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著我国的改革开放而进城打工的青年农民工群体.他们的成长环境、年龄特征、家乡认同、人格特点、进城动因、权益诉求等具有新的特点.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由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缺乏及其制度障碍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2.
王永刚 《特区经济》2007,(12):149-150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是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政府针对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农民的涌入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这些举措取得成效的同时,仍然显得不足。所以,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政府目前应分类分步骤从民工子女受教育、民工工会组织建立、民工权益保障立法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河北省石家庄、保定两市进城农民的居住状况、权益保障和收入、子女受教育情况、医疗卫生、进城农民的素质、与市民和城市管理部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进城农民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一直处于城市边缘地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升 《黑河学刊》2009,(1):136-138
近年来“,民工荒”、“拖欠民工工资”、“民工子女上学难”等现象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新的城市问题。这些问题已影响到城市治安的管理、人口生育政策的落实、民工权益的维护及其子女受教育权利的保障等诸多方面,有必要从采取完善现行法律、增强服务理念、改革现行户藉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等综合措施,加以解决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流动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5.
郑州市区目前的外来务工人员有40多万人.他们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主要集中在建筑安装、搬运装卸、餐饮服务等行业,干的是脏、苦、累、险的工作.就是这些人,他们的基本权益却往往被忽视、被侵害.一些老板采取欺诈的手段,侵吞民工血汗,逼得外来民工流过汗水流泪水.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河北省石家庄、保定两市进城农民的居住状况、权益保障和收入、子女受教育情况、医疗卫生、进城农民的素质、与市民和城市管理部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进城农民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一直处于城市边缘地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进城农民工就业与生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农民工目前在生活、就业、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进城农民工就业与生活状况,我们分别对山东部分在城市、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和农户中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最近,B·吉利综合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在4月4日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上撰文指出,民工现象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正相反,它是解决中国当前经济问题的一种手段。确实,现在有很多人都像吉利在这篇题为《不可抗拒的力量》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样,担心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会导致社会紧张,并且最终导致社会动乱。因而,他们对民工不信任,把民工当作二等公民来对待。例如,在有些地方,不许进城打工的农民购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建设的飞越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有增无减,上亿的民工进城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给民工自身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如何确保民工的合法权益就是个突出问题:1、就业;2、合同;3、生活住房及环境;4、子女上学;5、治病求医;6、节假日;7、工伤;8、故意伤害;9、化学污染;10、政治平等等.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进城打工,多居住于环境差、安全系数低的城中村或者偏远郊区。本文主要描述在江苏省打工的农民工居住状况,说明农民工住房问题对农民工群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三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妥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农民工就业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应建立一套以政府为主体、城市社会为补充、兼之以农民工自身不断完善的三维对策。文章认为,政府方面应采取相关经济政策扶植中小企业,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并为其提供相关培训,建立健全针对农民工的各种保障体系等;城市方面则应首先从心理上消除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帮助他们扩大社会关系网络;农民工自身则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2.
刘婷  李若衡 《特区经济》2014,(10):148-150
受传统户籍制度与现实工作生活影响,农民工到底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的边界模糊,属于被边缘的群体,引发了农民工自我认同与身份认同危机。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技术素质的提高、年龄结构的变化,他们更加渴望融入城市主流生活并享受与城市人群同等的各项社会权益。积分入户政策从制度上肯定了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路径与各种社会权益,是中国户籍改革的一大进步,既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市民化的实现,还可有效解决农民工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自敏  邱恬 《乡镇经济》2009,25(8):106-110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群体。长期以来,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但农民工的激励问题却相对关注较少。在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文章针对农民工的新特点,旨在设计出新形势下满足农民工需求的激励措施,从而达到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工进行分类管理,做到政府、企业、农民工三者间的激励相容,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身份构建遭遇困境,经济收入低,"住房问题"难解决,归属感缺乏,一定程度受歧视,权益保障缺失,犯罪率较高。文化差异对城市身份建构影响较大,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选择,影响新生代农民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交往和婚姻选择,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效度,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权利及思想的表达,导致体制歧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身份建构的路径:了解适应城市社会文化,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城市社会沟通能力,清除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5.
马继迁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2):135-139
农民工就业质量议题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重大课题。文章利用江苏与浙江农民工调查数据,对两省农民工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江苏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显著高于浙江农民工—在就业质量的6大方面总共40项指标中,有32项存在显著差异,且这32项指标均是江苏明显好于浙江。对于该发现,文章从人力资本、企业制度、非正规就业模式、法制环境等角度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入推进,农民进城务工乃至在城镇创业兴业不仅是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更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移民”。关心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状态,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当前政府和社会的应尽职责。本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农民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比较分析,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分析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面临的问题,探索构建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对策,为实现、维护、发展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开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较高的政治认知和强烈的维权意识,更愿意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义重大。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却面临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障碍、利益表达机制缺失、主体因素先天不足、组织化程度低等诸多制约因素。为此,可以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大力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法制建设、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等举措来克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政治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徐拯 《特区经济》2012,(2):140-143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农民工已经悄然更新换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数越来越多,成为新型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部分,他们在城市化发展中扮演着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就业领域的限制、权益保障不健全、受教育程度相对不高、社会关系网络资源不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模式、政治生活、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陷入"边缘化"困境,这对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探寻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的出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就业歧视、农民工素质偏低、城市化滞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有关部门调控监管不力等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发展、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是推动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