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莹  张鑫 《中国金融电脑》2004,(1):71-73,76
商业汇票是一种常见的支付结算工具。商业汇票通常是由企业签发出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银行承兑汇票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在银行开有账户)签发的,并由开户银行承兑付款的票据,付款人为企业开户银行;商业承兑汇票是由付款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签发并承兑付款,也可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付款的票据,付款人为承兑人。商业汇票除具有支付结算功能外,还具有流通手段、进行质押融资、充当信用工具等功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商业汇票因其方便、高效、安全等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商品流通、劳务、技术服务等交易活动及…  相似文献   

2.
商业汇票原是资本主义商业信用与货款结算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票据,一般由销货人对购货人开发,经购货人或他委托的银行在汇票上签章承兑,于汇票到期日由承兑人付款给持票人。这种承兑后的汇票称“承兑汇票”,承兑人在法律上负有到期履行付款的义务。贴现是与汇票相适应的资本主义银行的一种放款形式,是以未到期的经过承兑的汇票,向银行融  相似文献   

3.
甲企业于2003年8月6日签发5张银行承兑汇票,每张汇票金额均为400万元,期限6个月,5张汇票合计金额为2000万元,收款人均为乙企业,付款银行均为甲企业的一家开户银行。汇票签发后,甲企业当日持5张汇票向付款银行申请承兑,付款银行当日予以承兑。汇票承兑后,甲企业将5张汇票交予乙企业,  相似文献   

4.
远期信用证是指开证行或其指定付款行收到受益人交来的远期汇票后,并不立即付款,而是先行承兑,在汇票到期时再行付款的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远期信用证因其是出口商及其银行对进口商的一种融通资金的方式,所以很受进口商的青睐,客户对远期信用证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由于远期信用证项下付款时间较长,国家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情况不易预测.这就使得远期信用证比即期信用证具有更高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5.
在商业汇票中,银行承兑汇票是信用等级较高的一种,在商品交易行为中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在付款期内持 票人可贴现,其付款期限又较长(最长可达6个月),贴现一量发生问题就不能被及时发觉,因而贴现银行的风险相当大,提高银行承兑汇票自身的防伪能力,及在办理贴现前向承兑银行进行书面查询确认,为有效防种风险建立了两道防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伪造汇票,以及同一份 银行承兑汇票在甲银行贴现后,又向乙银行申请贴现仍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防范这种风险,其中实行网上验证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利用电子联行设备全国联网的优势,建立网上验证系统。系统设置和操作方案如下:1、承兑银行承兑登记。2、贴现行验证及贴现登记。3、汇票挂失登记。4、对于超过付款基定时限(一般以1个月为宜)的汇票承兑记录,系统自动删除或注销处理。  相似文献   

6.
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承兑申请人签发,并向开户银行申请,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商业汇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必须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客户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并依法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及其他组织,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近两年在我行无不良信用记录.  相似文献   

7.
张邦巨 《金融研究》1981,(10):50-54
五、承兑和保证业务 <一>远期信用状和承兑汇票约在1976年,台湾各大银行为便利厂商在省内采购原料、物资,配合当局建立货币市场,相继开办省内远期信用状业务,并和承兑汇票结合起来。买卖双方经洽妥同意延期付款后,由银行介入,以银行信用代替买卖双方的信用,以保证买方收妥物品后履行付款义务。远期信用状是产生银行承兑汇票的凭藉。采取这种做法,对买方可以延期付款,便于资金调度;对卖方由于所产生的银行承兑汇票,可以背书转让,或在货币市场贴现,方便筹措资金。其做法和规定是:买卖双方订货后,由买方向银行申请开发信用状,银行将开发的信用状通知卖方,卖方一面向买方发货,一面签发由开发信用状银行承兑的汇票,银行承兑后,  相似文献   

8.
<正>“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应购货人请求,允许售货人以自己为付款人签发汇票,经银行在票上签章,办过承兑手续,承认到期付款的汇票。因其承兑者为银行,所以,它是一种具有高度信用的承诺付款,它对于方便结算,疏导商业信用,维护购销双方的正当权益,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和流通的扩大,缓解承兑行资金暂时不足,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项业务开办时间较晚,有关承兑汇票的规定本身以及承兑汇票在办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完善之处,也给一些谙熟银行业务的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利用银行承兑汇票骗取银行资金,给银行经营带来困挠,对国家资金造成了极大损失。因此,本文拟结合1991年我区在对全区专业银行集体、个体贷款检查中有关承兑汇票业务所暴露出的问题,就如何完善《银行承兑汇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谈些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福费廷(Forfaiting)也称包买票据或买断,即包买商(Forfaiter)-通常为商业银行或银行的附属机构--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已经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  相似文献   

