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从政  李锦 《农村经济》2000,(12):12-14
一、都江堰的城市扩张过程1都江堰城市发展简况都江堰市(原名灌县)是历史上著名的松茂大道的起点,是从成都平原经松茂大道至西北各地的交通要道。因市内有建于2250多年前闻名世界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而闻名遐尔。改革开放以后,都江堰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旧城更新改造以空前规模与速度展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1984年开始,县城建设加大发展力度,到1986年,各类房舍竣工面积286万平方米,城区范围扩大到74平方公里,1986年,全市总人口为5109万人,城市人口为1202万人。1988年,都江堰完成了撤县建市工作,城市扩张…  相似文献   

2.
力推自然保护区建设促生态环境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不仅对生物圈的生态系统物种、景观、水源、历史遗产等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有效保护,而且还可以在区内的陆地、水域进行科研、监测、教育、游憩等经营活动。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一是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二是保护物种,特别是保护遗传资源多样性的动态基因库;  相似文献   

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建立在现代林业思想和林业分类经营理论基础之上,集公益林管护、商品林培育、产业调整、工程投入、资金筹措、政策扶持、法制建设、组织管理、保护措施等多项内容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森工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森工国有林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管好、用好天保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另一方面,极大地缓解…  相似文献   

4.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保护森林,合理采伐利用森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从生产实际出发,论述了各生产环节如何保护利用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国桢 《水利经济》1993,(1):13-14,12
(一)从保障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看水利基础产业的战略地位众所周知,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兴建水利灌溉工程以满足农业发展需要,成为头等重要大事,历史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便是这方面成功的范例。水的时空分布差异性很大,同时受不同流域集水面积、地貌、地质等自然条件所制约。如暴雨、干旱成灾,便会对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农业、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等造成极大的破坏和危害,使国民经济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阐述都江堰在科学技术史上的价值及其在当今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效益。都江堰在科学技术史上的价值有7个方面:(1) 最早的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思想;(2) 独特的渠道枢纽工程体系;(3) 对“弯道环流流体力学原理的最早利用;(4) 水工建筑物的科学性、适用性、独创性;(5) 丰富的水工技术经验;(6) 世界上罕见的大型无坝水利工程;(7) 对于古代科技成果的保护、维修和发展。都江堰有一套经验和原则。当今都江堰的发展包括渠首工程的改造和扩大灌区。都江堰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在农田灌溉、副业发展、工业用水、发电、漂木、旅游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多种多样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全球社会的使命,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多数国家都有环境保护的相应法规,从立法的角度确认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强制性,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责任感.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可持续性.森林是地球上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信息,才能避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短视经济行为,才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最终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战略性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探讨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农业是指这样一种农业 :“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 ,调整技术和机制的变化方向 ,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的满足目前和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因此是一种能保护和维持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 ;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FAO ,1992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可持续农业给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必须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达到生态可…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 ,一、在中国历史上 ,只有中国共产党能真正代表农民的根本利益 ;二、在保护农民利益问题上 ,历史的经验记忆犹新 ;三、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 :大跃进年代 ,一些地方的官僚主义者 ,夺取农民口粮 ,对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农民温饱问题解决之后 ,又发生了与农民争夺土地的问题 ;当前在涉农乱收费、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户籍管理、市场准入、劳动就业、维护农民受教育权利、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稳定企业与农民的契约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保护农民利益的许多现实问题 ;(一 )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要始终代表人民 ,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二 )在农村工作中 ,不管取得多大成绩 ,切忌虚报浮夸 ,搞形式主义 ;(三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前提 ,认真执行这个方针才能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是弱势群体 ,政府保护农民是重要的 ,但同时需要加快培育农民自我保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多种多样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全球社会的使命,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多数国家都有环境保护的相应法规,从立法的角度确认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强制性,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责任感。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可持续性。森林是地球上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信息,才能避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短视经济行为,才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最终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常经济学家和生态…  相似文献   

11.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资源之一。从我国湿地资源目前面临严重的威胁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导向加速了湿地的破坏,保护湿地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家园;应建立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湿地的运作机制,还地球一个建康的“肾”。  相似文献   

12.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决定了生态环境重建的必要性。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高成本性、可持续性、全面性和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特征。在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消费,让市场引导生态产业发展,有利于解决西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问题。在分析西部发展生态消费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消费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老挝积极推动中国打造绿色共同体的倡议和“一带一路”的建设,随着中老双边各领域经贸合作的不断加深,双方在环境和林业方面的合作也日益增多,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实,为老挝提供了重要机遇,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然是老挝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近年来老挝政府对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展开,全面梳理老挝在生态保护、经济补助和社会激励方面的保护政策,探讨老挝在森林生态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借鉴中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成功经验,提出优化老挝森林生态保护政策的可行性建议。健全老挝森林生态保护政策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老绿色共同体建设,推动中老双边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生态环境合作促进中老两国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14.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事关我国生态环境大局,事关林业改革与发展,事关国有林区的振兴.它的实施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彻底解决我国国有林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我国具有极其重要战略意义的一次重大决策.天然林保护工程自1998年实施以来,我国的林业企事业单位立即把它们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来考虑、来安排、来组织,形势喜人.  相似文献   

15.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并给农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带动餐饮、娱乐、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就业增收。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形势,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重,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6.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教义中蕴含丰富的林业生态思想,为现代生态保护提供文化基础。道教主张护生、戒杀,善待万物,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联系,道教教义对教徒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保护动植物,合理适度取用资源。道教重视森林植被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发展林区经济具有现实意义,注重尚德修行、劝民从善,鼓励植树造林,有利于生态修复,维持生物多样性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要开发利用资源,造成对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扰动。当前,必须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开发利用资源中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红线下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应当搞好规划,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及时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在生态红线下的土地利用,应当在界定生态用地内涵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各项规划的衔接与融合;强化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管护,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通过建立生态用地补偿机制调动各方面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它是改善工程区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改善产生重大影响,对工程区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目前严重的"两危"现状上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迫在眉睫.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开发建设以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肯定城镇化建设大方向的同时,指出了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生态环境问题是核心问题;辩证地分析了集聚效应与分散效应的关系,认为现代集聚理论要考虑生态因素;最后从3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小城镇生态环境的对策:一是建立生态约束制度,二是适度规模建设生态型小城镇.三是依靠技术措施治理小城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基本目标之一。而目前东莞的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不尽如人意,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东莞要力争在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深层次上认识农业资源及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