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离岸公司在全球发展迅速,离岸业务操作在外贸业务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明确离岸公司的特点,深入了解离岸公司的积极作用及不利之处,对于如何合理利用离岸公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离岸公司的含义入手,进而介绍了离岸公司的特点,分析了离岸公司的有利及不利之处,最后展望了离岸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这些对于从业人员有比较强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2.
刘彬 《经贸实践》2016,(12):62-63
世界经济一直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各国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地寻求新的发展条件.部分经济发展动力较弱的国家为了吸引投资者来改善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对投资者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和宽松的法律条件来成立离岸公司.近几年来跨国投资者在离岸地成立离岸公司的情况越来越多,投资者需要充分对现有的经济发展形式以及离岸公司具体的避税问题进行研究,弥补在避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离岸公司的优势与作用,实现离岸公司与离岸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离岸公司自出现以来,既给人类的商业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造成了洗黑钱、逃税、恶意兼并等不良影响。鉴于中国对离岸公司法律的监管体系有较大的缺陷,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拟从中国对离岸公司的法律监管体系的缺陷出发,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4.
很多IT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时候,都通过离岸的方式.比方说像中国的搜狐、百度、盛大,他们在纳斯达克上市,但是他们上市的股权和在中国本土进行运营的运营公司之间,并没有资本关系,而是通过合同的关系建立联系的.  相似文献   

5.
金融服务     
《时代经贸》2011,(6):36
金融服务专题以离岸金融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与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完善中国金融功能,深化中国金融产业布局,加速与国际金融接轨。  相似文献   

6.
刘长江 《经济》2007,(7):54-57
中国软件产业的变化在悄悄地进行. 表现最显著的是东软集团,这家中国最大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离岸软件外包公司,在2006年的收入已经超过31.5亿元,其中离岸软件外包收入超过了1亿美元.最近IAOP(国际外包服务专业人员协会)公布的"2007年全球外包100强"排行榜,它不仅名列其中,并且首次进入前25位,成为全球25家最优秀的外包提供商中惟一的中国公司.  相似文献   

7.
金融服务     
《时代经贸》2011,(11):36-36
金融服务专题以离岸金融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与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完善中国金融功能,深化中国金融产业布局,加速与国际金融接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纷纷把一些服务环节,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离岸服务外包得到迅速的发展.相比于印度、墨西哥和东欧国家承接离岸外包的状况,中国仍处于较低的阶段.本文以印度、墨西哥和东欧国家为例,分析了其在环境禀赋、政策环境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作用,并结合中国相关环境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改善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离岸公司作为国际投资领域客观存在的现象,一开始便存在规避法律动机和天然条件。随着离岸法域国家离岸公司在我国大陆投资所占比例以及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增大,其特殊退出机制——破产的管辖问题,已日益凸现。本文正是基于离岸公司的特殊性,从保护国内债权人出发,对破产管辖原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深圳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历程、特征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历程是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缩影.深圳是我国最早获得经营离岸金融业务的试点城市,早在1989年7月,招商银行就成为我国首家获准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的银行,其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分行经批准后相继开办了离岸金融业务,但迄今并未形成较有影响的市场.  相似文献   

11.
徐姗  朱艳敏 《当代经济》2021,(11):52-60
为探究承接离岸和在岸服务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效果,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DEA-Malmquist和索洛余值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并引入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进行最小二乘法(LS)回归.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在岸服务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都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承接在岸服务外包.进一步检验发现,东部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消极影响;此外中西部城市承接在岸服.务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高于东部城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前国内越来越多企业都在国际避税地注册了离岸公司。各种利益的驱使,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投机者注册离岸公司,然而这种离岸经营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资本外逃,减少了国家的税收,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滋长了腐败。为此,应注重国际合作,加强对离岸金融中心的监管,适度限制有关机构在内地开展离岸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在“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显著增加,并且其波动性的影响因素与汇改前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不同.在汇改前,VIX、房价、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贸易条件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性有显著影响,而在汇改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性及其一阶滞后变量、外汇储备增长率和贸易顺差增长率是显著影响汇率波动性的因素.这与2015年8月以来离岸市场的“补偿性贬值预期压力”的惯性相关,也与储备下滑带来的进一步贬值预期和进出口贸易因素有关.因此,短期内稳定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和防止外汇储备进一步下滑,将是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关键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稳汇率和稳储备之间的“两难选择”.在政策选择上,央行适度调控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降低做空人民币的筹码,是防止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有效手段.而在在岸市场,加强资本管制,防止资本外逃带来的汇率冲击则是有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鲁国强 《经济经纬》2008,(1):161-164
离岸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的金融改革开放具有重要作用,但离岸金融的风险伴随着离岸金融的迅速发展在孕育.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初期宜先采用内外分离型,监管当局要重视离岸金融风险的管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严格监管,尤其要加强离岸金融法制建设.要明确离岸银行管理法规的适用对象、明确离岸银行准入的条件、明确规定预警制度和协调保密与反洗钱的规定等.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离岸金融中心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企业提供国际融资平台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层级分析法和模糊判断法对上海和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进行量化比较发现,上海在我国最具有发展离岸中心的优势条件,建议采用内外分离式作为发展上海离岸金融中心模式.此外,还应该加强沪港金融中心互动协作、加强离岸金融业务创新、强化离岸金融监管、完善离岸金融配套措施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经营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本文在离岸金融内涵和商业银行离岸业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经营的客户定位策略、产品组合创新策略和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协同策略,期望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入世至今,银行业5年保护期已经彻底结束。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面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外资银行在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等方面的优势将吸引“走出去”的企业,给中国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国银行业应在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的能力,大力发展离岸银行业务,形成银企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研发离岸可以采取控制离岸与离岸外包的模式.研发离岸模式的选择应结合离岸模式的特征,考虑研发活动本身的性质、行业技术特征、企业规模与经验、东道国政策等因素.在两种模式成本要素的动态变化影响下,短期内控制离岸是成本较高的一种方式;而长期来看,离岸外包的成本有可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甚至超过控制离岸的成本.但企业可以采取区别研发活动性质进行离岸研发和提高供应商效率等方法改善两种模式的长期平均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中国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具有明显预公告效应,且在发行事件后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下跌有短期抑制作用;第二,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离岸人民币汇率有预公告效应和缩小人民币贬值幅度的作用,但并不能抑制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第三,离岸央行票据发行使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了短暂的汇率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20.
彭红枫 《经济评论》2007,148(6):119-124
为了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境外机构纷纷抢注中国股指类衍生品,境外机构推出中国股指类衍生品,不仅会增加境内股指类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难度,也可能导致中国股指类资产定价权的丧失。日本、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应对境外相应离岸股指类衍生品市场的经验表明,通过合理地设计合约,完善交易规则和降低交易成本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离岸股指类衍生品市场对本土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应对境外相应的离岸股指类衍生品市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挥后发优势,进一步修改完善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并尽早将其推出,使其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套期保值、套利及投机的需求,从而在推出后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