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西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评价单元,基于PSR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集成熵权法和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研究区2005—2015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5—2015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由Ⅱ级和Ⅲ级演变为Ⅳ级和Ⅴ级,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显著但趋势有所放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整体较小且有所下降,在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著;山西省生态安全综合状况南北空间差异较为显著且有扩大的趋势,南部区域和中部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程度整体优于北部区域,生态压力空间分布有由东西差异向中部与周围区域差异演变的趋势,生态环境状态中部区域与南部和北部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在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方面南部和中部区域采取的措施成效大于北部区域;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响应是研究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2.
武陵山片区区域生态安全测度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PSR模型框架,借鉴熵权法与灰色关联思想,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对跨省区的不同经济体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2008—2014年间,武陵山片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生态状态指数和生态响应指数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生态压力指数总体却呈下降趋势,该时期内武陵山片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整体状况逐步好转。2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显著,但大部分市州生态安全等级仍处于第Ⅲ级,生态安全状况一般,生态环境仍面临巨大压力。3武陵山片区各市州的生态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各市州在制订具体应对政策措施时,既要借鉴片区内生态环境改善的有益经验,也要关注片区生态安全的差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必要准确识别碳排放风险因子。论文利用2004—2018年中国各省份相关数据,从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角度构建了碳排放分项预警和综合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了碳排放综合及分项预警指标值。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预警指数整体上处于缓慢上升趋势,即整体上我国碳排放风险正在逐步减小,但不同区域之间的碳排放风险存在差异。其中,能源消费分项预警指数对碳排放综合预警指数的影响最小且随时间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产业结构分项预警指数对碳排放综合预警指数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分项预警指数对碳排放综合预警指数的影响最大。最后提出加快技术升级、扩大造林面积、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低碳零碳能源消费比例等降低碳排放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生态安全评价中涉及大量的空间信息,而遥感为信息的快速地获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则对各评价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分析,并能揭示研究区域的生态安全全空间差异.本文通过对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层次分析方法的综合集成,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的空间多级加权叠加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方法,对西双版纳2000年的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西双版纳2000年的生态环境安全指数平均为58.74,最大值为98.81,最小值为18.68.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高海拔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比低海拔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要好;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较西部明显要好;大坡度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5.
运用SDI(状态—胁迫—免疫)模型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及警情评判标准对榆林市2010—2016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榆林市2017—2021年的生态安全演化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用于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分析,拟合精度较高;(2)2010—2016年,榆林市整体生态安全警情指数不断上升,但是仍处于临界安全状态;(3)根据未来趋势预测结果,到2020年,榆林市生态安全"状态"子系统警情指数将有大幅提升,"胁迫"子系统生态安全警情指数呈略微下降趋势,"免疫"子系统呈波动趋势。由此表明,快速提升榆林市生态安全状况,首先要改善胁迫子系统的状况,其次是加强免疫子系统的免疫能力,据此提出了针对榆林市提升生态安全状况的四条响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当前我国生态安全及预警相关概念,对比分析了现有生态安全预警思路与方法,以生产空间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角度出发,研究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生态安全影响预警的技术框架,建议针对资源消耗型、环境破坏型区域,可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超载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预警;针对生态破坏型区域及具体产业,可通过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生态阈值分析等方式进行预警分析。最后提出未来生态安全预警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产业发展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产业胁迫因子生态阈值、基于人体健康的生态安全预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生态安全评价中涉及大量的空间信息,而遥感为信息的快速地获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则对各评价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分析,并能揭示研究区域的生态安全全空间差异。本文通过对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层次分析方法的综合集成,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的空间多级加权叠加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方法,对西双版纳2000年的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西双版纳2000年的生态环境安全指数平均为58.74,最大值为98.81,最小值为18.68。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高海拔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比低海拔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要好;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较西部明显要好;大坡度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客观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安全状况,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特征,从区域产业发展、水资源状况和生态效益等层面构建长株潭县域层次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改进的DPSIR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安全展开定量评估和趋势预测。研究认为,长株潭城市群县域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好转,但存在区域不均衡问题。