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宏 《特区经济》2005,(9):51-53
近年来,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原来是一种很正常的市场行为,但由于运作不规范,引起监管部门及各方人士的关注和忧虑。尽管我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0]61号)和《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对解决上市公司担保问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断产生的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现象表明,部分上市公司变相地把对外担保作为融资的原本是手段,而某些忽略企业正常需求或脱离市场实际的监管政策在执行中必定要成为被监管者规避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2.
施展 《天津经济》2014,(9):57-59
在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担保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正常的经营手段,曾为上市公司方便、快捷地获得银行资金以及为金融机构利益的保障产生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在2009至2013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贷款(平均值)中,保证担保贷款达58.44%,而抵押担保仅占28.48%,其余13.08%基本是信用贷款;在同期的短期贷款(平均值)中,保证担保贷款更是高达63.38%,而抵押担保仅占22.22%,其余14.41%基本是信用贷款。然而,近年来,不规范的担保行为已成为困扰上市公司的一大陷阱,上市公司因担保被拖下水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人甚至把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担保问题称为"上市公司的哥德巴赫之谜"。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融资担保发展历程基础上,找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担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我国融资担保风险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恶意“圈钱”手段。统计显示,目前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多达460多家,占总体上市公司比例的40%。披露的担保总额约为686亿元,其中担保金额较大的40家上市公司占担保总额比例达25%。有迹象表明,上市公司“担保圈”范围正在不断放大,其性质也在异化,已经造成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滑波,甚  相似文献   

4.
关联方交易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由于我国国有控股股东行为模式的特殊性,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联方交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亟待规范。本文在对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产生的根源及控股股东行为模式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规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联方交易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该规定明确指出,近几年来,某些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来操纵利润,严重违反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为此,新规定要求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应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此举不仅有利于增大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成本,提高其经营业绩的真实性,而且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增加其运作的透明度,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6.
一、新疆上市公司债务担保的现状。上市公司债务担保行为本来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但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这种方式已演变为上市公司的相关受益人将该公司作为“融资工具”并实现其财产、利益转移的一种手段。在20世纪90年代,上市公司债务担保的主要对象是其大股东。这是因为我国60—70%的上市公司是通过从国有大企业中剥离出来的优良资产组建的。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现在,中国股市中的某些上市公司已经将担保演变成为了一种恶意的“圈钱”手段。这种变相的担保对上市公司、债权银行、股市投资者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如何让上市公司走出“担保圈钱”的迷谷?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本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单位的贷款所提供的直接或间接担保。一旦被担保公司没有按期履行还款协议,担保公司就成了还款的责任人,对外担保而造成的风险随之而生。近年来,不规范的担保变成困扰上市公司的一大陷阱,上市公司因此被拖下水的案例剧增。造成我国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如上市公司自身、经济市场监督、法律法规等方面.而控制担保风险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强上市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
贺宛男 《新财经》2003,(11):98-98
证监会的规定也可以开玩笑。谓予不信,请看事实。 今年9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按照《通知》精神,不少上市公司正在修改章程。可是,就有这样两家公司,一边将证监会的通知规定逐条逐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下,担保作为企业的经营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恶意担保则是从上市公司掠夺资金的方式,对中国股市有极大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11.
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难于享受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究其原因乃在于作为整体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因此,建立良好的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化信用体系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较好方法是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内部与外部的许多不足之处,结合这些实际问题,从可操作性与搭建服务平台角度采取规范政府行为、重塑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确保担保业务规范运作等措施,健全与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合理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做出《关于给予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公司董事长许宗林公开谴责的决定》,披露许宗林长期不主持董事会工作、众多法律诉讼公司,资产已被法院查封,银行帐户被冻结,生产经营已经停滞的状况。事实上达尔曼公司的问题由来已久,据悉该公司今年在按照《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自查中发现,2003年度存在重大违规担保事项,涉及金额34530万元,美元133.5万元;2003年公司涉及七项诉讼事项,更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相似文献   

13.
担保难是目前乡镇企业贷款难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本分析了我国缺乏为乡镇企业贷款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的原因:缺少对担保机构的法律规范;政府干预过多;缺乏专业担保人才;担保基金规模过小;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资金补偿机制;政府财政资金不能满足广大乡镇企业融资的需要。章从多角度论述了如何完善乡镇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解决乡镇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提出应建立专门性的乡镇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扩大担保机构的担保区域,乡镇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组织类型上应该多元化,要特别重视乡镇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和风险分散、分摊问题,建立乡镇企业担保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海涛  孙海涛 《特区经济》2005,(12):237-238
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特别是贷款担保难问题,各地普遍设立了一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据资料统计,截至2004年10月底,全国成立担保机构4000多家。另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原国家经贸委的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末,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没有贷款担保机构外,其余各地均建立了贷款担保公司,全国共有贷款担保公司848家,注册资金183.72亿元;贷款担保机构累计为28717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担保笔数达51983笔,累计担保金额为598.18亿元;贷款担保机构累计赔偿笔数为777笔,占总笔数的1.5%;累计赔偿金额3.42亿元,占累计担保金额的0.6%;2002年末,应赔未赔金额8270.8万元,占在保金额的0.3%;贷款担保机构收入总额6.54亿元,其中担保费收入4.3亿元;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2亿元。从总的情况看,  相似文献   

15.
朱波 《中国集体经济》2008,(22):115-115
文章从企业角度入手,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规范担保行为相关方法,为有效防范担保风险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6.
近日,宁强县委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律不得给乡镇下达招商引资任务及要求乡镇开展任何形式的升级达标活动。乡村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上项目;一律不得负债发放各种津贴、奖金。并建立乡村新债务责任追究制,完善干部离任审计。  相似文献   

17.
杨德明 《亚太经济》2003,(5):95-96,92
本文旨在探讨商品房按揭的法律关系、法律性质及其归类问题。文章认为,购房人、银行及开发商三位一体,构成了商品房按揭法律关系;商品房按揭已具备了让与担保的法律特证。因此应将其视为让与担保的一种类型并将其纳入让与担保制度,接受让与担保制度的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18.
《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金融机构的对外担保余额、境内外汇担保余额及外汇债务余额之和不得超过其自有外汇资金的20倍。非金融企业法人对外提供的对外担保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并不得超过其上年外汇收入。 二、内资企业只能为其直属子公司或者其参股企业中中方投资比例部分对外债务提供对外担保。  相似文献   

19.
朱晓霞 《中国经贸》2012,(14):215-215
我国的证券市场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比较晚,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在服务于报表使用人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许多上市公司就关联方交易常常出现不披露,少披露或披露不完整的问题,以达到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来粉饰业绩或输出利润的目的,严重危害了股东,债权人,投资者的利益。为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阐述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特征.旨在揭露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规范和改善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的披露的建议,为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国资委日前公布的《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指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时,需建立完善的业绩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合理控制股权激励收益水平,实行股权激励收益与业绩指标增长挂钩浮动。其中,境内上市公司及境外H股公司激励对象股权激励收益原则上不得超过行权时薪酬总水平(含预期的期权或股权收益)的40%;境外红筹公司原则上不得超过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