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壮大县域经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意义重大.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本文在分析湖南县城经济发展面临挑战的基础上,针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约束、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等问题,从制度创新的层面积极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2.
"省直管县"改革是中国推动政府层级改革,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的积极尝试,是基层政府扩权改革的重要措施.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县关系,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采用2005-2018年中国县域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城经济包容性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 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2)"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弱市下辖县、非省会城市管辖县和强县,且相较于经济"省直管县"改革,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3)"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地级市邻近及其内部的县域.(4)"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效应受到财政支出责任和激励性政策的影响,在改革制度中财政支出责任的明确和激励性奖惩政策的设定有助于强化"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5)机制检验发现,"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强化基层财政保障、提升公共偏向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的研究为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省直管县”改革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猛 《经济学家》2012,(3):55-58
本文实证研究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乡财政困境具有很大的惯性,其破解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县级政府尚未完全脱离地级市管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乡财政困境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在基层政府存在财政困境的情况下,压缩其经济建设支出,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加剧;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县域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省直管县”改革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多个地区正在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前的最大顾虑是改革是否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本文利用1999—2008年我国地级市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强县扩权"提高了城市财政收入,抑制了城市财政支出增长;财政"省直管县"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强县扩权"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财政"省直管县"虽然降低了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却提高了第三产业比重。两项改革措施都抑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但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断定"省直管县"改革一定会有损地级市的利益、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应深入地研究各项改革措施的利弊得失,做到综合运用、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在各省陆续实施,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既有的市管县体制存在的各种弊端。可以预期,这项改革措施有减少行政管理成本、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等多种潜在作用。但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该财政体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利用江苏省51个县(市)2004-2009年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县(市)扩权而产生的"政府竞争效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热门话题。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此项改革必将会对市县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但近期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要积极地化解。此项改革要因地制宜,稳步慎重推进,不能搞"一刀切"。此项改革要积极试点,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省直管县”是新时期中国一项重要的财政改革措施,对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等具有积极的作用。立足湘西自治州现实,分析“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对自治州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方面具体表现在:(1)扩大了省对县财政的支持力度;(2)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3)有利于提高财政管理工作效率;(4)加快县市脱贫致富步伐。弊端表现在:(1)削弱自治州民族自治度,降低州级财政调控能力;(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难度;(3)不利于州府中心城市建设;(4)不利于“民族自治”框架下的步调一致。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市管县”体制暴露出加剧市县矛盾、增加行政成本、影响行政效能、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与“市管县”体制相比,“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发展县域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我国逐步推广,已成为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广东省为例,在全面分析“省直管县”改革绩效的基础上,剖析改革存在的各种阻力,积极探索改革实现路径,从而构建符合国情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市管县”体制暴露出加剧市县矛盾、增加行政成本、影响行政效能、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与“市管县”体制相比,“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发展县域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我国逐步推广,已成为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广东省为例,在全面分析“省直管县”改革绩效的基础上,剖析改革存在的各种阻力,积极探索改革实现路径,从而构建符合国情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提高了县级政府税收分成比例和省对下转移支付规模,迫使其面临更激烈的横向竞争,加剧其对其他弱势部门的财政资金获取。县级政府还会选择偏向于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发展战略,延缓县域内城市化进程。实证研究发现:第一,“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二,改革效应存在异质性特征。“省直管县”改革,在东中部地区,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在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会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主要产粮地区和省域边界县,改革效应则不明显。第三,地区间横向竞争加剧和选择偏向于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发展战略是“省直管县”改革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两条渠道。  相似文献   

11.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出现了部分县(市)加速边缘化、地级市对县的财政调节能力依旧、"撤县设区"风潮普遍和市级对县级服务意识严重弱化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单线推进、省级职能部门管理幅度有限、改革迟滞太久所导致。当前,应从限制市级对县级财政调控权力、扩大省财政管理幅度、全面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和简政放权等方面入手,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加以深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在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势在必行,通过分析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利弊,提出一些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提出,为深入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依托海洋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要求,“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完善省财政直管县体制,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赋予经济强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这为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如何壮大和保持蓝色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郝磊 《经济论坛》2014,(9):152-15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改革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分析了"省直管县"典型模式以及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河北省136个县(市)2003~2007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文章建立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改革在显著提高县域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水平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县域服务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而且除人口规模外,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关系并不会受到县域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县级财政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夯实国家治理基础的重要保障。县级财政分权的经济影响与分权指标和体制设定密切相关。文章对财政分权指标进行了深度评述并构建了七项分权指标,在此基础上实证估计了财政分权和"省直管县"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支持了制度内分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因此,规范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行为和赋予县级政府制度内财力自主权,将"省直管县"纳入新一轮财税改革总体规划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实行省管县(市)财政体制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湖北省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湖北省实行的是省直管县"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实行的是省管市(州)、市(州)管县的分税制财政体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湖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GDP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但同全国兄弟省市相比,湖北省的主要经济指标差距越来越大;全省区域内城乡、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尤其是以江汉平原为代表的产粮(棉)大  相似文献   

18.
一、昭平县实施自治区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2010年起,广西在全区范围内选择十二个县份实施自治区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昭平县是试点县之一。昭平县严格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实施自治区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改革的要求和具体部署,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努力理顺昭平县与贺州市的财政运行关系,努力建立昭平县至自治区财政厅的财政体制,努力提高县级财政管理水平,推动财政理财水平上升新平台。  相似文献   

19.
从云南自然、社会、经济及财政实力现状出发,云南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应遵循"不同阶段、不同类别、逐步实施"的基本思路,初期阶段将经济落后的地区(不包含民族自治地区)纳入省直管县范畴,中远期逐步调整,全面推行省直管县。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在2012年年底前,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简化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为县级财政创造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由于"省直管县"财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