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管制手段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自愿协议式的环境管制模式在国外已逐渐兴起并取得了成功.自愿协议与传统环境管制手段相比,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环境管制是非自愿的,自愿协议更加体现平等和双赢;自愿协议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环境支付能力在产业界内部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了我国环境立法“失灵”的局面.以一体遵行为要件的法律法规不足以满足我国环境管制的现实需要.相反,根据具体行业或企业的不同情况度身定制相应环境政策的自愿环境协议在挖掘和利用分散于各行各业的资源环境保护潜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应在环境管制实务中充分发挥其提升社会环境绩效、降低行政成本、替代立法管制的功能.文章首先分析了环境立法及其“失灵”,以及自愿环境协议对我国的特殊意义,并探讨了自愿环境协议在我国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3.
环境管制作为政府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相关节能减排措施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本文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视角的PVAR数据模型,以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环境管制与能源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变动效应。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管制方式对能源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和较强的正向冲击,经济激励型环境管制方式对能源效率也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正向冲击强度不大,自愿意识型环境管制方式统计上不显著,且呈负向冲击;但从方差分解各种管制方式对能源效率增长的长期累积贡献来看,自愿意识型环境管制的贡献均高于其他两种方式。上述结论表明,环境管制对于能源效率提高有一定影响,未来管制方式要从命令控制到经济激励和自愿意识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靖 《消费导刊》2009,(15):122-122
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是传统指令控制型环境管理手段的补充和创新,它具有"公开性"和"自愿协议性"两个重要特点,公开性的指导意义在于:需要通过信息披露和公众环保意识提高来提供市场激励改变企业环境行为,自愿协议性的指导意义在于:需要非统一的环境标准和公众参与来鼓励、监督企业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外部性理论的发展以及环境管制政策工具的演变考察发现,环境管制政策工具演变实际上是随人们对外部性的认识深化而不断演进的。具体表现为:对外部性的认识经由私人、社会成本的背离→产权界定不清晰→交易费用过高等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相应地环境政策工具经历政府命令-控制→政府征税手段→利用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工具→自愿参与制度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王彬辉 《中国物价》2007,(11):57-60
经济手段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手段,在环境保护中运用广泛。它以"生态人"为理论预设,以追求环境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相对于传统经济手段和环境直接管制手段有着许多优势。而我国对这种经济手段的认识还是在初步阶段,在环境法中这种制度建设也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经济手段中的收费/税收、排污权交易、押金——退款、补贴等却迫切需要法律制度来保障它们的实现。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环境经济手段在环境法中的地位,它只是环境直接管制手段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龚俊朋 《商业时代》2012,(8):108-109
政府进行环境管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防治污染,而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是政府进行管制的主要手段。通过对环境管制政策演进规律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手段在环境政策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成为大势所趋。因此,结合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的现状及演变规律,加快制度创新,可以找出适当的环境管制工具来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加强环境管制是21世纪世界各国环保实践的一个重要趋势。反思我国的环境管制政策,其主要存在弊端为:实施及执行成本高昂、收费率太低、管制监督不力、违法成本低廉。因此,建议通过树立管制新理念、加强环境管制政策效率分析、加大管制力度并尝试推行自愿性环境协议等措施,加强管制政策的环境保护功能,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9.
