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经济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宏观调控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既有可能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因继续保增长的政策力度过猛导致投资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明显上升,也有可能因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减弱过快,经济出现二次下滑. 相似文献
2.
2011年前4个月受各国扩张性刺激政策的影响,世界经济呈强劲复苏趋势。但4月底欧债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复苏出现了一种曲折、缓慢的进展状况。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呈双速式复苏,新兴经济体复苏较快,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 相似文献
3.
4.
浅析当前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后经济危机时期,本文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家宏观政策实施和股市运行情况等四方面,浅析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先是日本大地震,随后是美债危机及其信用评级下调,接踵而来的又是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形势在天灾人祸之下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是否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有二次探底的可能?在这种环境中,我国该有哪些宏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债降级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经显著冲击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经济进入“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在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应对,就成为中国宏观政策选择需要超前性、预警性研究的重要课颢。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债降级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经显著冲击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经济进入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在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应对,就成为中国宏观政策选择需要超前性、预警性研究的重要课 相似文献
8.
当下,由于世界经济局势复杂,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决定了接下来宏观调控是否继续发力。在渐渐走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两难境地越来越大,同时局势也越发复杂,中国该如何在这种困境中寻找突破?《经济》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21):F0002-F0002
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不会出现增速快速回落
随着二季度经济数据的出台,市场对中国经济下行日益担忧。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速下滑会引发收入下降、失业增加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还有专家认为,政府采取严厉紧缩政策让通货膨胀回归到正常水平后会出现大规模通货紧缩,使中国经济出现由过热到过冷的急转。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当前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从对形势的认识上入手。从经济形势上看,从我们的供给和需求总量来说,不能够说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也不能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但是,我们的失业人数比较多,应该说我们的经济发展不是在充分就业基础上再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不是这样的。包括央行在内,对总的国情都还是有清醒认识的。谁也不能说我们现在就业很充分,劳动力没有剩余;也没有人认为中国在各方面都充分发展了。所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是着重于结构的调整,而不是把总量调整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的中速增长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在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明显降低后,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稳增长"。这是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变化点。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由扩张——撤出,转向保持合理力度。
随着政策调整,中国经济筑底企稳迹象越来越明显。受投资、消费和出口等三大市场需求的影响,预计经济增长回落态势将在三季度基本结束。近期企业订单水平预计将趋于稳定或略有增加,去库存活动将结束,生产活动将趋稳或略有回升。全年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7.5%!8%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四大”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宏观调控,包括1993-1996年旨在治理经济过热的紧缩性调控,1998-2002年旨在治理通货紧缩的扩张性调控,以及始于2003年并持续到现在的旨在治理经济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当前,深入分析每一次宏观调控的国内国际经济背景、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效果,认真总结这三次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将有利于党和政府在“十一五”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在“十一五”时期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学术,他的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民营经济与企业战略、创新与高技术产业、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等关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先后主持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7项国际合作项目。论荣誉,他是第三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优秀成果特等奖的获得者,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7.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4):112-112
2O11年,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一面是各种经济指标的起起落落,一面是备种调控手段的层出不穷。2011年中国经济的”涨”与“跌”升“与“降”,不仅勾画出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脉络,也为来年的经济走势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8.
19.
20.
协调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是新发展观的第一大课题,也是第一大难题。近年来,中央制定了多项哺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公共财政和投资向农业的倾斜,对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农村文化以及涉农工业都给予了直接的资金支持,而且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