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以来,中国以本国的能源、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付出的相对高昂的代价,获得国民经济连年不衰的持续发展,但作为支撑国家发展的综合国力在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却愈趋尖锐。最近,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  相似文献   

2.
刘美 《环球财经》2011,(4):36-37
日本核泄漏事故阴云未散,利比亚硝烟又起。众所周知,自从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能源成为了国家经济的命脉。为了争夺对世界资源与能源的控制权,从武力攫夺到金融战争,国与国之间屡起纷争。如今,世界能源掌控版图又将出现怎样的变化?中国对此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3.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很不乐观的发展中大国。目前粗放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自然资源储备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维续,生态环境也将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已有研究与总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7年10月,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党的政治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1前言 当前,我国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城市工业区能源、资源消耗量高,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往往成为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尤其是重化工业能源、资源消耗量高,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4.43倍,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列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八大任务之一,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下午进行第23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能源资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资源问题,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8.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近几个月来,国际油价一路飙升,石油价格危机似乎又一次卷土重来。中国如何能摆脱石油等能源价格的冲击,需要在战略上重新考量。鉴于当前能源日益凸显的“准金融属性”,能源金融正从能源资源中裂变出来,大大推动了能源金融垄断国(美国)在新的全球分工重组中获得巨大套利空间,中国因此需要把能源金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来,循环经济已从先进的理念,上升为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十七大更是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可以预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循环经济行将成为我国的主导经济发展模式。天津作为全国第三大直辖市,作为国家配套改革实验区——滨海新区的所在地,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更应率先发展循环经济,为区域乃至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1.
刘金松 《东北之窗》2010,(19):34-35
近年来,很多地方把招商引资作为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对官员实行“层层分指标,级级抓考核,个个有任务。人人忙招商”的硬性分配,出台相应的处罚和鼓励措施。调查发现。尽管招商引资促进了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但这种片面追求政绩和对官员奖励的做法.也刺激一些官员冒险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能源系统在国际政治环境中处于无政府的状态,没有一个总的管理机构对分配稀缺且分布不均衡的能源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因此,一个地区性的能源资源合作开发就为这些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长期的出路。本文基于区域一体化理论,从东北亚能源资源分布状况与合作背景出发,并分析了东北亚国家对于合作开发的态度与合作的展望,同时指出了合作的障碍性因素,从而对东北亚能源资源的合作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评价。现今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多个区域集团,这些集团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各个成员的区域优势与技术性优势,从而在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方面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排他性的经济实体,这不仅降低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生产成本,而且在技术成面也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产生了正面的效应。这对东北亚的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一、东北亚国家资源状况与合作基本背景目前,大部分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储藏量锐减,有些已接近枯竭。以中国为例,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正在快速增长。据来自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4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时强调指出.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报告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要抓的工作很多.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情况看.发展循环经济是要重点抓好的一项工作。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4.
环保节能的生物质能源 在近期召开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到“推进能源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煤炭资源开采开发,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大媒矿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煤炭运输能力”.并提出“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据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政府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二十一世纪的理想经济模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循环经济体系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由于其将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以防止生态破坏,走绿色发展道路为目的,以生态环境的整治与恢复为主要内容,以市场经济调节为手段,以法律保障为前提,实现生态环境补偿的社会化、市场化和法制化。建立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4,(15):16-18
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城镇化率也将达到60%,能源资源约束强化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十年,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增长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转移将给中国资源能源的获取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的概况出发,分析了西北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文章从建立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土地生态补偿机制、公众参与管理制度、融资新机制等法律制度的角度进行论述,以期实现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曾云  许信胜 《开发研究》2007,(5):123-126
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具有外部经济性,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的重建对西部地区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或较大区域的生存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对政府和企业在生态环境资源重建中的博弈做了分析,试图就环境资源的重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如果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社会消费方式和文化思维方式,我国的资源能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将难以承受,国家竞争力将难以持续,国家安全也将难以保证。"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循环经济立法起草小组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从先行工业化国家实证经验看,有两个启发性的结论:一是在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能源消费和能源密度有快速增加的趋势:二是在资源约束加强的条件下,有可能通过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能源消费低增长和经济高增长。而中国有可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资源约束加强的条件下出现能源密度下降。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将资源约束这一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内生到经济系统中,优化经济系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