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坐庄与跟庄     
《财经界》2001,(1)
股市上离不开庄家,有人甚至说"无庄不成市",股市上如果没有了各路庄家神仙,就目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看,恐怕很难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入市。照一般的理解就是,某些机构或个人大户,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持有了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相当部分,因而可以控制或操纵该只股票的市场价格,以达到获取暴利的目的。但这也并不是光靠资金量大就可以为所欲为的,很多庄家坐庄失败、自己被高位套牢  相似文献   

2.
坐庄与跟庄     
股市上离不开庄家,有人甚至说"无庄不成市",股市上如果没有了各路庄家神仙,就目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看,恐怕很难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入市。照一般的理解就是,某些机构或个人大户,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持有了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相当部分,因而可以控制或操纵该只股票的市场价格,以达到获取暴利的目的。但这也并不是光靠资金量大就可以为所欲为的,很多庄家坐庄失败、自己被高位套牢  相似文献   

3.
主力,庄家,做为股市诞生时的副产品,始终让散户“爱一回。伤一回”。主力者,亦敌亦友。若无庄,则股性不活。所谓“股不在优,有庄则灵。”但是,若是你与主力,亦步亦趋,又套你没商量。总体来说,凡是散户喜欢的品种,主力庄家都不喜欢,凡是庄家、主力买的品种,都是散户不敢买,  相似文献   

4.
宋斌  文雪梅 《新财富》2001,(10):86-89
“股不在优,有庄则灵”的股市造就了以跟庄为最终目的的投资者入市心态的扭曲。研究大户与庄家,让其行为曝晒于阳光之下是股市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股票市场的主力是大户初涉足股市的卖者,最佳的选择是……股票市场风云变幻,升跌转换仅在一息间,其动力何在呢?是股市"大腕"──市场主力。93年7月初,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各机构大户大抛持抛手中持股,导致深、沪两地股市一路狂泻,半个月内跌幅达30%,祸...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市私募基金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私募基金的概念引题,从中国股市资金构成开始讨论私募基金在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由它的特点及中国股市最近几年的实际表现得出,在中国股市,私募基金是真正的主力,同时也是中国股市动荡的主因。  相似文献   

7.
郎咸平 《新财富》2001,(11):24-25
长期疏于监管,导致大户和庄家形成了操纵的“惯性行为”,酿就的苦果就是大户有了与监管部门更大的博弈实力。在此次国有股减持过程中,这一苦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个人理财可以增加收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可以改善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可以储备未来的养老所需。实践证明,成功理财的各个因素中,技术性、智力性网素并不起决定作用,如同股市投资一样,技术专家往往成不了超级“庄家”.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情商”对理财是否成功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基金申购赎回特征。在欠缺做空机制的情况下,基金获得投资收益的条件只能是依靠股市单边上扬的行情,但股市的前景却总看不清。如果市场不让人放心,基金经理别想轻松  相似文献   

10.
PE的森林     
薛长青 《新财富》2007,(7):10-10
中国股市是柄巨大的叶子,挡在投资者眼前,但很多资金并没有被其障目,可以见到后面的茫茫森林:私人股权基金(PE,也称私募股权基金);由于股市的带动与激活,财富的传递效应逐浪升高,PE的森林愈见浩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股票市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为人共知。作者认为该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微观基础,要使中国股市稳健发展,首先要改变这种微观机制。作者在本文中,运用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来分析中国股票市场上交易所、庄家、散户和政府之间的博弈,并以1996 年和1997 年上半年的实例说明这些博弈怎样导致了中国股市的泡沫化。  相似文献   

12.
周济谱 《商界》2008,(4):99-99
现在的中国股市是以获得价差作为获得利润的主要手段,那就要回答一个问题:究竟是谁赚谁的钱?必然是有种种优势的机构和大户赚一般散户的钱。其实,只要股市进入调整期,散户就会被机构和大户打得落花流水,散户现在应该告别股市了,因为散户没有任何优势。一个最残酷的例子:中石油从近50元的价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更多的投资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在营业部的散户大厅看盘,他们通过使用各类证券分析软件来辅助自己进行投资决策。而他们应用最频繁的,是这些软件中各种各样的技术分析方法,这也使主力机构在作盘时遇到了很多麻烦。因为如果散户和庄家按照同样的技术方法来操作股票,那么庄家就无法从散户身上获取  相似文献   

14.
岁末年初的时候,股市照例有一波大涨,这一轮行情终于让基金公司们在春节前夕向投资人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放眼看去,一个月以来.股票型基金大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而其他类型的基金同样不甘示弱,几乎没有掉队的基金。看来投资者们过年应该有个好心情了。  相似文献   

15.
股市大交锋     
在蛇头咬住龙尾的世纪之交,原本同声围剿操纵中科创业、亿安科技等股价庄家的中国股市,忽然改变了  相似文献   

16.
全国社保基金自2003年6月入市以来,截至2007年底,资产规模按市值计算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5161.82亿元.同比增长近60%,经营收益率超过40%,股票投资超过30%。全国社保基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近年来中国股市呈现牛熊市交替出现的暴涨暴跌的局面,股票作为社保基金投资工具之一,因此社保基金在股市中的保值增值尤为引人关注。分析了社保基金入市的动因以及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防范社保基金入市投资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司徒微微 《浙商》2010,(10):24-24
近来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密集出炉,重拳出击。4月初,市场开始出现大量抛盘现象,京沪深等一线城市许多庄家“大笔出货”,部分房产投资者选择观望。那么不炒房了,资金是否将大量流向股市?如果不流向股市,资金又会流向何处?  相似文献   

18.
大盘涨疯了!有色金属板块涨疯了!G宝钛、G航天、贵州茅台、G鲁黄金、G中金…一涨疯了! 近阶段的股市当中常常听到人们这样惊呼,然而,那多半只是机构和庄家的收获,众多的中小股民至今仍挣扎在解套大战之中,对本轮行情的超级大牛股只能望其项背。那么,在暴涨过的行情下还会不会有新的“黑马”杀出?尤其是低价股中还有没有“金子”存在?  相似文献   

19.
<正>如同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一样,有股市的地方就会有私募基金。自从中国股市诞生以来,私募基金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财富故事。由于国家在法律上并没有清晰规定,再加上"私募"这个字眼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使人们总无法窥见其真面目。  相似文献   

20.
工商书屋     
《股市实战相反论》(含光盘)糊涂古怪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定价:28.00 年交量上亿元,几乎炒遍沪、深股市所有股票.创造过1年20倍神话的湖涂古怪先生设坛开讲:浑水论、庄家论、歪理论、逆向论、兵法论、真假论…… 哪一刻股民不割肉?哪一时股民不被套?哪一天股民不流泪?有多少庄家不挣钱?糊涂古怪先生终于忍无可忍道破天机。 湖涂古怪,江苏人.包括小学在内仅9年学历。凭刻苦自学。考入某法学院法律系,于 1984年分配至某高级人民法院。从事经济、民事和刑事审判工作。1988年从事企业管理,获经济师资格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