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类过度追求消费行为通过消费和生产的互动作用,以消耗大量资源为目的,导致当今全球资源短缺、生态危机。与传统的消费模式相比较,建立在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基础上的生态消费模式,更为明确和科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考察当前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青少年在消费时一般不考虑价格,以追求个性,满足更多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消费心理特征,以追求享受生活为目的。社会文化,社会流行,家庭背景是影响青少年消费心理及行为的三大要素。并提出了解决青少年消费的三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还是一个很不成熟的消费群体。面对“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消费文化”,以及现代化的消费文化、生活方式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必须形成多主题多渠道多方式消费者教育机制,更新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引导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形成科学、文明、现代的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吴倩 《走向世界》2011,(4):33-34
好客山东贺年会之贺年礼 贺年礼以地方土特产,适宜年节消费商品、剪纸、春联、年画、门笺等多类民俗文化用品为主体,通过在商场、超市、酒店、景区等开辟贺年礼销售专区专柜、组织贺年礼大集等形式,满足广大群众和游客年节购物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及其行为具有社会消费心里和行为的典型特征。本文试图主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选择城乡大学生两个不同的主体进行相关的研究.以便更突显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从不同的侧面揭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及其影响,并由此提出缩小城乡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差异,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意旅游是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川渝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发源于四川的乡村旅游,有众多的自然景点、人文景点、主题公园。川渝在旅游资源的整合上,应充分挖掘本地文化、遗产和传说等发展独特的概念。突破单一的旅游思维定势,推动主题旅游与主题地产的结合,歌舞演艺、策划设计、动画、网游、主题消费品的研发,都要满足多层次的、多角度的旅游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靳玉娜 《魅力中国》2011,(3):231-231
BTV文艺频道《文化快讯》,是一档文化演艺资讯类服务节目,2011年1月1日开播,每天中午12点首播,全天滚动播出四次,节目内容主要为首都各类文化演艺信息的及时报道,独到点评,揭秘台前幕后、呈现精彩看点,以记者现场体验式报道等方式,为观众提供文化消费指南,融服务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新闻性于一体,在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亦实实在在的为提升荧屏文化品质献出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李光斗 《走向世界》2014,(30):109-109
消费既是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之一,又是狭义上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国家为了拉动消费而优化政策,我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消费能力而努力奋斗。小到一瓶饮料,大到一辆豪车,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它而不是其他品牌?我们做出购买决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这还要从每个时代的消费法则说起。 AIDMA是美国广告学家E.S.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的消费行为理论,直到今天,部分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行为仍与此理论契合。此理论认为,大多数购买行为的产生会经历以下5个阶段: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产生兴趣→Desire唤起欲望→Memory加深记忆→Action促成行动。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社会消费中,奢侈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尽管有各种社会与经济因素在影响奢侈消费,但是当代大学生追崇奢侈消费的行为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大学生是奢侈消费的后备力量,他们对奢侈消费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观念、见解和解释,于是他们在多种复杂的心理动机激励下,展现出了功利的、自我意识化的.以及超前的奢侈消费行为。因此.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消费观.鼓励其提高自身素质就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外旅游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据国家旅游局统计,1999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比去年增长14.7%,跃居世界第五位,并有持续增长的态势。我国海外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海外旅游业的发展一直位于全国城市的前列,如广州1999年接待海外旅游人数稳居全国各大旅游城市首,达312.97万人次,远大于国内其它旅游城市,但不可忽视的是广州海外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两者之间发生严重地错位,呈现海外游客低消费的局面,如1999年,广州接待海外游客达312.97万人次,大于上海的165.68万人次,为上海海外旅游者人数的1.9倍。然而,同年广州的旅游外汇收入为11.67亿美元,比上海的13.64亿美元少1.97亿美元。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一问题,笔者引入旅游外汇收入与海外游客量的问题,笔者引入旅游外汇收入与海外游客量的商,即人均旅游外汇收入来加以说明,由表1可以看出,广州在中国旅游城市中人均旅游外汇收入位居末位,仅372.9美元,甚至不到上海的一半。广州这种海外旅客低消费的现象自然引起人们的思考。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评估广州市的海外客源市场和海外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对现有的海外游客低消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城市商业繁荣,城市居民的消费属于大众性日常品的消费,服务性消费占有很大比重,同时精神消费也作为一种社会风尚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2.
文章构建了居民消费增长潜力理论模型,并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为例,测算得出“十二五”时期浙江居民消费支出将增长近50%,对增长潜力的贡献大小依次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城镇化率提高和人口增长,其中,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超过80%,城镇化率每提高1%,对居民消费增长潜力贡献率为2.14%。“十二五”时期,浙江城镇和农村居民在交通通讯、文教娱乐、衣着和家庭设备等发展型或享受型消费方面支出增加较多,优化了消费结构,但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占比高的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消费角度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章运用GE指数及要素分解方法,从消费的角度对收入差距进行分解,分析消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然后,从居民消费倾向、消费率和消费结构三个方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做出进一步的计算分析,从而提出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提倡适度消费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健康文明的消费。但消费并非天然就是合理的,当前在我国消费领域中还存在一些威胁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消费异化现象,构建和谐消费观是消费异化的扬弃之路。  相似文献   

15.
对消费与经济增长失谐的审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孟秋菊 《改革与战略》2008,24(10):23-26
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和谐是消费和谐最根本的要求,原因在于经济增长对消费者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平衡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然而,消费与经济增长失谐现象当前在我国大量存在且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消费率偏低,造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乏力;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太大,使得农民消费水平低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羁绊;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导致经济增长波动较大。由于它们各自产生的原因不同,因而其对策也有所不同。只有详细区分我国当前消费与经济增长失谐的具体情况,才能找到促进消费与经济增长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影响和制约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城市居民作为体育市场的消费的主体,其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意识、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体育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休育消费结构比较单一,水平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居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另外,也与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体育的价值现和体育社会化程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调查情况为依据,分析了城乡居民的家庭月平均收支、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环境,提出了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苏芷庭 《特区经济》2011,(1):283-285
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大历史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此时的中国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些显著的特征:炫耀性消费,盲目追随性消费和冲动性消费,并且这些消费特征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面对这一现象,服装企业该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如何调整市场战略以适应眼下消费者的需求?本文认为:增强品牌意识,改变经营思路,拓宽营销渠道是转机的基础。我们说有"危"才有"机",中国的服装产业应在消费市场变化的当下找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变化轨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在系统梳理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变化的因素,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三个建议:一是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二是采取"导入"的办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三是采择"综合"的途径提高社会平均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宏观消费率的变动过程:1952~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娜 《改革》2007,(10)
对1952~2005年我国的宏观消费率的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消费率整体偏低。其原因在于投资率偏高、居民消费率偏低和有效供给不足。应积极扩大内需,将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消费率偏低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