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体系一直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企业会计体系,一是预算会计体系,预算会计体系中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这次预算会计改革,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建立了单独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体系一直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企业会计体系,一是预算会计体系。预算会计体系中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预算会计改革,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建立了单独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这是预算会计法规建设上的一个突破。但是,在此情况下,有些人就产生了事业单位是否还属于预算会计范畴的疑问,有的人还认为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可以纳入企业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行政事业单位是为我国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重要组成单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预算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新时期新要求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预算管理方面主要存在预算编制准备不足、会计预算落实不到位、会计核算体系不科学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简要的分析和相应的对策建议,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工作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预算会计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秋梅  王慧霞 《经济论坛》2004,(20):139-139
建立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在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习惯称为预算会计。目前,中国的预算会计主要有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其中,事业单位一般仅指国有事业单位会计,不包括私有事业单位会计。中国的预算会计通常被认为是与企业会计相并列的会计学两大分支之一,是以预算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  相似文献   

5.
我国会计体系分为预算会计体系和企业会计体系两大分支,其中,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自从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分开之后,国家相继出台和实施了适用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两大分支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区别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会计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21世纪经济走向全球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工作越来越重要。本文作者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会计经验,在本文中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存在的问题,引发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系统中,预算会计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关系着行政单位的制度制定和支出的管理监督.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预算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本文对我国行政单位的预算会计进行全面分析,并给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1998年实行新预算会计制度以前,我国预算会计体系主要由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部分组成。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各级政府及政府单位中的作用,1998年预算会计改革重新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预算会计体系。这个体系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参与执行财政总预算收入执行的国库会计和收入征解会计组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预算会计体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中国预算会计的全面改革引出目前国内对中国预算会计体系问题的热烈讨论。本认为,事业单位会计是否依然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应区情况而定:已与财政脱勾,不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会计不应再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可归入企业会计体系;仍依靠财政补助、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会计仍应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事业单位会计不宜独立成为一个会计体系,为进一步完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中国目前可以考虑制定一个统一的《预算会计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用以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属于分配领域中的各级行政单位袖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会计监督属会计基本职能之一,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是根据国家方针、政策和财政财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过程及结果进行的监督,监督的目的在于确保预算的正确执行。我国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管体制有利有弊,要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进行高效的监管,就必须不断对监管体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预算会计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建勇 《财经研究》2001,27(6):60-64
本文认为,事业单位计是否依然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应区情况而定,已与财政脱购,不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会计不应再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可归入企业会计体系,仍依靠财政补助,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会计仍应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事业单位会不计不宜独立成为一个会计体系,为进一步完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中国目前应考虑制定一个统一的《预算会计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2.
梁艳 《时代经贸》2010,(6):208-209
预算会计是与企业会计并存的我国两大类会计体系之一,现行的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大会计主体。单位预算会计与国家财政之间存在一定的资金领拨关系,预算会计主体属于政府和公共部门,以实现公共职能为目的,以公共资产为核算对象,以公共事务为核算依据,以公共业务成果为主要考核指标,不以营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储长应 《经济师》2011,(8):40-41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核心,随着全面预算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深化,出现了一些问题,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得不到重视,预算控制显得比较薄弱。全面预算是内部控制的基础,而内部控制体系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系统框架,行政事业单位要以全面预算战略为指导,紧抓COSO框架的目标和五要素建设,从而有效地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以COSO框架为线索狠抓全面预算管理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善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会计出现了许多新特征,由此人们对其归属问题有了诸多看法,作者认为事业单位会计仍应属于预算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15.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形式,是会计委派制的延伸与深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强化会计监督,精简会计机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理颊管理体制。同时,它也有利于发挥会计的扩展职能,有利于推行预算管理,有利于整合单位的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层单位.市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不仅是预算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而且是对传统方法从观念到内容的根本改革.本文在界定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和市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市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评体系,能够有效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使用效益和管理效能的联系程度。本文首先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推行预算绩效考评的意义及必要性,其次,就如何构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评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良好的预算管理是提高单位综合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所在,对单位财政科学决策的做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正在改革,公共财政体系中的预算改革正是其主要内容,因此构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评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之一,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和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中国各项财政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成为了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首先简要介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涵和必要性,然后重点论述当前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预算会计制度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国家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包括《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这些缺陷增加了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应该完善预算法,建立政府会计体系;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收付的收缴、支付、监控机制;加强账户管理并且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以弥补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