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陕西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将逐步成为西部大开发后续十年的一个亮点,也是我国推进西部地区民生财政的一个侧重点。我们剖析其公共资源提供的现状,建议包容性增长、造血型发展模式,夯实公共服务的经济基础,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将公共服务能力评估体系纳入政府政绩考核方案;调整转移支付形式的结构,理顺各级政府利益关系,树立正确的公共服务财政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整合农村人口”,降低公共资源配置的成本,树立正确的城乡公共服务能力均等观;完善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体系,推行财政精细化管理,树立正确的财政效益观。  相似文献   

2.
1·应该进一步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界定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范围。目前导致地方政府公共产品融资结构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支出中相当大的比例仍然是生产性的,仍是“以加速本地经济发展为目的”进行财政投资扩张。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界定地方政府的职责,明确地方政府的事权,同时,建立全面、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和升迁激励机制。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本着局部效益和全局利益统筹考虑、重点任务和全面工作共同安排、短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全面、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及激励措施,并尽可能…  相似文献   

3.
政府债务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通过借鉴Buchanan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公共选择理论及North的“制度决定经济绩效”论断,深入比较分析中美两国政府债务积累的制度基础,构建了“制度、政府行为与债务积累”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中国垂直集中的政治体制及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地方政府自身不但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激励,而且地方政府间存在“竞争锦标赛”,造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巨大;美国三权分立制度和财政联邦制,政府官员对选民负责,地方政府财政自律,结果是美国中央政府风险凸显.因此,在化解中国地方债务风险中,应重视制度和规则来规范政府官员行为,制定良好的财政规则和纪律,建立发达的债券市场以及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根据其财力情况,经济发展速度,适当举借债务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缓解地方财政资金压力。但过度举债势必造成财政风险,以至影响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市政府必需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主动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积极建立偿债准备金,使政府债务的举借、偿还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刻,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的过程中,仍需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本文对省际层面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构建SARAR模型开展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以经济增速为导向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逐底竞争”。环境因素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后,经济增速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面作用得以弱化。财政分权下,财政自由度的提高增强了地方政府的竞争能力和动机,一定程度上也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直接的负面作用。但财政激励的弱化又间接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经济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强化环境绩效竞争则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本文对引导地方政府从经济增速的“逐底竞争”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逐顶竞争”转型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1.以市场为主体,减少地方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要建立一套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逐步改变“唯经济增长率论政绩”的评价模式,改变以投资多少论政绩的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使地方政府将依法保障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秩序、扩大就业、消除贫困等作为政绩考核的目标,减少干预经济的动力。规范对土地转让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审批权,从源头上削弱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2.研究产业政策和长远规划,避免盲目建设。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引导企业有序发展,避免低层次的盲目投资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防范及化解银行系统性风险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32家上市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促进作用。相对于非国有银行部门,地方政府债务对国有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促进力度更大。(2)土地财政、僵尸贷款及期限错配在地方政府债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中承担着多重中介作用,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通过增大土地财政效应、提高银行僵尸贷款规模及加大银行期限错配渠道来促进银行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僵尸贷款/期限错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均有效。(3)政府金融干预与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政府债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政府金融干预度与财政纵向失衡度的提高均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促进作用。该成果将为科学设定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防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后果,财政分权导致政府间财政竞争,并改变了财政均等状况。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尤其是官员委任制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使得政府间财政竞争更易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结构性扭曲。因此,制订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并相应调整财政体制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王婧 《时代经贸》2014,(2):219-219
当前,绿色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就来自干政府官员的“激励不相容”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创新政府自我激励机制,创新完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一方面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使政府与百姓激励相容,切实发挥政府官员发展绿色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必须采用有效的约束措施,提高“非绿色发展”的风险和成本。  相似文献   

