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强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设施联通与贸易畅通,对沿线国家的承包工程业务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文章采用贸易强度指数模型,对2006-2018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对外基础设施合作建设通过提升特定国家偏向提高了与合作建设国家的贸易强度。以上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对外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及建立紧密贸易关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龚缘 《现代商业》2022,(35):36-39
深化中国西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推进跨境次区域间贸易投资便利化,是事关我国西部大开发形成发展新格局并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基于跨境次区域“西西合作”的内涵,对中国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合作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同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尚处于跨境次区域“西西合作”的初级阶段,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的交通与通信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应该是从完善营商环境、构建合作平台、加强合作机制建设、提高商贸文化互通共融等软实力建设入手,努力提升跨境次区域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数字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开拓与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热潮的带动下呈现扩张态势,“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加强数字贸易合作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跨境电子商务、数字服务贸易迎来全新机遇。由于沿线大部分国家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治理规则制定不完善,数字贸易差异化显著以及数字本土化和外部国家的限制,使得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数字贸易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我国应以“数字丝路”建设为契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数字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的合作,同时加强数字治理及规则制定方面的合作,跨越数字鸿沟,打造“数字丝路”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我国国内出口的贸易增加值数据来衡量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出口的实际收益,对和我国贸易往来最为频繁的二十六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创新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我国向其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呈正向影响,而沿线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和创新指数与我国出口实际收益呈反向关系。基于此分析结果,我国企业应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于进口高端商品的需要,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商贸交流。  相似文献   

5.
李维  胡颖 《北方经贸》2022,(11):9-15
贸易便利化是WTO与APEC等国际组织倡导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带一路”沿线42个国家2011—2019年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并建立引力拓展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不同贸易便利化水平一级指标促进作用不同,其中,海关环境促进作用最大,依次是金融与电子商务环境及基础设施,规制环境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贸易潜力测算得出我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具有较大拓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间机电贸易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与地区2010—2018年机电产品贸易数据,使用改进的双边显示性贸易偏好指数测度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机电产品贸易强度的动态变化,并采用扩展引力模型检验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机电产品贸易强度日益增加,且出口强度高于进口强度,周边邻国高于其他国家;技术差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市场需求、外贸开放度、政府规模、地缘优势等因素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双边机电产品贸易强度。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物流合作对“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意义重大,如何加强物流合作,需要进行科学决策。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已成为评价各国跨境物流绩效综合水平的工具,利用该工具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跨区域物流合作提供决策参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是目前最具区域板块价值的合作机制,即“17+1合作”,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合作机制研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17国的LPI,通过多维分析,可探索中国加强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合作新路径。在验证LPI6个子要素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绩效水平合理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中东欧17国LPI的平均值、增长率和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发现,影响中东欧与中国物流绩效的重要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水平、物流质量和服务能力、货物追踪性、国际运输能力、海关效率、货物运输时效性。另外,对中东欧17国LPI的6个子要素进行聚类,并对不同群类进行针对性分析。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应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平台和丝绸之路基金的主导优势,提升跨境物流通道设施水平,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自贸区,构建物流大数据信息中心,打造中东欧物流枢纽网络,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供应链合作。  相似文献   

8.
