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河北省迁西县和北京市平谷县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综合开发山区资源,取得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迁西县首创了整体协调、立体经营、高效无污染的生态经济防护工程“围山转”,1987年以来全县完成“围山转”工程造林2.45万hm~2,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43.5%提高到53.6%。平谷县的主要特点是办扎根产业,建绿色银行。他们的主要做法是通过“三抓”、“三驱动”,突出生产基地的规模化建设。三抓是抓山场开发,抓专业户、林户,抓名特优产品种发展;三驱动是政策驱动、典型驱动、科技驱动。  相似文献   

2.
为使农业走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南省桃源县盘塘镇大力发展生态衣业,推出五种生态农业模式: ——“围山转”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山顶栽松、山腰栽油茶、山脚栽果树,实现用材林、经济林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政策文本梳理与相关案例分析,从“两山”转化的路径选择依据、现实要求和实现路径3个层面对“两山”转化的发展思路、兼顾因素、最终目标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回答在“两山”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如何转?”“何时转?”“向哪转?”等现实问题。研究表明:在“两山”转化路径选择过程中需要准确评估政策要求、发展基础和风险效益等因素;“两山”转化必须从限制性要求、发展性要求和保障性要求3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正视资源约束带来的发展限制,统筹收入分配、产业培育和区域协调的多维目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转化的实现路径可以遵循“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发展思路,系统地解决保护修复、资源活化及生态价值规模化利用等问题,最终实现发展成果共建共治共享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产品优势到商品优势--迁西县发展板栗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西县位于河北省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是一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全县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417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为驰名中外的“中国板栗之乡”。 迁西板栗,古已有之,板栗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诗经》、《战国策》、《左传》、《史记》、《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均有记载。这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板栗的上乘品质,在国际市场上有“东方珍珠”之称。小小板栗果实整齐,色泽鲜艳、肉质细腻,甘甜芳香,同时还具有健胃、益肝、补肾之功效。 多年来,迁西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在全国首创了“围山转”造林绿化模式,全县森林面积  相似文献   

5.
《农民科技培训》2010,(5):22-22
“风车转起来,河水上山来,山坡果树自流灌,农民脸上笑开颜。”这是山东沂源县张家坡镇农民的新口头禅。张家坡镇境内的红水河纵贯全镇南北,流域面积78平方公里。但苹果、桃等经济园大都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腰部,抗旱投入大、成本高,灌溉十分困难。该镇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决定推行“风能灌溉”破解果树用水难。  相似文献   

6.
《上海农村经济》2004,(3):39-40,43
在风口浪尖围海造田,筑起巍巍大堤;在茫茫海滩开河挖湖,构建港城水系。在这热火朝天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海港新城建设工地上,南汇区水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南汇唯一一家参建单位,以敢啃硬骨头、能围善战、施工技术强、质量好而被誉为“围垦铁军”。而年仅35岁的公司总经理夏军则被誉为顽强拼搏的“弄潮勇士”。  相似文献   

7.
楼成 《山西农经》2023,(2):120-122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资源环境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形象表达,在发挥两者原本属性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的双向增益是践行“两山论”的核心所在。“两山银行”作为促成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并实现两者有效“转化”的重要手段和操作平台,对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统一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但如何实现既有生态产品的价值量化与信用锚定,实现生态产品的自由兑换,真正开启“两山”交易通道,仍存在诸多体制机制瓶颈和技术障碍。文章立足安吉“两山银行”现状,在吸收比较的基础上,从应用层面作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8.
唐山市自1984年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阶段性任务完成以后,依据地域差异,先后编制了山区、海岸带、平原、沙地、洼地、城郊、碳酸盐山区等七个农业区域开发规划,并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到1990年,全市累计开发土地资源157万亩,其中开发改造稻田72万亩,开发荒山挖“围山转”建设果园37万亩,新开沙荒28万亩,开发精养虾池20万亩。改造中、低产农田53万亩,改造低产果园21万亩。  相似文献   

