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商买壳术     
张轩 《新理财》2008,(1):22-25
山东商业集团(即鲁商集团)买壳*ST万杰(600223).堪称一部中国的企业理财兵书.其谋略令人叹服,更让后来者玩味.  相似文献   

2.
警惕海外买壳上市骗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买壳上市呈现一种“多快好省”的大好局面,这里要提醒的是:海外买壳上市的确有着不为人所知的骗局。买壳上市到底成效如何?背后的陷阱是什么?本文将以赴美国上市为例,指出国内企业海外买壳上市的误区,揭开中介公司买壳上市的骗局,以期国内民营企业不再重蹈海外买壳上市之覆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5至2006年发生的民营企业买壳上市案例为对象,研究了壳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对民营企业买壳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买壳后整体上壳公司绩效得到改善。股权集中度越高的壳公司,被买壳后经营绩效改善程度越高。存在股权制衡的壳公司,被买壳后经历了一个磨合期,经营绩效改善程度最差。  相似文献   

4.
淘金香港买壳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勤 《国际融资》2010,(5):50-54
黄光裕在国美电器买壳时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三元集团买壳后为何被判摘牌?朱林瑶控制的华宝国际为何在买壳后的两年内无法完成资产注入?通过代理人曲线买壳存在哪些风险?近来,买壳成为资本运作中的流行词,香港主板市场的壳公司价格已经超越历史高位,达到1.8亿~2.4亿港元,然而,由于壳公司的类型复杂,其流通股权的分布、原有业务情况、交易结构设计、股东结构等各种变数不仅影响借壳上市的速度和成本,也会影响公司上市后的二级市场表现,因此,针对不同的壳公司需要注重不同的买壳技巧,同时回避各种陷阱。  相似文献   

5.
买壳上市中的估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种引人注目的并购现象:买壳上市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所谓买壳上市,就是非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达到间接甚至直接上市的目的。典型的买壳上市由买壳和注资两项交易组成,相应的交易价格也就包括“壳”公司和转让资产的价格,这是买壳上市中最关键的问题,也是买卖双方最关心的问题。本文将就上述两项交易中的估价方法作一探讨。一、“买壳”交易中对“壳”公司的估价“买壳”交易是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壳”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从而相对或绝对地控制一家已经上市的股份公司。这一交易的实质是股权的转让或收购。就我国目…  相似文献   

6.
由于民企在国内上市融资极为艰难,海外借壳上市纷纷成为它们的首选。海外借壳上市主要有买壳和造壳两种方式,买壳和造壳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某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将其资产不断注入该上市公司中,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本文试就买壳上市的动因、壳公司的选择、取得模式、价格的确定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买壳上市的动因 企业买壳上市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受现有上市制度的限制,通常企业申请上市的整个过程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上市资格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也可以说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盖因企业上市后将获得以下众多的、显露的或潜在的利益,从而成为买壳上市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买壳上市是非上市公司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目的的一种现实选择。对壳资源的选择评价是买壳上市成功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分析买壳上市的动因,壳资源的特点以及壳资源的潜在价值,从而确定壳资源价值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许多中国公司无法通过IPO海外上市,转而谋求买壳上市。福麟国际大胆创新买壳上市之路,采用IPL模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个中操作技巧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不少中国企业寻求到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有一些试图以买壳上市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本文主要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国内企业在美国买壳上市运作的战略性考虑因素以及操作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国内企业经理人员准确了解这种上市途径和方式,避免有关决策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