形成了扭曲的性格无法自拔.在这篇文章之中,劳伦斯用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以文字来探究人类的灵魂与情感,以宗教信仰那般的热情来细致的描述人类的肉体与感情.  相似文献   

6.
在《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中,保罗的自恋情结是其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而古往今来的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自恋情结上。本文将通过自恋理论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保罗的自恋情结进行分析,并对保罗与作品中几位女性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对他的自恋情结进行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的解释学是在现象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是保罗.利科。现象学的解释学摒弃了现象学的主观主义缺点同时又努力成为现象学的变体,它强调方法论与世界观、认识论的统一,拒斥科学主义对人性的鄙弃。而这一点现象学的解释学与同样具有现象学渊源的哲学解释家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相同,所不同的是,现象学的解释学家的集大成者保罗.利科走的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谈《儿子与情人》中象征手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佰明 《理论观察》2009,(1):143-144
在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以此揭示了人物的复杂情感和内心深处的各种心理活动,使这部小说成为了劳伦斯的成名作,可以说象征手法是劳伦斯作品的重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劳伦斯以他敏锐的目光发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西方工业文明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扭曲并摧残人性,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背离。劳伦斯提倡回归自然,希望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来挽救人类。  相似文献   

10.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强调所有文学都是自我表达,面对自然生命,体悟各种生命的真切,都需要自然无声的表达.文章将从自然生态角度,解读劳伦斯的诗歌、随笔与小说中自然人形象、自然生态思想以及劳伦斯创作的乡恋情结,勾勒出劳伦斯的自然生态思想,突出劳伦斯的生态批评精神.  相似文献   

11.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劳伦斯以他敏锐的目光发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西方工业文明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扭曲并摧残人性,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背离.劳伦斯提倡回归自然,希望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来挽救人类.  相似文献   

12.
俞玮婷 《沪港经济》2011,(11):80-80
母亲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记者是看到陈保罗的母亲以后,才知道这种疾病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这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除了手术,无特殊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刘丹丹 《魅力中国》2010,(14):156-157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性是一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因其小说中直率而露骨的性描写,劳伦斯被认为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性可以说是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之一。他认为‘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最终表现。它是实现生命,完成生命的手段,是健康和幸福的起点,是陷入文明困境中的人走向新生的途径。在短篇小说《贩马者的女儿》中作者就很好的诠释了他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刘筱娜 《黑河学刊》2014,(5):7-8,142
基督教神学家保护基督教,反对外来的其它宗教形式,然而最大的危机实则来自基督教内部—灵知主义。最早的灵知主义者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中就区分了律法与福音,主张基督的使命就是带来拯救的灵知,我们需要从身体与物质的世界中把精神救出来。对于诺斯替主义者来说,外在的世界是恶的,律法是福音的对立,人最内在的自我与超越的神具有同一性,只有与世界逐渐疏离以达到极致,才能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这也是心理学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型.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这一情结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在1913年出版的劳伦斯作品<儿子与情人>中,这一情结有突出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带有自传的性质,其中叙述的三段爱情关系的发生及最终失败,体现了劳伦斯的爱情观。他认为完美的两性关系应具有肉体与精神的交流和追求爱情的主动性,对爱的消极等待以及强烈的占有欲将导致爱情失败。  相似文献   

17.
王蕾  苏岩 《理论观察》2013,(6):86-87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太阳》反映了工业文明和父权制社会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女主人公朱丽叶在远离自然的城市里生活,从身体到精神都倍感无限压抑,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回归大自然,在阳光下重新获得生命的力量,心灵得到解放。作品中随处可见劳伦斯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8.
江淑芬 《魅力中国》2014,(19):97-98
麒麟也简称辟。《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长角,身上有鳞,尾像牛尾,古人谓之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麒麟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是祖先对崇拜的诸多动物(如鹿、马、牛、狼等)优.最的集合体,是在动物自然属性基础上,经儒、释、道诸多文化写意、推崇的精神产物。麒麟因其所彰显的“施仁、秉德、兆瑞”等精神特质而备受推崇。  相似文献   

19.
保罗.肯尼迪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战略史学家之一。从地缘战略思想、经济战略思想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思想,这三个构成肯尼迪战略思想核心内容,对肯尼迪的战略思想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0.
李娟  谷玉文 《魅力中国》2011,(5):286-286
对于一个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经济全球化和产品消费所挟带来的人文精神和生活价值的一体化,很可能会给民族日常生活的人带来一种深刻的影响。这是由于“本土精神”的失落所造成的。而设计,则通过商业的营运,藉由从观念到生活的潜移默化,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