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西方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如何通过一套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能够积极地工作,最大限度的增进委托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将其引入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体系之中,对各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 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由于两权分离,从而导致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多对委托代理关系。具体有:①企业最终所有者(国家)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与企业经营者之间…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的匹配。在国有企业中,经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权,但并不是剩余索取者和风险承担者,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大可能对企业尽心负责。因此,经济学者提出产权问题,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逐渐获得了社会的认同,企业迅速翻牌成为公司,但效果也不甚明显。其实,不管是明晰产权还是公司制改革,最终的根本问题都是解决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4.
总体说来,国有企业的问题主要有经济效率低,各级政府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干预企业的重要决策(如任命重要管理人员),的主要管理层在职消费惊人(包括各种腐败)等。当然还有诸如职工下岗和企业经营的短视现象。实际上,从程度上讲后者并不一定比前者轻,但是我们说前者是国企主要的问题是因为前者正是造成后者的原因。国企的所有者是国家(各级政府是具体的代表),即各级政府的角色是委托人;国企的管理者(本文假设为经理),其角色是代理人,其职责是向委托人负责。不难看出,国企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国企委托代理这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各级政府会命重要管理层人员(经理或厂长)和干预企业重大的投资决策的行为属于委托人方面的问题。其次,企业经理的职消费行为则是各类文献讨论得很多的代理人问题。本文利用公司治理理论的部分成果来具体诊断国企的这两方面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这种现象 ,人们分析了各种各样的原因 ,如产权不明晰、政企职责不分、内部管理不善等。但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大量存在着中间代理人 ,没有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间代理人使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有别于西方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委托代理关系 :(1)中间代理人的存在使国企委托代理链繁长复杂 ,形成了再委托再代理关系。在再委托再代理关系中 ,终级委托人与企业经营者 (终级代理人 …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本文无意探讨具体的激励制度,而是从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角度出发,分析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并确保委托人目标的实现,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企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邓旭东  欧阳权 《企业经济》2004,18(10):17-20
论文对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中的激励机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并探讨了构建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构成及现状,从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分析了其原因,并且提出了降低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以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激励约束机制为研究对象,引入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利用博弈理论分析了双方的行为选择。对如何构建有效的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结合理论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制度引发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瓶颈.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除了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外,就是要形成对经营权代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1.
姚莉 《价值工程》2010,29(31):58-59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国企改革是关系到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文章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围绕解决四个方面问题:产权问题、定位问题、管理问题、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有经济的总量、结构及效益分析得出,中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也存在着国有经济产业分布过宽,区域结构不尽合理、国有经济整体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论文提出建立混合所有制,重塑国有企业的产权模式,推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优化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企改革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的建立,从1949年建国算起,到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大约30年.国有企业的改革,从1979年开始,到现在大约25年.国企改革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国企的体制、结构、管理和模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必须承认,国企改革力度不大、进展不快.在新的一年里,以及在"十一五"规划期间,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相似文献   

14.
大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股权主体多元化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探讨了大股东或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前提条件,大股东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以及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质量都与事业单位的自身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且对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论文以公共视角为研究出发点,深入分析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改革的必要性,找寻当前行政管理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基于公共视角管理来提出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方向,以期为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有股减持、国有企业改革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酝酿已久的国有股减持办法2001年6月终于出台。这是我国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促进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方面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其意义和影响将十分深远。本文试图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角度解读《国有股减持法》。  相似文献   

17.
18.
国有企业改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延续和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要求,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成分的关系,即消费者、企业、政府的关系。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制度创新包括产权制度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其中产权是前提,组织是保证,管理是基础。  相似文献   

19.
薪酬能够准确衡量人力资本的货币价值,是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根据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特点及薪酬现状,从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视角提出的基于生涯补偿模式的固定薪酬、基于激发潜能的全面薪酬、基于多元绩效评价的绩效薪酬三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本效能.  相似文献   

20.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前提,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纯洁性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从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拒腐防变等方面,深入探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纯洁性建设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