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亚峰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107-107,114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高职院校美术类英语课程的两个重要类别。在课程体系中,隐性课程的建设占有重要的位置。一方面,英语隐性课程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评价三个环节体现。另一方面,英语隐性课程与学生的学习环境密切相关。好的学习环境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加速高职美术类英语学科建设和切实提高高职美术类英语隐性课程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李洪源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62-64
空间教育教学的革命使课程变活、资源变多,并具有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可操作性。空间课程包由空间课程资源包、空间教学实施资源包、空间教学心得包等组成,通过推行“空间学习团队滚动排行制”、“空间学习进度滚动查阅制”,搭建“学生空间自主学习平台”,形成以“空间学习团队”为主体的空间学习模式等,拓展高职课程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是贯穿学生职业生涯的教育过程,应从本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出发,以会计工作过程这一主线把理论和实践加以整合,满足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会计专业的教材开发要紧跟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改革的步伐,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参考行业技能鉴定标准,打破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相分离的格局,构建一系列符合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和实践一体的优质教材。 相似文献
4.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5)
开展课程思政,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素养,是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要使命。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可从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打造高职英语课程建设五部曲,即确定以文化为本三观为基态度为先的思政育人目标;挖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三大教育模块的思政元素;设计将英语语言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案;实施教为导、学为思、赛为用的思政特色教学途径,并开展思政导向的教学评价,将思政教育贯穿高职英语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陈蕊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00-101
高职美术类专业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需要一个长期、立体、多元化的系统工程。隐性课程的提出使教育者们开始关注学生厌学心理的背景因素.使英语课程改革系统化、结构化、动态化。隐性课程设置可以根据美术类学生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英语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构建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并探讨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钟艳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3-54
隐性课程是高职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隐性课程。文章通过阐释隐性课程的含义和在高职院校中的特点,提出建设和开发隐性课程的重要性,并建议高职院校从提高认识、构建优美的人文环境、建构实践性的学习情境、构建合理的隐性课程体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几个方面入手,构建隐性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顾跃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5-7
以区域文化为背景的旅游开发目前发展势头强劲,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以此背景为契机,开发设置相应的区域文化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专业技能的文化特色。论文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区域文化课程设置现状入手,分析了相关课程开发设置的意义,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
文章针对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了高职英语课程中岭南文化的教学现状。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区域和学生的职业发展,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开发岭南文化英语教材,从目标与路径、内容与任务等多方面进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一体化设计,增强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岭南文化英语,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传承岭南精神,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促进中西文化的双向沟通和平等交流。通过协同育人、文化育人,使公共英语对高职艺术生的教学效果最优化,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建设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瑜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4):51-52
高等数学课程在整个高职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从生源状况、教材、教学手段等方面对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解决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中具有一定特性的亚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在建设积极健康和谐的大学生宿舍文化过程中,应从构建宿舍管理体系,美化宿舍生活环境,丰富课外活动内容,加强正面思想教育,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基本形式之一。一流课程建设能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是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英美两个典型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民族特点、当前现状及发展前景。文章结合外语专业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构建,理清线上线下一流课程的概念,从“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特点入手,探究“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一流课程的建设路径,同时对本课程建设的思路及方案进行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齐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1-52
文章阐述高职铁路院校英语实训课程建设的现状和意义,提出高职铁路院校英语实训课程的内容、设施和考核设计,探索和实践高职铁路院校英语实训课程建设,对提升高职铁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翔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76-78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重点课程,而课程建设是提高教研室的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精品课程建设,从教学内容、项目化实践、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组建学生团队及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尝试,以期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薇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07-108
“教学改革”的提出是为了让教育与时俱进,让毕业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学院软件开发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尝试,验证了“项目驱动教学.就业为主导向”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武君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3,(2):41-44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贯穿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并在教材中得到落实。为了不断提高高职财会类教材的思想性、引领性、时代性,针对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财会类教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推进教材思政建设:梳理课程思政教育主线,凝练育人目标;绘制教材思政表格,系统挖掘思政元素和思政素材;设计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式,全面落实教材思政;创新教材呈现形态,彰显“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院办学重点从成人学历教育转向高等职业教育,如休从课程改革与建设抓起,努力打造品牌,办出高职特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课题。专业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因此,要始终注意以提高课程质量为中心,把课程改革同基础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健全相关的管理运行机制,保障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和环节,也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探索的重点课题。笔者从课程建设的基本概念着手,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分类、基本任务、思路和要求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