自然垄断行业管制理论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电力和电信等传统上的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分析和评价能够解释市场结构演变和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为我国的改革实践提供启发和奠定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管制制度是市场结构的重要决定变量,是政府进行产业治理的主要手段.管制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把管制制度内生化的趋势,这种努力的结果产生了管制经济学.可竞争市场理论改变了人们对自然垄断行业管制政策的传统看法,政府管制中存在的信息约束和道德风险问题,更加增强了放松管制政策的吸引力,现在的思想倾向认为:竞争是管制的重要替代.对中国的改革而言,这意味着产业管制制度的变迁应该是一个不断减少政府干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不对称和巨大的监测成本的背景下,企业对环境管制的反应是多样的。本文通过考虑企业的差异特质,指出企业对环境管制的反应行为差异主要是由企业规模和政府执行力两个因子决定的。通过划分环境管制的有效领域,对环境管制手段的综合应用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各国外贸管制的重要手段,但若对其不当运用,则构成技术性贸易壁垒。有鉴于此,WTO 制定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对其加以规制。本文对协议的产生背景、实体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评析,分析了协议如何规范各成员技术性贸易措施在外贸管制中的运用。继而,根据上述评析,笔者对协议的特点、不足、管辖范围、执行状况以及隐含的经济学原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传统政府管制手段与网络市场的特性相扞格,政府对新经济管制失效越发凸显。根据新经济模式特点及时对监管模式和规则设定进行调整、更新,必须在网络市场内进行监管方式的革新,降低监管工具的干预主义色彩,改变审批管理的惯性思维,并引入其他替代性的监管措施,采取更加灵活、软化、商谈性质的规制工具,促进新经济繁荣的同时消化新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3.
论环境管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京燕 《财贸研究》2004,15(2):31-36
目前 ,环境管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观点认为 ,环境管制会增加企业成本 ,从而会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 ,近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 ,环境管制不仅不会使企业丧失竞争力 ,而且会诱发创新获得创新补偿。因此 ,正确把握环境管制和竞争力的关系 ,有利于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先动优势。  相似文献   

14.
<政府采购协议>是乌拉圭回合谈判所产生的一个诸边协议,是在<政府采购守则>(简称<守则>)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一定范畴内突破了原<守则>的调整范围,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各个环节规定得更加具体、详细.它不是有关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一揽子强制性协议之一.也就是说,<协议>以自愿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环境管制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将我国东部省域工业产业结构纳入环境管制评价之中,更真实地评价了东部各省市历年的环境管制强度,然后分别使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估计的方法,分析了环境管制对东部各省市历年新增FDI和新增外资企业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宽松的环境管制不是东部地区吸引FDI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仍然是东部地区吸引FDI的主要因素;环境管制与外资企业数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环境管制主要对外资企业选址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知识共享协议的宗旨在于打破传统著作权法“所有权利保留”的窠臼,以合作、共享、自由、自愿的精神,提出“部分权利保留”的模式,既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又推动其作品的推广与传播。有助于构建合理、灵活的著作权体系。知识共享协议2002年产生于美国,在此之后,传统大陆法系国家也纷纷开始使用这套协议。本文主要研究德国知识共享协议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岳红梅 《商》2012,(22):41-41
现在,我国企业投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委托代理框架下传统使资本管制的投资者是不够的。作为企业集团的财务总监财务控制的有效手段,它能有效地解决的主要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行为控制的缺失。但随着经营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我国企业的财务主管仍然发挥传统财务管理的作用。如何使中国的财务总监制度进一步完善,财务总监更有效地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战略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境管制出口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别从出口成本效应和出口创新效应两方面对我国环境管制的出口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管制相对力度与出口相对竞争力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前者对后者有显著性负向影响,环境管制的出口成本效应成立;我国环境管制力度对出口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环境管制的出口创新效应也成立。因此,即使在我国出口由于世界经济衰退而暂时受阻的情况下,我国也不应放松环境管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1998~2007年政府24次药品降价的过程,分析对药品厂家、医院和患者的影响,结合中国医药市场的运行特点剖析政府24次药品降价失效的原因,同时,借鉴国外药品价格管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药品价格管制的目标、范围、原则、定价规则和管制体制.使之最终能够替代以行政手段为主的传统调控模式,提高中国医疗价格调控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国有企业薪酬管制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科学合理的高管薪酬管制有利于提高国企会计稳健性。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国家对国有企业管控一直抓得很紧,其中对高管薪酬进行管制是我国对国有企业管控的重要手段。同时会计稳健性的发展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国有企业更加顺应国家及经济市场的发展,我们应该对这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