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安超 《价值工程》2019,38(7):23-29
以上海市闵行区陆域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绩效进行评价,从而达到指导生态用地规划与管控的研究目的。基于生态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不同生态功能区块的空间格局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中,生态功能区块的H9、G8、G10和G11的空间格局绩效相对较高。基于评价结果,论文认为提高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绩效,除需要对不同类型生态用地进行保护和调配建设外,还需要对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引导。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示方案,论文提出生态保护红线的细化分类及管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土地利用重心放在建设用地,以绿地为核心的生态用地概念因过于突出绿色保护而忽视了非建设用地的功能和品质建设。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提出通过建构开放空间体系,突出利用功能,赋予其更积极的社会、经济、景观和文化含义,实现从"空间管控"到"空间利用"的转变,盘活占据城乡绝大部分的非建设用地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国内外有关开放空间的国家法规条例、文献著作及规划成果为分析对象,从行政管理、学术研究、规划实施三个层面比较开放空间界定视角的异同,解析典型国家——美英日澳及我国开放空间分类体系。结合开放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以及当代规划新范式,提出适用于我国实际的开放空间界定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住宅区用地规模控制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各个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用地规模控制思路,并从物业管理的经济性、公建规模的合理性、绿地系统的功能性、居住空间的多样性和城市更新的整体性等方面探讨了住宅区用地最小规模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维存  康凯 《物流技术》2011,(15):64-66
依据港口物流资源特点及其建模需求,提出港口物流资源的多视图建模方法。利用功能视图对港口物流资源进行搜索,利用能力视图对港口物流资源的可用性进行检验,利用空间视图对港口物流资源进行组合。最后为了解决模型语义表达问题,引入语义Web技术,研究基于本体论的港口物流资源多视图建模和语义化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5.
依据港口物流资源特点及其建模需求,提出港口物流资源的多视图建模方法.利用功能视图对港口物流资源进行搜索,利用能力视图对港口物流资源的可用性进行检验,利用空间视图对港口物流资源进行组合.最后为了解决模型语义表达问题,引入语义Web技术,研究基于本体论的港口物流资源多视图建模和语义化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港口经济区空间发展几个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经济是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港口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基于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的视野及区域空间发生学研究的新角度,提出了港口经济区的概念及六大板块的范畴,提出了港口经济区是以港口为源动力,以全球化为推动力、以科技进步为转化力,以港口城市为龙头的外生性、国际化的经济区域。揭示了港口经济区在港口-腹地互动发展空间结构基础上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港口经济区空间发展模式、理论范式及进一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功能转变是空间结构调整的先导。针对现有文献对高新区建设用地结构研究较为薄弱的现实,以济南市高新区核心区为例,分析了工业、居住、公共设施等主要建设用地的动态演变;引入信息熵和均衡度指标,综合测度了济南市高新区核心区建设用地结构整体演变的特征,以期为功能转型中高新区用地结构调整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空间相互作用、区位因子选择、功能空间替代入手,分析信息技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机理,探讨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城市在空间扩展、集聚运动、用地模式、功能分区、等级体系等方面所呈现的新变化和新景观,并提出中国城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和调整空间结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港口和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港口与区域经济以及港口、港城与商贸的关系,指出了港口功能拓展方向,并提出了港口商贸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分析了腹地型港口发展商贸物流的优势,最后提出了我国港口商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宁波镇海港为例,探讨了以多式联运为特征的港口物流枢纽地区的功能结构、物流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与管理等问题.认为港口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地区是港口运输功能与城市服务功能互动发展的结合点,是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交汇集聚的枢纽,是带动城市高端生产服务功能发展与城市升级的重要支撑.因此在空间详细规划中须充分体现对交通...  相似文献   

11.
运用1988年、1999年的TM影像与1996年广西大化县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三个时段城镇用地空间数据,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1988-1999年来大化县城镇用地的空间扩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8-1999年间,大化县城镇用地扩展明显.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81%以上来自耕地、林地和草地,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以交通主轴线状城镇扩展模式为主.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行政因素、交通条件改善、人口增加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一、港城一体化的经济价值 1.港城一体化的内涵分析与空间概念 港城一体化的实质是根据港口和城市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各自独立的经济实体整合为步调一致、相互共生的利益共同体的过程。港口空间一般是指港口所在的城市就是港口空间,港口空间就是具有港口经济特征的各类直接和间接相关业务活动所涉及的地理区域,并且港口和城市不可分离。目前我国港口多数在向第二代转变,主要表现承担大量能源运输,大力发展前港后店、前港后厂的临港经济,建设物流园区和加工基地,由此对港口空间提出新的要求。而港口空间的突破程度,决定着港口对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贡献度的大小。突破港口空间的核心策略是港城一体化,就是要改变港口与临港产业、临港加工区、保税区、开发区和物流园区在体制上的割裂状态。  相似文献   

13.
文中结合国内外对第四代港口理论研究,探讨了第四代港口的功能特征,结合我国港口的具体特点,提出了我国港口在第四代港口条件下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珠三角港口群和长三角港口群的区位特征和区内竞争合作机制,并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两个港口群的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港口腹地GDP和港口腹地工业产值等微观经济指标对比分析了长珠港口群及其腹地发展状况和竞争力强弱.并综合分析结论,提出宏观调控港口的竞合战略,对港口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机构改革与规划体制改革给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用地分类体系不仅是开展国土空间科学管控的重要前提,更是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及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土规"、"城规"、地理国情三种用地分类体系进行差异分析,然后从实践层面选取武汉市特定区域进行三种用地分类的数据试验,最后结合三种用地分类体系各自优势特征,提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同用地分类体系融合建议,以期为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的构建及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城用地有机生长的规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城的用地功能组织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我国大城市地区新城土地开发与规划的现状及其特点的考察 ,分析了我国新城用地规划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提出了合理组织新城用地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对近些年来学者们关于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方面的学术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后,提出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效率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效率评价的一般分析框架,构建了包括供需效率、结构效率和空间配置效率在内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效率的评价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提高南京市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效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孙小菊  许云峰 《价值工程》2014,(36):132-133
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功能,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用地紧张状况,并可以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但是,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在地下空间的开发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做了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港口物流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结构和基本框架,并具体说明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实现功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认为"街区"是居民日常出行最为集中的场所,也是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认为应该从居民的出行需求出发,通过充分分析街区内各功能用地的可达性需求,来发现出行需求内向型的街区用地结构,并以此为指导,建设功能混合型的城市街区,使各功能用地与空间可达性最大效用耦合,从而减少通勤产生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