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28日,重庆市政府召开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此举标志着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改革工作正式全面启动.据介绍,此次改革将以解决有条件农民工及新生代转户进城为突破口,坚持综合配套、有偿自愿,分阶段推进、分群体实施、分区域布局的总体思路,两年内解决338万人的城市户籍问题,并使重庆市到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2.
刘守英 《经济导刊》2013,(11):76-78
<正>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2.3%,是一个城市和农村各占一半的国家,如果按照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城市化率增长速度计算,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左右。这意味着,未来10年是中国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最关键时期,可以说,这一转型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成败,这也是未来五到十年三农政策的背景和基本立足点。决定转型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第一,城乡融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农民工总量  相似文献   

3.
山区城市的发展之路--兼谈南平市的城建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国。岱中国国力报告》一书载: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成果表明,人均GDP达1000美元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高峰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6DP已经达到1000美元,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2005年10月,我国的城市化已达41.6%。未来的15年将是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以上。据推算,那时中国人口将达到14.6亿,在这15年里平均每年将有2000万人进入城市。按照这个速度,每年须增建100个2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  相似文献   

4.
点击     
《经济改革》2010,(9):6-7
从8月15日起,重庆市凡是符合户籍制度改革要求的农村户口人群,均可到辖区派出所申请转为城市户籍。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也是目前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城市。推进"医养融合"对上海应对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模式作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一、上海"医养融合"的现状截至2013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387.6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达到27.1%。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0%左右。根据  相似文献   

6.
专家解读     
《经济》2012,(10):22-23
绿色发展指引中国城市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时期,1996年到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39个百分点,是1978年到1995年这期间的2.2倍,是改革开放以前的5.6倍,这期间全国新增城镇人口平均每年高达2119万人,远高于1978年到2005年期间年均1028万人。截止去年年末,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1.3%,这表明中国即将进入城市化时代,逐步向城市型社会迈进。面对城市时代的悄然到来,无论是在城市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在城市社会管理实践方面,我们显然还没5化们显然还没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户籍制度改革与中国城市化:理论与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研究》2017,(6):183-197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在考虑到劳动力异质性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城市化的关系。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农村和城市两类异质劳动力以及农村和城市两类区域用地的内生城市化模型,引入土地流转和人口迁移的限制,研究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对城市化和居民福利的影响。模型理论分析表明:(1)在严格的土地控制和户籍限制下,只有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会迁往城市;(2)无论是允许土地流转还是户籍制度松绑,将有更多农村劳动力迁往城市,城市劳动力产出增加,农村劳动力福利大幅改善,城市劳动力的福利仅有少许下降,城市化率提高。反事实检验发现:允许1单位农村"宅基地"流转置换为0.5单位城市建设用地,则2000年和2011年城市化率比实际值分别提高1个和2.5个百分点;若劳动力摩擦程度整体下降0.3个单位,则2000年城市化率比真实值提高2个百分点,2011年提高3个百分点。本文的政策启示为: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松绑的联合改革能够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及促进城市化红利的共享。  相似文献   

8.
户籍制度改革可通过增加劳动要素投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两条渠道,以及劳动力参与扩大、结构重配和技能提升这三种效应释放增长红利。分析表明,在1979~2013年GDP年均9.8%的增长中,户籍制度改革贡献了1.42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时期,基准情况下户籍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下降到0.36个百分点,完全落实改革部署则能达到0.56个百分点,部分落实改革部署仍能达到0.46个百分点。为了更好地释放户籍制度改革的增长红利,应以剥离户籍与福利的内在联系为重点,探索新型户籍准入制度和城市福利保障获取机制,并配套推进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和财税体制的联动改革。  相似文献   

9.
据湖南省政府公布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到2020年,长株潭区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0%至62%,4500平方公里的核心地区人口规模为700万至750万人,人均0DP达到8万元以上,发展成为在华中经济圈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国内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组群式的特大型城市化地域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高度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战略的高度给出了解决措施,那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是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新的里程碑。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结束“城镇短缺”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报告明确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加快城镇化进程战略任务来讲,其小康指标就是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50%~60%,即城镇人口比重将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与2001年的最新统计数据城市化率37.7%相比,这意味着今后每年城市化率至少要提高…  相似文献   

