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审计风险控制是多因素全过程的系统控制,既包括审计机构的风险控制,也包括审计人员对于审计项目的风险控制,涉及内容非常广泛。而从审计取证业务取证的角度出发,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取证业务控制风险。一、准备阶段的取证风险控制注册会计师接受审计之前的审计取证工作,是审计业务整体取证过程的最初阶段,它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决定是否接受或继续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并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分析影响约定风险的因素,评估约定风险,构成了本阶段的取证目标。与此相对应,这一阶段的风险控制程序集中体现在审计人员如何评价约定风…  相似文献   

2.
苗会永  吕娟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141-141,14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项目风险是一定存在的。审计项目风险既是制定审计实施计划的基础,又是检验审计工作的核心指标。文章从接受审计项目委托阶段、审计项目计划阶段、审计项目实施阶段、审计项目收尾阶段四个方面来具体探讨审计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一般采用"二因素"审计风险模型,其重要特点是工作重心前移,即在审计计划阶段,合理确定重大错报风险,估计检查风险可接受的最大水平,从而制定合理的审计策略。因此审计计划阶段是审计风险管理的最重要阶段。本文设计了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流程,并结合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了审计计划阶段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审计方法是审计目标实现的手段。纵观世界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史,注册会计师职业所取得的每一阶段的发展,无不与审计方法的变革休戚相关。本文拟对风险基础审计进行评价,以供参考。审计风险决策模型:风险基础审计的核心风险基础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了解企业经营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基础上,规划审计工作,制定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审计工作方案,以执行更有效率的、有效果的审计工作。而这些工作的进行,无不以审计风险决策模型为基础。因为审计风险贯穿于整个审计程序,如在计划阶段存在接受客户风险、计划风险、委派人员风险等;在审计执行阶段存在证据风险、抽样风险等;在审计报告阶段存在报告风险等。在所有审计风险决策模型中,AICPA在1983年发布的《审计标准说明书》第47号(SAS47)中提出的模型,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它已被很多会计公司所接受。其一般表示为:  相似文献   

5.
一、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基本理论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检查风险(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上是指审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从而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一种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和结果。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促使审计工作从详细审计发展成为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审计抽样是现代审计的基石,而审计抽样显然离不开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评价,更离不开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不仅直接关系到审计抽样的范围,而且关系到CPA如何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它既是CPA科学、合理地制定审计计划的客观要求,也是CPA评估审计风险,制订和实施相应审计程序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审计风险与审计组长负责制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法定职权范围由于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 ,因而所得出的对被审计单位整体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审计意见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 ,或者给国家、被审计单位利益关系造成损失后审计人员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 ,既有客观性 ,又存在主观性 ,它由被审计事项的固有风险、被审计单位的控制风险和审计人员检查风险共同构成。审计人员从审计事项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到报告阶段 ,整个工作环节都存在审计风险。为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降低和防范审计风险 ,国家审计署在《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8.
正云审计是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使审计人员协同运用各种存储在"云"中的数据和审计资源,从而更有效率、更科学地进行审计的过程。其过程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被审计单位委托后,成立一个项目小组,并确定项目负责人,然后要求被审计单位将所需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上传到"云"中,各审计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在"云"上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内部控制、财务报表等进行审计,最后形成审计报告。一、云审计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机遇笔者认为云审计是审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云审计减  相似文献   

9.
审计风险是—种潜在的损失,又具有客观性。因此,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就应该利用审计风险模型对实际审计风险的控制进行规划,使其最终水平降到审计人员能够容忍的期望风险之下,这是风险基础审计的核心内容。期望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阶段根据职业经验判断确定的可容忍审计风险水平。它是审计人员进行风险控制的目标,是制定审计计划的重要依据。确定期望审计风险,是审计风险客观性的必然要求。审计人员只有将实际审计风险水平控制到低于或等于期望审计风险水平时,才能结束审计工作。1.确定期望审计风险应考虑的因素。期望审计风…  相似文献   

10.
审计重要性是现代审计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计划、制定审计方案、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时时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就如何理解和把握两的概念及关系,作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正一、审计过程与审计结果的关系审计过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包括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而审计结果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  相似文献   

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导向审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控制情况,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本文从审计重心、风险评估方式、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的获取等方面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导向审计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一、审计证据评价过程中的审计风险(一)审计证据"事前评价"过程中的风险。在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以前,审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达到审计目标所需审计证据的证据量,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做出"事前评价",以制定审计计划,选择相应的审  相似文献   

14.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时期的经济活动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公允性、真实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经济责任。独立性是审计的重要特征。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审计的独立性也具有相对性。现代管理科学理  相似文献   

15.
正一、审计程序的基本理论审计程序是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接受审计任务后,组织审计资源,完成审计任务的全过程,包括计划、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遵循合理、科学的审计程序是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必然保证,也是保障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合法权益手段。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审计中的系统分析又称系统调查,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阶段,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用于处理业务数据和会计数据的信息系统,确定审计所需信息的存储情况和相关控制情况,为制定审计计划、获取使用电子数据奠定基础。系统分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审计实施阶段能否正确开展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的有效采集、使用。在缺乏有效系统分析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时时加以考虑的一个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导向审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陋控制情况,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荆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本文从审计重心、风险评估方式、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的获取等方面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导向审计的异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审计署将财务报表审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包括期中测试和年末测试)和审计报告阶段。据介绍,审计过程中,三个阶段的时间和精力的分布一般是各占30%。1.审计计划阶段澳大利亚审计署的财务报表审计采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因此,其计划阶段需做大量的工作,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信息系统、控制环境,初步分析评价风险,确定如何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策略,以及制定审计计划等。一般审计计划一定三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可以充分利用以前年度的成果和计划文件,就当…  相似文献   

20.
风险基础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成的。风险基础审计是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战略,制定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使审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就我国审计实践中如何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提出了四点具体思路,即: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评估固有风险;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控制风险;充分利用分析性测试,降低审计风险;合理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和抽样方法,确保审计证据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