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万鹏 《云南金融》2012,(8X):125-127
在加入WTO环境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快。随着对外资保险公司的限制逐步放开,中国保险业也面临着国际保险公司更巨大的竞争。基于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笔者对已有学者进行研究的保险公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进行适度修改。通过建立一套以财务指标为主的指标体系,对我国财险公司竞争力进行因子分析,从中找出中外保险公司在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当前的趋势和政策对中外保险公司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保险公司资信评级指标体系的设计 保险公司资信评级制度建设作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提升保险行业形象。增强保险公司竞争力,改进保险监管工作,还是增进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了解和信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用来承担所有到期债务和未来责任的金融支付能力。偿付能力的高低,一方面反映了保险公司资产的风险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保险公司竞争力的强弱。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中国境内主要人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分析,虽然目前国有保险公司和中资股份制保险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偿付能力的绝对值也很大。但是,从与偿付能力密切相关的财务比率指标等相对值来看,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的保险公司已经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中资保险公司应当高度重视这一现实,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按预先承诺逐步开放国家服务市场。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为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条件。毫无疑问,中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将全方位展开。全球大约有300家保险公司作好了开发中国保险市场的计划和准备,而我国自身的保险公司目前才13家,同  相似文献   

5.
CS战略基础上的保险公司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S战略,可将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定义为保险公司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创造增加价值的能力,这更能全面反映竞争力的实质内涵。依据保险公司CS战略运作机理,保险公司的竞争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主要由外部客户满意度、内部员工满意度和股东满意度等基本要素构成,在此基础上,可建立相应的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SPSS16.0中的因子分析方法,使用2010年的数据选取9个指标对我国保险市场上各财产保险公司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来衡量不同财产保险企业的竞争力。结果发现,我国保险市场上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总体实力强于外资保险企业。大型保险企业表现依旧不俗,国内新型保险企业潜力巨大,但外资保险企业发展不容小视。为了促进各财产保险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和中国财产保险业健康向上发展。各财产保险公司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目前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核心竞争力构建为目标的保险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组织结构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培育。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特殊性。把握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推进保险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是实现保险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保证。本文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演化趋势以及发达国家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特点的总结,结合中国保险经营的特点,分析了保险公司在构建核心竞争力中对组织结构创新的需求,提出了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创新的五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放开、保险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以及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趋势,从公司治理层面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在公司治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加大了保险业运行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保险公司治理,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放开、保险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以及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趋势,从公司治理层面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在公司治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加大了保险业运行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保险公司治理,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保险公司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构建应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两个总体原则的指导下,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可比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构层次性等具体准则。根据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和保险业的行业特性,保险公司竞争力由资源、能力、环境三个要素组成,在此基础上,可建立相应的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林国光 《时代金融》2012,(24):94-95,101
随着中国交强险市场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开放,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经营范围逐步扩大,这对中国车险的经营无疑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章结合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中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交强险市场对外开放后,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车险市场的短期冲击力较小,但从长期来看,外资的进入对整个车险市场的格局影响深远而重大。在此基础上,文章建议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应首先从车险销售环节入手,扩大销售渠道,减轻销售成本;其次以车险理赔为主导,加强管理控制;最后加大与保险中介机构的合作力度,以期迅速增强国内财险公司的竞争力,为应对外资保险公司的挑战打下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林国光 《云南金融》2012,(8X):94-95
随着中国交强险市场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开放,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经营范围逐步扩大,这对中国车险的经营无疑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章结合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中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交强险市场对外开放后,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车险市场的短期冲击力较小,但从长期来看,外资的进入对整个车险市场的格局影响深远而重大。在此基础上,文章建议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应首先从车险销售环节入手,扩大销售渠道,减轻销售成本;其次以车险理赔为主导,加强管理控制;最后加大与保险中介机构的合作力度,以期迅速增强国内财险公司的竞争力,为应对外资保险公司的挑战打下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与我国西部各省区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且逐步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强劲主力。本文依据区域竞争力理论,从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阶段,以及旅游业发展中体现出的特点出发,建立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内蒙古与我国西部各省区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内蒙古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各个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市场竞争力,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下长远发展,就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对财务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保险公司内控模式的运行,促进保险公司更好地发展和提升,本文将以财务精细化管理驱动下的保险公司内控模式研究为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估保险公司的系统重要性,实现对原始指标体系的降维和去相关性,从而构建我国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旋转载荷数据分析各原始指标对主成分的影响力,使用主成分预测得到我国寿险业和产险业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排名。结果显示,在构建的原始指标体系中,总资产、二级分支机构数量和投资收益指标对评估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力。在预测的排名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产险公司不仅在总量上多于寿险公司,而且相对集中于高级别的区间,一旦被触发出现危机,其对保险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危害的可能性更高,且危害的程度可能更深。此外,记录的10家保险集团下的产、寿险公司均具备系统重要性,建议监管当局审慎对待保险公司集团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商业化、事前补偿的巨灾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趋势。我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潜在受灾者五个主体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中,要考虑巨灾保险承保、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转移和区分潜在客户等。  相似文献   

17.
2012年8月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课题组公布了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和得分。在运用现代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相关评价研究时,结论的稳健性检验至关重要;这也是国内相关研究中,第一次运用稳健性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分别通过剔除部分公司和部分指标两种思路,对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说明,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结果的稳健性优良,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可信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商业化、事前补偿的巨灾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趋势.我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潜在受灾者五个主体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中,要考虑巨灾保险承保、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转移和区分潜在客户等.  相似文献   

19.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是目前我国金融体制的特征。在这种体制下金融风险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会造成金融企业缺乏赢利能力。保险业与证券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尤其是保险资金大量投入证券市场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可以极大的提升保险业的竞争力。在中国金融业尚未完全混业经营的情况下,保险资金的运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随着中国金融保险业逐步对外资开放,我国保险业将面临外资保险公司的挑战,本文主要探讨金融分业体制对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相互保险公司在国际保险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相互保险公司在实践和立法中都发展得极其滞后和缓慢。本文从相互保险公司的特有优势及中国保险市场对相互公司的需求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具有发展相互保险公司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我国在发展相互保险公司的同时要健全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