11.
职场     
《经济纵横》2010,(9):11-11
北京将推高层次人才户籍京津冀自由流动制度8月2日,北京市政府向社会发布《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将逐步推行京津冀地区互认的高层次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制度。近年来,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日渐成型,各类人才对于区域户籍自由流动的呼声越来越高。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宋丰景表示,到2020年,北京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将达42%,人才贡献率达到60%,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之都。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宪 《现代经济探讨》2004,(12):28-30,80
文章从农民工流动所处的城市环境出发,分析了影响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同阶段农民工流动方式分化的特点。认为在当前户籍改革促进农民工定居型流动的同时,经济门槛和素质门槛制约了定居型流动规模的扩大。并认为在城市对农民工的推力向市场作用机制回归的情况下,单一的户籍改革不能解决促进农民工向城市居民转化的所有问题,在户籍改革的同时应加强相关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户籍改革按照从小城镇、中等规模城市再到大城市的逻辑顺序展开。大城市户籍改革面临着人口承载能力限制、财政分权模式下的差别待遇、人才与人口可控性等一系列难题。消解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压力,涉及均衡区域资源配置、是否保留户籍的工具性,以及筛选机制和户籍门槛等核心问题。大城市户籍政策调整的关键仍然是寻求政策供需的均衡点,未来的政策走向是渐进式改革与福利供给"普惠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人口红利机会窗口逐步缩窄背景下,需要对新一轮户籍改革的劳动力城乡再配置效应进行评估。通过构建一个劳动力多元化流动决策的分析框架,阐释户籍改革影响劳动力城乡再配置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一轮户籍改革显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与未放开户籍管制的城市相比,放开落户限制城市持有农业户口且在农村地区就业的劳动力减少了3.4%,该效应可进一步分解为持有非农户口劳动力比重增加1.9%,流动人口比重增加1.5%;户籍改革引致的落户门槛降低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降低迁徙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迁徙收益,促进了劳动力城乡间的再配置;城市财政压力、户籍所在地的农地价值、迁徙的心理与社会融入成本以及不稳定就业均会对户籍改革的劳动力城乡再配置效应形成制约。拓展性分析表明,城市间落户政策差异引致的劳动力城乡再配置会进一步扩大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人力资本差距。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一线城市落户门槛,同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释放劳动力城乡再配置潜力。  相似文献   

15.
李伟  杨兴礼 《经济论坛》2006,(13):127-129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庞大弱势群体:失地农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1978年全国共有设市城市193个,设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6000多平方公里。到2003年末,我国设市城市已经发展到660个,建成区面积2.8万平方公里。以人口的非农化程度为统计标准的“城市化率”正不断被刷新,1978年全国的城市化率为17.9%,1993年为28%,2003年达到40.5%。虽然城市化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希望,但同时也应看到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土地(耕地)逐渐消失的过程,伴随而来的是失地农民迅速增多。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0…  相似文献   

16.
户籍改革宜渐进有序--与主张全面取消者商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勇 《经济学家》2005,69(4):61-65
当前。主张通过立法全面取消现存二元户籍制度的呼声很高。本文对此持保留态度。从转型视角看,改革户籍并不仅仅是法律上的破旧立新,户籍的全面放开不仅不能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反而会给城市带来混乱和破坏。本文认为户籍放开宜渐进有序:逐渐降低城市户口“含金量”,改善劳动力转移的市场机制,并且户籍放开应按城市区别对待,走增量之路,不能搞“一刀切”。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推进阶段,根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08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45.68%,预计2010年能达到47%。2009年我国城市达到654个,而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已从1949年的10个,发展到2009年的124个。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08年出具的《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研究报告预测,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25年,中国将有大约10亿人居住在城市。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从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到2002年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毕业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人数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以普通本专科生为例2003年,毕业人数达到212万人,就业率本专科为70%,高职专科为55%。2004年,其毕业人数达到创记录的280万,初次就业率本专科院校为61.3%,高职院校不到40%。而2005年高校毕业生为338万,初次就业率仅为72.6%。其中研究生92%,本科生82%,高职大专生62%;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初次就业估计很难高于之前。就业率不乐观的今天我们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自主创业是一条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李俭国  张鹏 《财经科学》2015,(5):131-140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考虑到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庞大的资金需求,应该优先将市民化意愿强烈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分项计算,得出:沿海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为21万元;内陆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为16万元.加快户籍、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于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资金来源、城市融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7,(2)
作为一个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亲历者和践行者,文章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的成效,同时也看到了改革中仍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重庆市云阳县乡镇国库集中支付试点情况,分析了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建议,为深化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