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加快实施中央制定的中部崛起战略,统筹实现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28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社会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具有的显著的“加速器”作用,发挥后发优势,应当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基本战略,也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捷径。开放的程度大小,开放的水平提高,直接关系着对外开放的成效和目的,即关系着能否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本文试就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中的对外开放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实现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中部地区的金融现状出发,结合历年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的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中部崛起必须依靠金融的推动力,金融发展需要与经济增长互动协调.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海岩 《市场周刊》2004,(7):8-8,10
决定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因素有四种,技术、人力资本、制度和资本的存量。东部沿海地区借助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先行一步,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部六省,且发展差距还呈加速扩大之势;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依靠中央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厚聚薄发,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将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而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会抓住“振兴东北”战略的难得机遇,努力实  相似文献   

4.
孟科学 《商业研究》2006,(7):135-139
R.W.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是西方金融理论中的重要流派。该理论分析了决定金融发展的因素、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引致效应以及各国金融发展中的普遍规律性趋势。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的实质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相关比率是衡量金融结构演变程度最重要的数量指标;世界上存在一条主要的金融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金融结构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金融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对我国金融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且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正在拉大这一现象出发,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吸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界的热点,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部6省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整体和局部作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从整体上来看,中部地区的出口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从局部来看,各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结和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崔北庆  赵欢 《商》2014,(9):249-249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我国中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比较区域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996-2011年中部地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156%,且地区间差异较大,投资总量不足、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金融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对金融结构进行优化,使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金融市场在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金融结构的优化,直接影响到了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问题。本文在对金融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实证分析,对金融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原则、方向以及相关建议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赵霞 《商场现代化》2010,(22):94-94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农村人口多,传统农业存在很大优势,但也有不少问题。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旭  陈敏 《商业研究》2007,(6):116-119
国有四大银行在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中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以四大商业大银行为主体、中小银行机构参与竞争的银行体系逐步形成,传统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区域金融安全网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当前,应逐步完善以中小银行机构为核心的新的区域金融安全网,将地方政府管理纳入事前防范体系;重点构建事后处理体系,建立同业救助基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退出制度,以有效化解金融结构变迁中的区域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金融风险作为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其产生既有金融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金融业之外的原因。应该从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改进区域内金融监管机构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控水平、强化区域内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改善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入手,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化解。  相似文献   

13.
陆文  宋瑞敏 《商业研究》2008,(6):109-113
结合广西地方金融机构具体情况,用传统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过剩两种观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广西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只是农信社存在的风险较大,而城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相对较小,针对流动性风险提出防范和减少地方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外开放与区域金融发展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WTO后,沿海地区部分城市的金融业将率先对外开放,本文以广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改革开放的经验,诠释广东省"十五"期间的部分发展策略,提出要控制金融市场化进程和银行业改革的次序、商业银行的效率是政府管理金融效率的体现、金融业应对对外开放的关键在于化解金融风险等观点,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市场的障碍与战略,指出市场准入与退出、监管有效性衡量、利率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全面监管等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所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及案例分析,总结了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一般规律,强调我国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时也要遵循一般规律才能取得突破.同时指出,我国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不宜简单模仿世界典型性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更应该着眼于自身现有的各种条件、资源和机遇,借鉴国内外经验,解决好如何确立区域金融中心的标准,如何完善和维护区域金融中心的各项功能,如何使其真正带动我国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等重要问题,使其对加快中国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亮 《财贸研究》2007,(1):65-72
本文利用Theil系数和分项收入分解方法从空间层面和构成层面对财力进行了地区分解和结构分解,以反映近年来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变化趋势。从财力的空间层面看,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层次、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包干体制是导致地区间财力差异的重要原因;从财力的结构层面看,将营业税划为地方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以及所得税基数返还等保持既得利益的转移支付形式也是造成地区间财力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方法,从中观层面上对我国区域经济与金融间互相作用进行计量分析,找出区域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作用关系的差距,剖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差异的成因,提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区域金融业发展应予区别对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及功能发挥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规模总体上大于中西部地区,但农业保险市场2005年以前呈西强而中东部弱的格局;区域农村金融结构异同并存,其组织结构区域差异明显,而融资结构与市场结构三大地区雷同;区域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异化现象均十分严重,储蓄动员功能过度发挥而资金配置功能严重弱化,尤以中部为甚。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1995 ̄2004年全国28个地区的统计数据,构建了我国省域金融发展综列数据集,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地区金融发展给地区投资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认为,我国地区层面的金融发展对地区投资仍然存在正向影响;地区金融发展促进投资增长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对外开放对各地区的投资增长有显著作用,东部略大,中部次之,西部略小;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明显的加速提升效应;我国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完善金融结构的功能,改善金融体系功能低下的现状,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彭小兵 《中国市场》2010,(24):83-85
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金融业近年来正在经历一波"西进运动"。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有"西三角"之称的重庆、成都和西安,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谋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