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作用可发生在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各个方面,其中以语音层面上的影响最为突出.学习一门外语,首先得学习一个全新的语音系统,这就意味着必须习得一整套陌生的发音习惯.在此过程中,母语的迁移作用不可避免.认真比较英汉音位系统的异同,深入探讨迁移产生的各种原因,对于有效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效应、抑制其负面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母语和外语的相同之处会对外语学习起正迁移作用.相反,母语和外语的相异之处则对外语学习产生负迁移作用.这种负迁移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结构本身的干扰,在有意或无意间,按照母语的方式来谴词造句,形成无效句或错句;二是对语用规则的干扰,依照母语的文化习俗用外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造成语言使用的不得体.外语学习只有在这两方面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尤其注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进入外语应用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3.
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因素。母语迁移因素影响第二语言的习惯,正迁移推动二语习得,负迁移干扰二语习得。语言迁移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迁移理论的实质出发,阐述了外语学习过程中,本族语(母语)的语言特征、模式或语法形式对外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促进或干扰。提出在外语学习中,要根据迁移理论,利用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排除母语负迁移的干扰,更快、更好、更有效在学习和掌握外语。  相似文献   

5.
第一语言习得即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从迁移和概括两方面分析了其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及外语教师应抓住迁移和概括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和过度概括,从而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母语负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制约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减少母语对目标语的干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洪颖 《全国商情》2009,(11):134-135
母语思维是外语学习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是否用母语思维并不取决于外语习得者的外语水平.外语水平较高的人不一定就会用外语思维思考,而外语水平差的习得者也不见得就一定依赖母语来帮助理解或输出.外语学习者当时所处的语言环境,思考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学习者的心理类型,才是决定外语习得者是否借助或依赖母语思维及其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也是影响外语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近年来,母语负迁移的作用被过分夸大,正迁移的作用却被忽视。母语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干扰",而应看作是一种"借用"和"调节"手段。本文分析了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任何二语习得都离不开母语对它的影响.根据行为主意观点,母语与二语的相异而阻碍二语习得的迁移被称为“负迁移”.它增加了语言学习的难度,是二语习得的“瓶颈”.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词汇的学习是最为基础的.本文重点分析汉语对英语词汇习得的负迁移,从而引起英语学习者的注意,减少或克服词汇的负迁移,以便轻松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不可避免,作用于语言习得的各个方面,表层迁移是深层迁移的具体表现,深层迁移是表层迁移的根本所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组织课程,充分利用母语迁移的影响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