卢丹 《商展经济》2022,(7):15-17
“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实现资源和市场需求优势的有效结合,推动沿线国家经济水平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我国钢铁产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需求的耦合性较高,钢铁贸易基础厚实,发展战略高度协同,而且我国多样化钢铁产品结构能够满足“一带一路”沿线的多元化需求。但是,我国钢铁贸易行业存在着同质化竞争激烈、国际贸易环境不佳、贸易结构调整压力大和产业集中度较低等问题,给钢铁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良好机遇,必须要以国家政策为支持形成区域级钢铁贸易合作机制、制定分类贸易策略和国际贸易风险应对机制改变进出口贸易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制造业布局逐渐调整的背景下,借助对外投资进行结构调整是应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危机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发现,口岸基础设施薄弱、通关政策各异、信息技术发展差距大和地缘政治局势动荡是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面对的主要问题.同时,加快推进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包括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智库合作,既有利于提升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也是推进我国制造业有序转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当前,随着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在全球税收征管合作领域,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的发起国,不断推进双边、多边框架下的国际税收合作与税收信息交换,为提升沿线国家(地区)税收征管信息化应用能力、加快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实践经验。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仍然面临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挑战。在厘清欧盟及OECD及部分发达国家税收征管信息化的成熟做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度参与税收征管信息化共建合作等四项措施,中国将不断加快科技与税务的融合,从而为“一带一路”携手共建增长友好型税收环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续发展,十年共建、共商、共赢、共享,不仅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开辟了经济增长的新空间,为增进世界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也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合作平台。10年来,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在深化各国政策沟通、推动全球互联互通、重塑国际贸易格局、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年来,我们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诸多领域。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水平不断提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等一大批互利共赢项目成功落地;同时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拓展,沿线国家、地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贸易投资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根据量化投资方法跟踪“一带一路”经贸往来状况的创新方式,初步构建了“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框架。只有在动态的基础上,真实地反映出世界格局下整体比重的波动情况,才可以很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指引,成为“一带一路”长效机制评估的“风向标”和“指南针”。建立长效互动机制,分析整体贸易投资发展方向,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建立差异化战略,促进外贸与合作的力度,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合作推进过程中,与贸易有关的法律纠纷在所难免,完美地解决贸易法律纠纷势必涉及承认与执行他国法院判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关于外国民商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的完善路径,通过与沿线国签订相关的双边条约、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和区域性公约的制定、完善国内立法以及借鉴《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的规定等,以期在“一带一路”进程中进一步提升司法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合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相关措施的逐步落实,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经贸合作的发展,以及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将在资本运作、贸易与投资结算、跨境融资及货币结算等领域,催生出更广泛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加快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发展,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亦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创造一个新的契机,打造一个金融服务网络,形成一系列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而这也必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本文意在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分析与展望,研究新常态下二者融合发展的新问题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中国提出的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旨在通过增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通过探讨中国如何引领国际贸易管理,其中涉及政策交流、基础设施连结、商业流通、资金流动以及人民心灵互融等五个方面。随后,通过对比分析,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的效果,包括对全球贸易增长的推动、对参与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等。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利于促进全球贸易增长,提升参与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有助于改革和完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实现共赢共享。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沿线各国开展金融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各国在金融合作机制建设、货币合作和金融机构合作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受新冠疫情在全球大肆蔓延、俄乌冲突升级以及美欧对俄金融制裁等因素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风险抵御能力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为此,本文专门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金融合作的现状及面临的新风险和新挑战,并提出深化沿线各国金融合作及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为促进沿线金融稳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跨境流通是中国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载体,其流通水平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值得研究。本文基准回归结果显示,人民币跨境流通能够提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人民币跨境流通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中国OFDI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一带”沿线国家、高制度质量国家和高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中国OFDI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民币跨境流通对中国OFDI效率影响的汇率传导机制成立,表现为负向弱化作用。中国应当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推动投融资便利化,加强制度合作,提升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的加深,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OFDI)规模呈增长趋势,且绿色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选择200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曼奎斯特指数法(DEA—Malmquist)测算我国OFDI绿色技术溢出,实证分析其对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跃升的影响,并以地区、发展程度、产业为分组依据进行分样本回归,考察OFDI绿色技术溢出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OFDI绿色技术溢出显著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的跃升。尽管OFDI绿色技术溢出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具有非线性关联和时序异质性,但均处于非线性曲线的上升阶段;在区际经济地理禀赋约束下,OFDI绿色技术溢出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呈现出禀赋异质性、空间异质性、状态依存性特征。首先,与“一带一路”沿线欧洲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OFDI绿色技术溢出对“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更显著;其次,与农业和工业相比,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更显著。为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向高端环节跃升,既要通过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多元发展的方式增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绿色技术溢出效应,又要切实提高区际经济外向度与契约质量,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充分利用东道国禀赋优势,强化OFDI绿色技术溢出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2006—2019年国别数据构建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以衡量包容性发展水平,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包容性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包容性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等机制发挥作用。(2)“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发展效应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一路”国家,对不同地理区位的国家不具有明显的分化效应。(3)拓展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并未显著提高沿线国家债务增长水平,“债务陷阱论”缺乏实证基础。本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效应,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超男  魏浩 《国际贸易》2023,(2):12-18+27
积极扩大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较高、中国从事“一带一路”业务的国际商务人才缺乏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从沿线国家积极扩大进口工作。基于此,中国政府要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支持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吸引沿线国家的优秀人才来华留学;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确保从沿线国家的进口稳定;动态调整从沿线国家的进口关税,挖掘中国企业进口贸易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