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宋超  黄明  王纳 《民营科技》2011,(10):327-327,106
几十年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了使用机制砂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成熟的,对施工单位来讲着重在外观质量控制上。现从机制砂混凝土外观质量出发总结几点控制措施:模板制作及安装质量控制措施、机制砂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措施、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措施、机制砂混凝土生产及运输控制措施、机制砂混凝土浇注控制措施及机制砂混凝土折模及养护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的大力开展,混凝土需求量巨大,河砂资源愈发紧缺。采用机制砂(人工砂)配制混凝土将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机制砂混凝土与传统的河砂混凝土虽然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水化反应硬化的机理大致相同,但由于目前我国生产的机制砂规格不一、机制砂产品的级配不太合理、表面非常粗糙、石粉含量普遍偏高、导致机制砂混凝土的需水量较大,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影响较大。虽然我国使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桥梁工程采用机制砂混凝土施工的工程技术不成熟,本文主要针对大桥工程在使用机制砂混凝土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今后机制砂在桥梁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砂是目前混凝土组分中大宗材料之一,包括天然砂和机制砂。由于天然河沙资源日趋枯竭,机制砂作为天然河砂的替代品应运而生,解决了混凝土中天然河砂日趋紧缺的局面。本文论述了机制砂的材料特性,分析了我国机制砂的生产与应用现状,并提出解决机制砂在现代混凝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天然砂资源匮乏地区,混凝土细集料可以用机制砂代替;优化机制砂生产设备配型,能生产出符合质量性能指标要求的细骨料。文章探讨机制砂在四川绵遂高速公路的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5.
机制砂替代天然砂,碱激发剂、粉煤灰、矿渣替代原水泥胶凝材料,由此制成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可以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破坏,减少生产水泥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固废物。试验研究采用何种配合比对于生产出既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又符合建筑设计力学性能指标的混凝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同碱激发剂浓度和不同砂率制成试块,利用流动性、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来探索其力学性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出影响机制砂碱激发剂混凝土的关键因素,探索最佳配合比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8,(11):136-138
在进行渝黔项目隧道施工时,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及减少隧道弃碴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拟采用隧道掘进的岩石自制机制砂配备隧道初支的喷射混凝土。因机制砂与天然砂在性能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天然砂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理论和经验在进行机制砂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难以起到借鉴作用。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分析总结了配合比中各参数变化对机制砂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设计出了符合规范及施工要求的施工现场机制砂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机制砂在喷射混凝土中的推广和使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恩涛 《价值工程》2022,(35):149-151
河砂混凝土中掺入机制砂会改变原有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优质的机制砂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配合比中除砂外其他材料不改变的前提下,机制砂占混合砂比例达到5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最高。  相似文献   

8.
李翔  党飞  张亚峰 《价值工程》2022,(18):141-143
论文研究了河砂、水洗机制砂和普通机制砂对T梁C50预应力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水洗机制砂搭配粉煤灰或矿渣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优劣,最后分析了水洗机制砂石粉含量对C50预应力混凝土抗开裂和抗水渗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表明:用水洗机制砂配制C50预应力混凝土,砂率在40%时,...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30):147-148
本文结合我国机制砂的使用现状,对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做了具体的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机制砂掺加细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化规律,本研究认为若想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施工技术的要求,需要严格控制机制砂和天然细砂的比例:60%的机制砂加上40%的天然细砂作为细骨料,这种比例配制的混凝土性能更好,相对天然中砂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徐铭阳 《价值工程》2024,(13):127-130
探讨了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配比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调整不同参量的花岗岩机制砂替代率进行替代天然砂,分析了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配比下,花岗岩机制砂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能减少减水剂的添加,但当花岗岩机制砂参量过大时,混凝土坍落度呈现下降趋势。并通过SEM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解释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6,(18):80-82
为研究不同龄期和不同替代砂率下机制砂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在水泥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制作试件时改变机制砂对天然砂的取代率(0,25%,50%,75%,100%)。试验结果表明,劈裂抗拉强度值机制砂混凝土大于天然砂混凝土,随着机制砂替代率的提高,相应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逐渐增大,替代率为50%的劈裂抗拉强度比替代率为75%的劈裂抗拉强度大,稍小于替代率为50%的劈裂抗拉强度,说明该机制砂对天然砂的最佳替代率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重庆渝利铁路三标四分部通过对当地机制砂的分析优选,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干缩性能、抗氯离子渗性能的试验,以及对试验结果进行的分析,证明了含石粉机制砂用于低标号混凝土施工是可行的,它能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试验分析证明对本工程而言机制砂中石粉的最优含量为7%左右,含石粉机制砂在该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不但满足了混凝土的强度和防渗要求,而且节约了项目的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梁丽敏  焦岩  李世华 《价值工程》2021,40(6):160-162
基于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引入三维方向上细骨料粒型系数的建模及计算方法,对比分析机制砂、河砂及标准砂的粒型系数,研究了不同粒型机制砂、河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维方向上细骨料粒型系数可较好的表征细骨料粒型特征,使用粒型系数<4.0的细骨料配制的超高泵送混凝土可显著提高流动性降低粘度,满足泵送400m工作性指标要求,对于指导生产加工出粒型较好的机制砂改善超高泵送混凝土性能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赖坤平 《民营科技》2008,(11):177-177
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了影响机制砂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为工程中控制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1):138-139
研究机制砂在MB<1.4时,胶凝材料用量、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泵送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影响;采用室内试配混凝土和易性比较和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性能相比较的方法,验证更适合高铁建设的机制砂生产工艺。结论得出在MB<1.4时,机制砂中含一定量石粉,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施工性能有很大益处。  相似文献   

16.
人工机制砂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抗渗性及经济指标:在中铁大桥局恩来恩黔项目自建砂石场机制砂生产初期,料场开采受夹泥层及风化石等影响,导致机制砂亚甲蓝值(MB值)、细度模数等关键指标偏高且不稳定。通过对设备、人、材料、工艺、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关键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了多项控制措施,使机制砂质量满足规范及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土木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大多以天然砂为主要细骨料,而天然砂是一种地方性资源,短期内不可再生。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发展,不少地区天然砂资源逐步短缺,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然而,机制砂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应用,由它打出的混凝土其性能(力学强度、耐久性能等)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所以有必要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且对可能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虽然使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对很多混凝土工程技术还很陌生,本文主要针对在使用机制砂时,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王涛 《价值工程》2010,29(15):111-111
近年,笔者工作的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机制砂混凝土在交通基础建设中大规模使用,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中用的C50、C55和C60机制砂混凝土的大规模应用在桥梁关键部位,如何确保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符合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是当前形式的要求,是一个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周长学 《科技与企业》2011,(12):181-181
由于贵州山区缺乏配制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河砂,配制混凝土大多使用机制砂j混凝土最高设计等级;~c55。在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织金至黔西段六冲河特大桥主梁设计电混凝土等级为C60,根据经济合理,就地取材的原则,项目建设单位成立了用机制砂配制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课题小组,经过参与课题人员大量的试验设计与验证,确定并建议六冲河特大桥上部结构主梁用c60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