10.
何谓出口贴现融资 出口贴现融资是指银行从出口商处购买已经由对方银行承兑/承付的未到期汇票/单据。通常分为三种情况:1、在远期承兑信用证(CREDIT AVAILABLE BY ACCEPTANCE)项下,银行根据出口商(信用证受益人)的要求,在开证行或保兑行或指定承兑银行对信用证项下的远期汇票承兑后,  相似文献   

11.
跟单托收(Collection)是一种传统的国际结算方式,它是出口商通过出具汇票,委托银行向进口商收取货款的方式。与汇款结算方式不同的是,跟单托收不是进口商或债务人的主动付款,而是出口商或债权人的催收,并且收汇对象是进口商而不是其他人。为了有效规避跟单托收结算方式下出口商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银行承兑汇票办理由付款(购货)单位,由购货单位向开户银行申请,经开户银行同意承兑的一种商业汇票。银行汇票具有信用好、兑现性强、方便灵活、节约资金成本等特点,随着现代化金融、经济的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在商品贸易中被广泛应用。一、企业如何审查承兑汇票笔者所在的公司部分产业以经营纸浆大宗贸易为主营业务,承兑汇票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结算工具。首先,接  相似文献   

13.
当前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朱丹商业汇票是指由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按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它集支付、信用、...  相似文献   

14.
商业汇票是经济交往中常用的一种信用工具和结算工具,是现阶段我国经济中商业汇票的主体,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商业汇票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其通过银行承兑,由银行对汇票的信用提供了保证,所以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健康有序地开展,减少银行承兑风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好“四关”:一、把好申办企业关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以银行信用为保证的支付工具。由于汇票到期后,企业一旦无力承付,签发银行要承担无条件付款的责任,所以银行在办理前应对申办企业严格审查。签发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信用工具,在商品购销中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单位的欢迎,有时作为银行承兑汇票持票人的企业和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法定的提示付款期内提示付款,以致承兑银行拒绝承兑。发生这种情况,持票人应如何实现票据权利呢?一、要确保票据不失去权利。《票据法》第十七条规定:“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银行承兑汇票超过法定的提示付款期限(即汇票到期日起10天内)时,持票人可在票据权利时效期内继续行使票据权利。二、如何实现票据权利。1持票人要立即与开户银行联系,取得…  相似文献   

17.
福费廷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工具,通常是指金融机构作为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经进口商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出口商将远期应收账款以贴现方式卖给包买商后即提前取得现款的一种贸易融资方式。由于具有独特的防范风险和融资功能.近年来在欧美及亚太地区贸易中被广泛使用,已成为国外银行的一种成熟业务。  相似文献   

18.
一、福费廷业务的简介--买方市场下的一种贸易融资方式 福费廷(Forfaiting),也称包买票据或买断,即包买商(Forfaiter)通常为商业银行或银行的附属机构,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已经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  相似文献   

19.
刘秀全 《新金融》1995,(10):29-29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它有利于企业单位及时收回贷款,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单位的青睐。但是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对商业银行来说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事。加强银行承兑汇票的控制和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研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必不可少的议题。为此提出以下见解、建议与同行们商讨。 一、树立汇票承兑的风险意识。必须明确认识到银行承兑汇票是解决银行客户经济交往需要的一项授信活动,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的信用行为。承兑银行对承兑汇票负有到期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商业汇票是由工商企业(除银行外的法人及其他组织)签发的、用于相互间债权债务结算的一种工具,也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提供商业信用的一种手段。按照承诺付款者(即承兑人)是否为银行,商业汇票 发为两种形式--银行承竞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承竞人在承竞人商业汇票后,就成了第一债务人,承担了到期付款的义务。就银行承竞汇票而言,无论出票人(承兑申请人)是否将资金划付给银行,在汇票到期时银行都必须无条件足额付款,这一要求比银行保函和信用证更为严格。从本质上讲,银行的承竞是贷款的替代产品,银行承竞商业汇票相当于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因为提供的也是银行信用,银行承担的风险也相同,其区别只是形式上。贷款是当时付出资金,其风险在于已经付出的资金是否能够到期收回;而承兑是当时并不付出资金,但在将来汇票到期时必须无条件付出资金,其风险在于如果垫款,垫款是否收得回来。可见,贷款和承兑,具有同样的不确定性,风险程度是一样的,占用的信用额度也是同等的。《巴塞尔协议》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表外资产要分别按0%、0-10%、20%、50%、100%等不同的“信用换算系数”换算成表内相应的资产,承兑的换算系数为100%,也就是说,对承兑是视同贷款要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