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晓红 《新财经》2008,(6):24-27
一位66岁的老人 下着雨,这个66岁的老人,头发、肩膀都是湿的。地震发生后不到7个小时,他就站在了灾情最严重的角落。  相似文献   

2.
《新财经》2008,(6)
一位66岁的老人下着雨,这个66岁的老人,头发、肩膀都是湿的。地震发生后不到7个小时,他就站在了灾情最严重的角落。强震来袭,大地重创,痛彻心扉。面对毫无生机的遍地尸骸,面对哀哀  相似文献   

3.
1997年10月23日,通往重庆江北机场的路上,意外发生一起车祸。车内,一位90岁的老人经抢救无效去世。老人去世后,惊动了海峡两岸的军界。台湾那边昔日的同学、校友一封封吊唁信飞来。  相似文献   

4.
<正>一位私营企业主,坚持在春节期间向家乡60岁以上的老人和贫困户派发红包,16年来累计发放红包400多万元,受到资助的老人超过1300人。2019年春节前夕,在江苏省溧阳市上黄镇上黄村的街道上,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在逐户上门给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拜年并派发红包。派发红包的老人叫冯初华,是溧阳市飞跃机电有限公司董事  相似文献   

5.
吴爽  张达 《东北之窗》2012,(19):99-99
宁佩英通过"家庭党校",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进行研究探讨、共同学习——在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有位老人名叫宁佩英,今年79岁。老人的脸上透着一股不输年轻人的精气神儿,看上去就像一位60岁的邻家大妈。就是这位慈祥的老人,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就像一趟高速行驶的列车,它已经超速超载,却还在加速加载。截至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接近2亿,平均每5个工作者(20~59岁)需抚养一位老人;20年后,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亿,平均每两个工作者就得抚养一位老人。未富先老。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和美国人相差无几,但人均收入却只有美国的1/10左右,且全国只有约1/3的老人是以退休金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7.
正在江苏省淮安市溪河镇杨桥村路段,一位老人倒在路边呻吟不止。路过的车停了下来,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人下车询问情况,将老人抬上车,送回家中。在老人家里,中年人看到老人的孩子有残疾,了解到他们是低保户,于是毫不犹豫地掏出2000元钱,递给老人。老人感激得热泪盈眶:"你真是天下的大好人啊!"老人口中的"大好人"名叫花建松,是当地一家羽绒公司的总经理。这样的好事,花建松做了一件又一件。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调研发现,进城的苏州老人十分的勤奋。60岁的老人打两三份工,70岁的老人打一两份工,80岁的老人还在做手工,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一位62岁的奶奶,她白天是社区的环卫员,这份工作干两天休一天,休息的一天她还去做居家养老的护理员;在更零碎的休息时间里,她还会去小区里的手工处做"缝纫儿童毛裤接口"的针线活。  相似文献   

9.
一位66岁的中国老人,一位备受人民爱戴的国家总理。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此后的72小时,他辗转重灾各地,日夜奔走在抢险第一线;一声声号令,一句句问候,一次次流泪,让灾区人民感到温暖,更让全国人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就像一趟高速行驶的列车,它已经超速超载,却还在加速加载。截至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接近2亿,平均每5个工作作者(20-59岁)需抚养一亿老人;20年后,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亿,平均每两个工作者就得抚养一位老人。  相似文献   

11.
在浦东新区广泛传颂着这样一个神奇故事:有一位退休老人,在他指点、培训下,那些从没摸过画笔的老中青男女,不到一年时间内,居然能将山水,花卉、人物、动物等描绘得惟妙惟肖、鲜活灵动。这位老人,就是住在浦兴街道的徐福庚,今年76岁,是一位  相似文献   

12.
济民博物馆,位于江苏省革命老区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建筑面积2150平方米,设有展室38个,展出实物2300余件、图片近3000幅。人们在参观博物馆时,恐怕很难想象这么大一座博物馆竟是一位退休老人历时20年的杰作。这位老人名叫张济民,今年90岁,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位退休教授。  相似文献   

13.
正1946年,一位中共地下情报工作者被国民党杀害。16岁的民兵赵凤和在与战友们将烈士偷偷埋葬后许下诺言,要永远守护烈士的英灵。时光走过了70多个春秋,今年已经88岁的赵凤和仍然坚守着当年的承诺。每天清晨,江苏省海安市开发区洪旺村七组的烈士陵园内,都有一位耄耋老人在用抹布仔细擦拭着一座墓碑。老人一边擦拭,一边喃喃自语:"赵坚啊,给你洗洗脸啊。"这位老人,就是70多年来一直为烈士守墓的洪旺村村民赵凤和。  相似文献   

14.
张军 《当代陕西》2007,(11):50-52
从19岁到44岁,她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敬老院里那些无依无靠缺温暖的老人,用至真至爱向人们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孝境界。25年,她先后为300多位孤寡老人尽孝,为200多位老人养老送终,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党员闺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龚成 《宁波通讯》2010,(3):42-43
1986年的一天,写有“全国从事水利工作五十年以上老专家”光荣称号的一只精致奖牌,从北京水利部送到宁波郊区古林镇一位88岁老人手中。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老一辈水利专家、参与设计建造灵桥的工程师施求臧。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溧阳市平陵中路一栋简陋的老房子里,住着一位87岁的老人。熟悉老人的街坊四邻都知道,他有一个爱好——搞收藏。可是,他收藏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全都是和红色历史有关的物品。因此,人们都称他为“红色老人”。红色老人名叫王秋生。1981年,王秋生从市工商局退休,有了更多闲暇时间,从此他把精力全部  相似文献   

17.
清明时节,在红安县七里坪镇大斛山崎岖的山路上,众人伴随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默默地向大山深处走去。  相似文献   

18.
冬日午后,阳光暖暖地照着富巷地浦湾,101岁的朱守成老人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老人的三儿媳金爱琴一眼就认出了,来人是前几天特意上门为公公义务拍照的吴大庆。"朱大爷,我给您送照片来了!"一进屋,吴大庆就把一幅18英寸的加框相片,送到老人手里。捧着相框,看着自己的彩照,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  相似文献   

19.
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把简单的刻刀,顽石有了艺术生命。他是一位文雅和蔼的老人,同时也是海派石雕的创建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用一把简单的刻刀,为顽石雕出新的生命。他,书院镇新北村一位普通的农民,是如何成为世界级的民间艺术大师呢?且听石刻老人王金根讲述自己的故事。几经周折结缘木雕其实,我是上过学的。在14岁那年我考上了江东中学(现北蔡  相似文献   

20.
薛峰  张达 《东北之窗》2014,(22):34-35
正"孩子,你们又来了?过来陪我唠唠嗑。"81岁的车梅英坐在床头,身旁坐着的是高颖和胥淼,两位大连国际机场货运公司的青年义工。这一回,机场货运公司的青年义工走进的是开发区社会福利院,这里有220位老人,有些老人已将义工队的成员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彼此牵住的是手,牵起的更是彼此的心。感动91岁老人笑开了花7月10日一早,机场货运公司的15名青年义工来到了位于开发区的社会福利院,机场货运公司团委书记王鑫介绍说,从这所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