10.
根据Ghosh et al(2013)财政空间理论,利用2010—2019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省级政府债务可持续、财政空间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个别省份出现了财政疲劳现象,要把控好债务风险雷区,但各地区债务限额存在异质性,在不损害可持续性的情况下,大部分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我国省级政府的财政空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当政府负债率高于财政空间的临界点(或较低的财政空间)时开始阻碍经济增长,因此,需要通过降低政府负债率实现更高的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渠道是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全要素生产率、储蓄和长期真实利率也是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而长期名义利率未能成为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梳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财政-金融"一体的框架探究了两者的具体作用机制,并通过敏感度分析与财政反应函数分析了这一机制与财政政策调整间的联动性.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主要通过"筹资能力"①影响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动态调整均表现出改善政府融资环境的积极效应,且不易受财政政策冲击,可缓解经济景气变化所引起的政府债务风险长期均衡波动,实现对周期性风险波动的主动防控.同时,结合我国初现"财政疲劳"的现实,金融市场发展有助于实现财政调整的良性循环,扩大政策回旋空间,缓解潜在风险波动.此外,历史上较大危机后,我国不同财政防范措施造成了政府债务风险短期波动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出路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已成为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埋下了巨大的社会危机隐患。究其根源,既有地方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又有现行体制下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的因素;既有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又有地方“政绩工程”和管理缺位的促动。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必须切实做大地方财政“蛋糕”,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范围,规范财政管理,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体系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基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江苏省基层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切实转换政府职能,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地方债务管理体系,将偿债列入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中,以及完善上级对基层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框架,逐步化解江苏基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很多地方政府出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城市基础设施和执行国家财政政策的需要,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逐渐加大了投资力度,引起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省、市、县、乡镇都有不同程度的债务,并且层级越低,其债务负担越重,相应而来的各种问题渐渐浮现出来,由此带来的债务风险也日益加大,严重影响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债务已呈现出规模巨大且无确切的数据、偿债能力不足、管理混乱等状况;本文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及成因,从财政体制、债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财政风险: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80,自引:3,他引:80  
政府既是一个经济主体 ,也是一个公共主体 ,本文从公共主体身份出发 ,构建了一个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 ,区别于政府以经济主体身份承担的财政风险。财政风险是私人风险转化为公共风险时的产物。财政风险的大小与制度变迁的速度有关。评估财政风险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 ,二是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支出责任和义务 ,就债务论债务是没有意义的。我国的财政风险处于发散的状态 ,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导致的“风险大锅饭” ,破坏了收益与风险对称的基本规则 ,从而形成了一种风险累积和集中的机制。今后改革的重心在于建立不同层面的风险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6.
1·建议中央统一加快对一些制度的完善和衔接,使人事、编制、审计、财政、财务等制度相统一和配套。应建立基层领导干部任职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不能光看经济发展速度的“政绩”,还应与各种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及有关负面影响联合起来进行评价和考核,如对当地政府债务、财政供养人口的控制等情况的分析和评价。2·在县、乡积极推行基层财政民主机制。在抓好教育培训,提高县乡财政干部队伍素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县、乡财政收支透明化,以组织的形式赋予纳税人真正对县、乡财政收支全面监控的权力,建立并推行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切实提高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何防范和化解因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财政风险。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地方财政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压力下。财政超负荷运转,衍生出各种形式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因政府举借债务形成的财政还贷风险;因地方金融风险转化的财政垫付风险;因供给范围膨胀造成的财政支付风险;因历年隐性挂账衍生的财政赤字风险;因政府直接担保连累的财政抵扣风险;因财政虚列收支导致的虚假平衡风险等。  相似文献   

18.
近期随着经济增长放缓,我国财政运行形势严峻,国务院适时提出了激活财政资金存量的财政改革目标。激活财政资金存量最重要的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预算作为体现政府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的收支计划,是实现所有财政目标的运行载体。然而我国现行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极大地影响了预算核心作用的发挥,阻碍了激活财政资金存量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地方债务收入是宽口径"土地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2009-201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两个因素对于当地房价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后者的影响机制主要是债务支出的资本化。这一结论对于我国的房价调控以及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修正以GDP为核心指标的晋升考核制度,将地方债务规模和还债能力也纳入考核,在地方债"新规"下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并规范其支出投向。  相似文献   

20.
财政审计是审计工作永匣的主题,当前,财政审计工作就是要顺应财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促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切实加强对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在查处备类违纪违规行为,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财政效益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政府财政收支管理行为进行审查,就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给予评价并提出建议,从而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