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究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三方的策略选择,促进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个人金融信息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和防护措施。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模型,运用逆推归纳法分析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与金融消费者间在博弈回合中的策略选择和得益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博弈回合的增加,三方的得益会不断递减;金融机构在收集及共享个人金融信息时强化信息保护,能促进三方共赢。为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应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框架体系、深化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监管科技应用、做好个人金融信息的安全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生金融机构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事件,使金融消费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加大,导致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下降。产业革命的驱动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金融机构间的业务竞争逐渐向科技实力竞争转变,使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重要性越加凸显。本文针对我国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现存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金融领域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金融科技虽然给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但是各种风险也随之显现出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以互联网支付、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机构内部个人信息泄露等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频发,使得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欠发达地区因为对新技术方面的认识欠缺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成为金融科技风险的最大隐患点。针对这种状况,从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出发,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对呼伦贝尔市地区535家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并整理出本地区金融机构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的存在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成果,探索欠发达地区在金融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4.
个人金融信息是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积累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涉及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如何收集、使用、对外提供个人金融信息,既涉及金融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也涉及客户信息、个人隐私的保护。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个人金融信息呈爆发式增长,海量汇聚,一方面通过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保护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重要性及具体制度路径已经为全社会所关注.本文从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日常业务过程中对个人客户金融信息保护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在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研究探讨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金融综合经营趋势日益明显,金融集团业务具有内部关联性、隐蔽性等特点,金融集团为减少成本,增强竞争力,利用控股优势,在集团内部共享客户信息成为一种常态,但却呈现出一种无监管的状态。金融集团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既存在一般金融机构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显现的共性问题,还存在集团模式下所引发的特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法律法规缺位、监管不力、金融机构自律不够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金融集团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框架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在个人信息特别是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尚无专门的法律规定,相关保护工作也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银行法为切入点,对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个人金融信息法律保护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聚焦线上金融活动中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对部分开展线上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小贷公司、征信机构等开展调研,对机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机制和制度建设、技术防范、查询授权、规范采集使用、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线上金融活动中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在法律、技术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内控机制、引导数据市场发展、加强合规监管、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发展的深化,金融行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明显。作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方面——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金融信息与金融隐私有着密切的关系,金融信息的范围决定了个人信息权利的界限。个人金融信息在金融体系中流动的方向塑造了不同的法律关系。当前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尚不完善,个人信息权利受侵犯现象较为突出。域外发达国家关于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实践做法,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启示。构建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体系,必须从完善立法、加强金融监管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正>个人金融信息是个人信息在金融领域围绕账户信息、鉴别信息、金融交易信息、财产信息、借贷信息等方面的扩展与细化,是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积累的重要基础数据(《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2020)。日益频发的个人金融信息泄露事件,助长了各方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需求。从金融消费者等信息主体角度来看,个人金融信息一旦泄露或被不当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金融标准已成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的保护机制有公法规制与私法保护两条路线,通过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与金融机构服务文本的文本契合度比对可以发现: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在公法规制与私法保护两条路线之间,存在较大“保护盲区”。虽然金融标准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应回避在包容审慎原则下“内生于市场”的金融标准与“外生于市场”的金融法律,在生成机理和治理逻辑的根本差异。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的保护逻辑需要不应陷于单一的工具主义的管制思维,而需强化金融法律限定与引导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生成的竞优环境,厘清金融标准生成的驱动方向,消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两种保护机制之间的保护盲区。  相似文献   

12.
收集、使用、提供个人金融信息,既涉及金融业务的正常开展,也涉及个人隐私的保护.如果出现与个人金融信息有关的不当行为,不但会直接侵害客户的合法权益,也会增加金融机构的诉讼风险.近年来,侵害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的事件屡有发生,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因此,从制度层面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是保证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客户合法权益和金融稳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沈奇 《时代金融》2023,(2):87-89
<正>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与计算机技术融合从而产生了数字金融。个人金融信息与公民人格权益和国家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紧密联系。目前,我国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主要存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信息管理混乱、保护意识低等不足。因此,需要建立健全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强化金融机构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信义义务制度;设立统一信息监管部门;提高全社会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张女士刚从境外旅游回来,就接到了某银行建议其换卡的电话。原来,张女士在境外使用了该银行的信用卡,其用卡地点在信用卡欺诈风险高发地区,张女士信用卡所载信息很可能已被不法侧录,于是银行及时作出了换卡提示。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关乎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上例中的银行及时跟踪持卡人境外用卡记录并提示持卡人换卡,保护了持卡人的金融信息和财产安全。本文将着眼于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机制,通过分析个人金融信息的涵义,梳理我国相关立法情况,并与欧美对金融隐私权的保护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科技和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断带来新的挑战.技术驱动下,金融机构收集和积累的个人金融信息日渐增多,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会侵害消费者权益、影响金融机构运营,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文章对个人金融信息分类进行了简要概述,同时结合国外个人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初步建立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体系,但同金融改革发展相比,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尽快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主要基本法律制度,以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权利,维护金融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个人金融信息是金融机构日常开展业务所形成的一类关键数据,也是消费者隐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频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本课题在对比分析美国、欧盟、日本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体系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领域存在的不足,并从国家、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消费者四个层面对改进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业信息和大数据技术的更广泛应用,个人金融信息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凸显,少数市场主体在经济利益驱使下采取不正当方式获取并使用他人金融信息,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本文总结了我国当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的不足,对国外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一、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不足1.基础立法缺失目前我国适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民事法律主要是《民法通则》以及《刑法修正案(七)》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相关新立法形势,在明确个人金融信息概念和特点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个人金融信息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本课题从金融科技的视角,审视当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的架构设计缺陷,构建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框架,架构以个体授权为中心,以个人金融信息使用方为主体,应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建立一个数据使用需授权、可审计、可跟踪的个人金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提供了一种通过技术手段保护隐私信息不被非法使用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框架实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