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区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外,因地制宜,开释“地摊国民经济”的最大生命力,至此,“地摊经济”彻底火了,成都作为第一个执行该政策的城市,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让许多城市竞相效仿,甚至出现了城管特意打电话给小贩、政府领导带头摆地摊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2.
地摊经济是一种传统的、接地气的商业模式,是市井文化、百姓文化的代表,具有浓厚的烟火气息.地摊经济又是一种边缘化的城市经济,一直是影响城市市容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地摊经济的由来、发展和相关研究以及它如何改变中国经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对地摊经济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4.
2023年,后尾箱集市风靡全国。后尾箱市场是一种新型的商业形式,具有资产轻、门槛低、形式灵活等优点,被誉为“高端地摊经济”。以社会属性、市井气息、文艺气息为特色的车尾箱市场,在不经意间扩大了城市消费场景,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景观,并且展现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然而,它同时也存在着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害、产品质量无法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困难等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后尾箱市场的管理,是城市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从后尾箱集市与传统集市的经营模式和存在优缺点的差异入手,对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文章重点从政府、组织者和摊贩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在满足多种需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更好的管理,同时为后尾箱集市这一新兴地摊经济的长远向好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后疫情时代,多地尝试放开地摊经济,于是诞生了一种高端地摊经济——后备厢集市。后备厢集市相比于传统地摊的经营模式更为便利和新潮,在年轻群体中更受欢迎和追捧。后备厢集市不仅带动了夜市经济和网红经济的发展,更是成了当下人们丰富生活、缓解压力、实现梦想的途径。但随着后备厢集市的兴起,食品安全无保障、交通安全有隐患、卫生保护不落实等问题扑面而来,对此应对引起重视。文章从当前后备厢经济发展的背景和逻辑切入,深入研究后备厢集市的兴起与其经营模式的优势,剖析其对城市与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政策应对。 相似文献
8.
9.
10.
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地摊经济从业者数量激增,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成都市地摊经济现状,发现现有地摊经济存在影响周边生活环境、商品质量难以保障、消费者维权难、地摊收益受限等问题,并提出摊主通过网络聚集人气并注重商品质量,政府推行地摊划区并设健康码、提供政策安全网,合作主办方与摊主之间加强沟通等措施建议,以助力地摊经济在城市长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