并从指标体系和政策因素等对造成这种不均衡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生态安全是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尤其是中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生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点。针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脆性特征,构建了"安全状态-脆性作用-脆性控制"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安全评价中层次较多、维度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特点,利用可拓综合分析方法,建立能够反映安全状态和趋势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研究区域地图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信息图谱方法生成安全评价结果图谱,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的可视化表示;最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祁连山冰川与水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冰川与水涵养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安全状态整体较好,但局部趋于有向不安全状态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的内容、区域、对象、技术方法,分生态灾害预警、生态安全综合预警、区域生态预警、特定活动的生态预警四个方面回顾了生态预警研究的进展,阐述了生态预警研究在土地利用及管理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关于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呈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文章以三峡库区为例,通过系统阐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三峡库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认为库区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而生态环境的改进也要以经济发展为物质基础,进而提出分别从政府、企业、公民三个方面努力以促进库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的建设备受世人的关注,影响深远,它的建成标志着三峡水库这一新的生态环境体系的出现和运行将全面影响库区内各城镇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相关方面的后续发展思路。鉴于三峡水库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淡水资源库的战略定位,库区的工业发展必须走生态工业之路,文章以系统论作为研究视角,阐述了三峡库区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问题,并以开县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为例,分析了优化三峡库区生态工业发展路径需要面对的库区独特的区位特点,提出三峡库区生态工业园发展路径的优化目标就是要争取环境、经济、人的共赢,同时也给出了发展库区生态工业园路径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位于湖北省西部的秭归县近年来依托三峡工程的连带效应,经济发展日趋迅速,虽然不断提高财政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但是财政体制和管理仍有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地方。对秭归县财政收支进行一些思考,期望通过分析秭归县地方财政的现状和发展障碍,探索三峡库区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并为与秭归县相类似情况地区的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途径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高效生态农业在三峡库区建设和移民安置中的战略意义。从三峡库区实际出发,分析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难点、机遇和方向。指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能给库区移民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库区农业、环境、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能确保三峡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长治久安。并针对目前库区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库区农业高效生态化及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长江三峡库区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人口发展动力学模型,以2010年三峡库区人口教为初始值求解了所建立人口动力学模型。运用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并利用软件做出了三峡库区2010-2060年人口发展趋势图,由此可预测出长江三峡未来人口发展状况。针对该地区未来人口预测,提出了人口发展控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塌陷区治理是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以两淮煤城为例,分析了采煤塌陷区所产生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受损等多方面问题。指出塌陷区的全面治理,核心是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新型生态系统和新型经济社会系统的重建,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围绕此观点,探讨了全面治理的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三峡库区实施低碳农业战略对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现的现状、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针对重庆三峡库区资源和环境特点,提出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展必须采取全过程控制,即从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碳排放固化等源头、过程和终端进行控制。建议建立低碳农业建设的引导机制,建立碳交易平台,建立低碳农业的市场基础;完善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提升对低碳农业的吸引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科技创新;强化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盱眙县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状况、形成原因及危害,提出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山顶林草防治、山腰经济林带整治、山脚坡改梯治理。并着重论述水土保持治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保肥作用,改善生态系统的环境效应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功能,为低山丘陵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代表区域,其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切换、经济增速换档进程密切相关。基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论文从保障支撑、绿色生态、品质品牌、经济效率、开放创新和民生共享6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个区域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呈现出从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依次递减的发展态势;从单一维度表现看,除了江苏在六大维度上发展相对均衡,其他省份在各维度上的测度结果呈现了明显的发展差异,再次验证了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均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建设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选取16个代表性指标,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与函数型分析相结合方法对长江经济带2006—2017年的生态建设进行动态评价,深入分析各地区生态建设的变化趋势,探讨函数型综合评价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得出结论:长江经济带地区在2006—2017年期间生态建设上升趋势明显;生态环境水平:东部地区呈U型分布,中西部地区呈上升趋势;生态保护和压力:东中西不断上升,且变化趋势相似;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生态建设影响最大,其次为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的发展状况与经济建设有一定的趋同特征,且具有明显的聚集现象;对于近两年生态建设发展状况,11个地区上升变化趋势相似。总体而言,函数型综合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的动态生态建设情况分析有效且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