9.
集体林区农民为什么普遍欢迎“两山并一山”(简称“并山”)?“并山”是否有利于森林贤源的保护和林业生产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林业大包干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为什么说它是当前农村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并山”反映了林区农民自主经营山林的强烈愿望从1981年开始,全国集体林区先后进行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责任山,确定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江西省委省政府近来提出了“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二十字治农方针。纵观国际国内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形势和客观分析江西所具备的比较优势,不难发现,要把“希望”实现、把“潜力”凸显、把“重点”突破、把“后劲”增强、把“出路”拓宽,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无疑是做好“山、水、田、畜、工”五篇文章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丁乃今 《农村展望》1997,(6):21-21,25
早在1986年,我们尚志市就提出了贸工农一体化的思路。在此后的推进实施中,我们紧紧抓住1987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1995年被国家科委列为科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县的有利契机,重点围绕“粮、林、牛”三大主导产业和“矿、特、旅游”三大优势产业的开发,就农村经济产业化及其基本形式-贸科工农一体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在些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即:突出“两增”,加快“两转”,强粮食,上乡企、攻林牧,兴旅游,发山财,全力推进贸科工农一体化,加速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到本世纪末把我市建设成为文明、富庶的农业强。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将“积极进贸科工农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升级,带动农村经济和整个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定为今年及今后一个发展时期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林业所有制改革已成为一个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林业所有制改革进行探讨,以寻求适合林业发展的最佳目标模式。一、对当前林业所有制改革的评估(一)对林业集体所有制改革的评估1981年,南方集体林区开始划分“自留山”和“责任山”,尔后又实行了“两山并一山”的做法,将“责任山”也划为“自留山”。改革的结果,南方集体林区以个体林业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粮食企业困难逐步加大,企业职工逐年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采取“四个一批”的办法,妥善安置分流职工1500多人。一是规模承租,开发三荒转岗一批。近几年来,全系统面向农业拓“三荒”,“围绕东西两山开发荒山,围绕汉江两岸开发荒滩,围...  相似文献   

14.
云南国土面积的94%是山区,61%是林地,77%的人口生活在山区。“靠山吃山、吃山养山”是山区各族群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森林资源是山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林地是山区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各种林产品是山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我省自身特点决定了“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山区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农村林业体制改革的深化,重塑林业经济活动主体的任务显得突出而迫切。人们在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既有安徽金寨岳的“两山并一山,统称自营山”的分户经营形式,又有始自陕西而后在福建三明等地实行的“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股  相似文献   

16.
近读《上海农村经济》杂志2003年第1期桑静山同志撰写的《农村还是有点集体所有制企业好》一文,颇有感触。文中提到嘉定区朱桥镇雨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李仁明,在几年前对村办企业实行改制时,上级要他买下村里的4个集体企业,实行“转私”,并且条件相当优惠。但他坚持要把集体所制企业办好。他认为这几个集体企业能办好,村里也需要它们,无须都转私,而且他还考虑到:把4个厂买下了,意味着自己当老板了,然而作为村支书和村委会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是山多坝少的山区省,山区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38.3万平方公里的94%。山区由于山高坡陡谷深,居住偏僻,交通不便,耕地少,产量低,支柱产业缺,经济发展滞后,所以农民收入低,至今还过着贫困生活。多数山区生长的云南核桃,又不像北方核桃那样喜干燥凉爽,而是喜湿润温和,云南的多数山区又恰好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无晚霜、花期无雾雨的最适宜它生长发育的气候环境,所以从十多年前起,从省到村的各级领导多数都认识到云南的潜力在山,优势在山,开发在山,只有念好“山”字经,做好“山”文章,让“山”长出钱,才能把山的潜力发挥出来,从而成为山区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江苏建设“六大工程”江苏省水产局为加速海洋渔业发展,壮大海洋经济,通过认真调查,科学论证,提出“九五”期间着重实施“六大工程”。这“六大工程”是:第一,贝类围养工程。落实滩涂使用权,抓好苗种繁育,推广先进技术,建成30万亩经济贝类围养基地。第二,紫菜...  相似文献   

19.
蔡思路 《山西农经》2023,(21):129-131
乡村经济对生态环境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两山”理论指导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应用,乡村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文章围绕南昌市安义县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两山”理论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以期为乡村多元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五荒”开发弊大于利。近几年来一股所谓“熟化造林”风,打开了卖山地伐林垦荒的大门。“熟化造林”不但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有的地方把农场几十年建的围山截流沟都破坏了,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这是违背自然规律,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典型案例。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