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不远的将来,一个产值过万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CID,一个山青水绿、宜居宜业的CID,一个城乡统筹、共赢发展的CID将呈现于世界!"7月8日,在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和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驻京中外知名企业投资海淀行暨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宣布,将在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全力打造中关村创新中心区(英文全称为Center of Innovative District,简称CID)。CID位于北京海淀北部地区,面积226平方公里,是中关村国家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11):102-103
正已聚集了华为、百度、用友、联想、腾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科技创新大企业的中关村创新中心区(Center Of Innovative District,简称CID),能否在北京新兴区域的角逐中拔得头筹?CID如何在北京建设国家创新中心过程中引领未来?2014年10月30日,搜狐焦点产业新区首期联合海淀北部开发建设指挥平台,聚焦北京海淀北部新区,邀请CID的幕后操盘者、业内  相似文献   

3.
园区热点     
《首都经济》2013,(8):85-86
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重大项目签约7月8日,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和海淀区政府联合举办驻京中外知名企业投资海淀行暨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周卫民局长、于燕副局长,海淀区隋振江、孙文锴、李彦来、穆鹏、陈名杰、孟景伟等领导出席该活动。此次活动共有550余家驻京中外知名企业代表,100余家"十百千"重点企业代表、专业机构代表、上市及拟上市企业代表受邀来到海淀。周卫民局长、孙文锴区长分别致辞,副区长孟景伟向参会企业介绍海淀区总体投资环境并发布中关村创新中心区(CID)的有关情况。在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包括移动互联网及下一代互联网、  相似文献   

4.
《首都经济》2011,(2):72-74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为建设具有中关村特色自主创新体系,完善区域创新环境,推进海淀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实现海淀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规划指导作用。“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批复加快落实,中关村科学城和北部新区建设开始启动,核心区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5.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开局之年,中关村创新成果的第一展示平台——“创新中关村2009主题活动”闪亮登场。本次活动由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承办,12月4-6日在海淀展览馆举行。  相似文献   

6.
《结构调整信息》2004,(2):11-11
近日,海淀区北部地区开发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海淀新区”战略正式启动。在新区的建设中,海淀北部约6.87万农民将逐步全部转为城市户口。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的核心区是北京海淀。北京海淀中关村是北京市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2014年,海淀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对海淀提出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新定位和新要求,着力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优化环境,迎接和引领新常态下的创新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与新常态相适应的发展趋势和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8.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城区西北部,是北京市18个区县之一,全区面积430.8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00万。海淀自然风光秀丽,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旅游胜地;海淀科技智力密集,是知名的教育文化基地;海淀高科技企业云集,是闻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源地。自上世纪80年代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孕育而生以来,海淀的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被世人誉为中国的"硅谷"。  相似文献   

9.
重大项目     
《首都经济》2014,(2):85-86
“中科海淀先进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户中关村西区 1月14日,中科海淀先进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关村西区鼎好大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举行,揭开了海淀区与中科院北京分院全面合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有人曾说,北京的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别无他路。海淀区作为传统科技强区,是中关村创新创业文化的发源地和重要承载。自2009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市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海淀区一直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不断加快发展建设的步伐,并通过"1+6"政策的先行先试,围绕2020年实现建成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目标,充分利用海淀创新城区的优势,全力打造具有全球  相似文献   

11.
消息     
《首都经济》2012,(11):60-61
海淀区:北部新区发展方案获批 10月17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海淀北部新区的整体开发方案,海淀区计划用5年时间,在北部新区基本建成翠湖、永丰两大组团,形成约40平方公里的产业聚集、生态宜居的科技新区,到2020年实现收入一万亿元。  相似文献   

12.
开发园区     
《首都经济》2013,(6):78-78
随着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心向北转移的趋势,海淀北部新区已成为北京最具发展活力的创新区域,承载了中关村未来十年,承载了中关村创造力进一步升级的主要空间,作为区域内唯一现房在售科技总部建筑群,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27日,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海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2011年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兑现大会"在海淀区政府举行。北京市海淀区区长隋振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关成启、中关村管委会纪检组长侯云、中共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穆鹏、海淀区政协副主席丁志明出席会议。会上,海淀园常务副主任、区科委主任王际祥通报了2011年海淀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情况,到会嘉宾现场为30家企业先后颁发了"2011年度海淀区产业促进专项"立项证书、"2011年度海淀区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助证书、"2011年度海淀区重大科技研发专项"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13,(10):49-49
为了帮助更多企业在园区内达成合作,由海淀区北部办主办、中关村海淀园协办,实创股份公司具体承办的中关村创新中心区企业产品推介会近日在北京海淀中关村创新中心区(CID)翠湖科技园举行。在推进会上,共有5对园区企业达成合作。此次推介会旨在充分利用园区内企业比邻的地域优势,为入驻企业搭建产品和技术交流平台,以产品展示、交易和推广平台为依托,进行统一、集中的推广和营销,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关村核心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成立大会近日召开,北京市首家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会议由北京市海淀区委区政府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承办,相关军事单位、国防科工局、北京市经信委(北京市国防工办)、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领导,以及军工单位、民口企业等联盟成员共1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发布了《海淀区推动科技产业军民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成立大会由海浞区副区长、海淀园管委会主任孟景伟主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新区》2013,(3):9-9
中关村科学城已启动130余个产业化项目 以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地区组成的中关村科学城,是海淀另一个着力打造的万亿级产业聚集区。截至2012年底,中关村科学城各签约授牌单位落地在海淀的规划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测试认证、成果展示体验等公共服务平台181个和其他产业化项目169个,其中已启动建设平台76个,130多个产业化项目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海淀园从"试验区"到"示范区",经历了20年的时间。海淀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此目标被确立为海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目标、总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重大项目     
《首都经济》2012,(12):73-73
京港洽谈会海淀铃约90.5亿 11月5日,第十六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究洽谈会在香港举行。会上,海淀区两项目签约,分别是中端赛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国教育宽带网络及其增值服务,以及北京控股集闭参与海淀北部开发建设的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能源发电厂和稻香湖再生水厂项口,签约金额总计90.5亿元。  相似文献   

19.
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了海淀山后地区(海淀新区)作为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的职能地位到2010年使海淀新区基本形成生态型、田园式和现代化的新型城市形态,也是海淀区“十一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6年5月30日举行开园仪式的中关村创新园,作为海淀新区的城市中心和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载体与平台.同时承担着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服务配套等方面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11年2月22日,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为契机,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在内的海淀科技型企业上市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海淀区区长林扶生、常务副区长杨志强、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朱元广、深圳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等70余人见证了这一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