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大规模的光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人们越来越关注其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对电网的运行与控制的影响。建立光伏电源输出功率概率模型将有助于运行人员更好地实现对含光伏电源的电力系的控制。目前,光伏电源出力概率建模方法需要先假设概率分布,无法全面分析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因此文章结合概率论基本思想,在太阳能辐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光伏电源并网出力概率模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论证和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电网影响,从技术和政策的层面提出建议性措施,促进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光伏技术掀起了世界范围的能源革命。在欧美等成熟市场之外,多国新兴的能源计划也瞄准了光伏市场,以谋杯羹。然而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光伏企业在德、意遇冷,并在美国市场遭遇"双反",发生业绩下滑、利润亏损等现象。面对"严冬"的考验,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探索出适合我国光伏企业的生存道路。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寻求新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各国政府能源规划的方向以及企业投资开发的热点。太阳能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与利用。太阳能发电就是太阳能照射在硅材料上通过光伏转换产生电流。这种主要以硅材料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为光伏产业。文章通过分析光伏产业的现状以及其低迷的原因,对未来光伏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一种清洁能源,是较为可靠、安全的能源,也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一带一路"契机,引导中国光伏行业走出去已经成为光伏产业发展的新常态。然而,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仍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对其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平准化电力成本(LCOE)计量模型,以屋顶式并网光伏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光伏发电的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并定量评估了污染物减排的环境成本以及预期可实现的碳排放收益,将其引入LCOE计量模型.通过优化后的LCOE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在考虑环境因素、碳交易市场条件下的光伏LCOE.进而进行光伏和火电LCOE的对比分析和影响光伏LCOE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在考虑环境因素、碳交易等因素时光伏发电相比火电具有明显优势,且系统单位造价及太阳辐照量对光伏LCOE的影响程度较大.最后提出了降低光伏发电投资成本、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光伏产业和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实现有效提高光伏发电经济性的目的并为在碳中和背景下发展屋顶式光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能源作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战略地位。开发和利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对解决各国能源短缺和环境安全问题、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意在分析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探讨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胡金生 《魅力中国》2014,(12):27-27
近年来,世界光伏产业飞速发展,中国光伏产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占据世界主导地位。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逐渐形成,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一种。光伏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众多领域,光伏已经成为新一代的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实现整县屋顶光伏集约化发展,提高大规模分布式屋顶光伏并网经济性,分析基于气象数据的预测方法弊端问题,挖掘海量时序光伏发电功率数据规律,提出基于改进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LSTM)的整县光伏综合功率预测模型。使用所提模型进行单一光伏电源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LSTM模型较其他模型更精准,且在整县光伏综合功率预测场景下具有更高整体预测精度,可以用于整县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有助于实现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消纳。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当今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电池板的生产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设计,众多的光伏相关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国的光伏电池板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光伏市场份额和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在简要介绍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高效率的光伏逆变器拓扑,并对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寻解决可再生能源弃能问题和实现企业碳中和的有效途径,构建风电、光伏-氢储能混合系统。在碳中和目标下,提出基于碳中和目标下的成本-效益模型,从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年度平均成本/效益和平准化能源成本/效益6个角度出发,研究氢储能的经济性。结果表明,风电、光伏-氢储能系统的年度平均效益和平准化能源效益较好,系统建设方案可行,可为后续的企业能源结构调整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按照山东省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政策,建立新增风光电配储能、火电机组配储能以及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3种类型储能电站典型模型,并对其盈利模式进行详细论证。结果显示:光伏电站建设储能系统将导致系统收益率下降1.83%~3.66%;火电厂建设电储能调峰电站效益较好,系统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16.85%~21.14%,其租赁价格与光伏电站自建储能系统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收益较差,需要进一步挖掘储能电站调频价值、峰谷套利等,优化项目商业模式,提高项目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深圳大规模地建设燃气电厂、改造燃油与燃煤电厂以及规划分布式供能系统,以期形成LNG条件下多元化的电能供应模式。政府的引导和科学规划,将使新兴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成为合理高效利用LNG,实现城市循环经济环保节能要求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系统性地研究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及其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热力学性能,提高能源回收效率,通过对"煤矿抽采瓦斯梯级发电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别建立了瓦斯内燃机、余热锅炉、背压式汽轮机、ORC发电机组等主要设备及其他附属设备的热力学模型,并将其进行整合,联立方程组,通过顺序计算及迭代计算,给出"煤矿抽采瓦斯梯级发电系统"的最终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瓦斯气所含化学能中,有22.3% 直接由瓦斯内燃机转化为电能,余热利用系统可回收2.42% 的电能,总发电热效率达到24.72%,增加10.85%,但瓦斯发电系统总体热效率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所建立的理论计算模型可以清晰地表明现有瓦斯内燃发电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水平,以及所采用的余热利用系统对能量回收程度,该模型是对瓦斯发电及其余热利用系统所建立的完整的指标评价模型,对瓦斯发电及余热回收系统的优化和完善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加速向清洁低碳发展,我国为实现双碳目标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迅速发展有效提高了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对实现国家低碳战略发挥重要作用。分析总结我国目前分布式光伏的三类运营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分布式光伏项目不同运营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投资资金充足的前提下,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营模式经济性是最好的,若资金欠缺则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研究结果可为分布式光伏项目运营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苏光伏产业再发展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使用,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愈发严重,迫使人们不断寻求新的可再生资源。由于技术突破、工艺完善等因素,近十年来,光伏发电开始运用到生产生活,光伏产业逐渐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并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均把新能源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全球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此背景,本文介绍全球及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概况,分析江苏光伏产业现状与存在不足,提出旨在促进江苏光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风光火储打捆基地外送价格形成机制尚不明确且暂无可借鉴成熟经验的背景下,对沙戈荒基地外送经济性测算展开分析与讨论。首先考虑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搭建了生产运行模拟模型,并基于经营期法和按发电量比例分配原则搭建打捆送电成本电价测算模型。以沙戈荒基地外送某典型工程为例,对基地发电、送电等外送全环节经济性进行了测算。进一步从打捆电源配置、标准煤单价、增配储能、考虑调峰收益、单位造价等几方面分析影响沙戈荒基地发电成本电价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比较受端区域燃煤发电基准价与测算的落地成本电价对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讨论。案例的分析结果从经济成本与市场竞争力角度对沙戈荒基地外送工程规划、建设及定价机制设计具有借鉴作用,对全面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服务能源转型和清洁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进行预测,本文分析光伏发电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辐射功率曲线匹配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将历史数据按时段进行分解,查找与当前时段太阳辐射功率曲线最为匹配的数据,以此构建并训练BP神经网络,来预测未来3个小时内的太阳辐射功率,能够较好的实现预测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可对电网调度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