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博氏鲢常年生活在5mg/L溶解氧的越南湄公河,常年水温保持在22℃以上。我省引进的苗种是在1997年刚孵出一个月的3cm小苗,5月将该苗种运到英山县东汤河水产良种推广站,当时英山与越南气温条件基本相似。到冬季后,英山气温降至零下10℃,而英山温泉水温能保持在16℃以上,该鱼勉强能生存下来。经过七年驯化培育,使该鱼从高水温大水面动态环境生存,逐渐过渡为适应16℃以上水温的静态小池塘环境中生长。七年里该鱼淘汰了近2/3,仅存的22尾亲鱼已适应了湖北省英山山区昼夜10℃以上的温差,逐渐长大成熟。  相似文献   

2.
<正>6.车轮虫病【病原体】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lis)。【流行与危害】车轮虫可寄生于海水及淡水养殖鱼类的体表、鳃部和鼻孔等处。淡水车轮虫病主要危害当年金鱼、锦鲤和淡水热带鱼的幼鱼。较大的鱼体上虽然有车轮虫寄生,通常不会使观赏鱼类死亡,但其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水温在25℃以上时,车轮虫大量繁殖。有机物含量高的水体中,在低温季节车轮  相似文献   

3.
一、水霉病:多发生在水温低于22℃以下的早春,由霉菌侵入鱼体伤口致病。菌丝体在伤口大量繁殖,犹如棉絮;病鱼焦躁不安,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直到死亡。防治方法:(1)鱼种入箱前在4~5%食盐水浸浴5~10分钟进行预防;(2)发病后每箱(25平方米)用孔雀石绿20克加入10公斤水溶化后全箱泼洒,或用1%小苏打和3%食盐混合液,将病鱼侵浴,当鱼出现浮头时即转入新鲜水中。 二、烂鳃病:此病常年可见,由细菌浸入鳃部引起。病鱼鳃丝腐烂变黑,鳃盖内表皮充血,常腐蚀成圆形透明小窗。防治方法:(1)鱼种入箱前用8PPM  相似文献   

4.
<正> 一、水霉病 病因: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奥尼鱼进入越冬期时,因鱼体的损伤、鳞片脱落,导致水霉菌入侵,在受伤及病灶处迅速繁殖,长出许多棉毛状的水霉菌丝。病鱼焦躁不安,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终至死亡。 防治方法:(1)越冬池要严格消毒后才能放鱼。(2)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做好保温升温工作。(3)在捕捞搬运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4)入  相似文献   

5.
<正>1.冻伤。进入冬季,气温开始下降。当池塘水温下降到1℃时,鱼类就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降到零下3℃以下,草、鲢鱼就会受冻而死。防治方法:在严寒来临前,加深池水,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同时在气温较高时,适当投喂豆饼、菜籽饼等饵料,抓好饲养管理催肥鱼膘,以提高鱼的体质,增强抗寒能力。为安全越冬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渔谚曰:夏季长壳,秋季长肉秋季水温适宜,是催肥鱼的大好时机,必须把好以下四关:1、把好施肥关秋季气温一般在20~30℃之间,适宜于鱼生长,此时施肥可适时增多,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5-9月气温加剧升高,水温可达26℃以上,高温季节鱼的抗病力降低,容易得病。一、高温季节常见鱼病成鱼传染性鱼病包括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病和细菌引起的肠炎、赤皮、烂鳃,这三种病也称"老三病";鱼种传染性鱼病常发生的有肠炎、赤皮、烂鳃、白头白嘴、烂尾病等。寄生性鱼病有中华鳋、指  相似文献   

8.
<正> 秋季水温适宜,是催肥鱼的大好时机,鱼催肥的主要措施是:一培肥水质。秋季气温一般在20℃—30℃之间,适宜于鱼生长,此时施肥可适时增多。一般每亩可施氮肥3公斤,或施发酵的粪肥400公斤,同时搭配磷肥4公斤,池水透明  相似文献   

9.
一、生物学特性 香鱼为洄游性小型鱼类,喜栖于水质清新、水流湍急、水温偏低、河底多石砾的河流中,主食藻类。香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吻前端向下弯成钩状,下颌前端有二突起,与吻钩正相嵌合。眼中等大,侧上位。身体上部绿色,背缘黑色,两侧及腹部白色,除头部外,全身布满小圆鳞片。各鳍无硬刺,背鳍后有一小脂鳍,鲜活时各鳍皆呈淡黄色,脂鳍周围微红,腹鳍的上方有一黄色斑点。其生存水温3℃-30℃,最适水温15℃~25℃。主要生长季节是夏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10.
<正>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目前养鱼最大的威胁,这种病来势猛、传播快、死亡率高。一般在5—10月都流行,但尤以夏季流行为甚,在流行中严重危害草、鲢、鳙、鲤、鲫、鳊、鲂鱼等。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渔农甚感辣手而影响养鱼的产量。现介绍治疗于下供参考: 一、主要症状: 鱼类出血病的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与弧菌等,病状为病鱼头部与体表充血、出血有时肌肉也充血;  相似文献   

11.
正1.斑点叉尾鮰雌雄鉴别与繁殖习性斑点叉尾鮰的雌雄鉴别:雄鱼,头部到背部为深灰、稍偏灰黑;头部扁平,较雌鱼宽;腹部窄长;生殖器黑管状,末端尖细突出,类似乳头状,带红色;肛门不外露,略呈红色。雌鱼,体色深灰色;头部圆,吻部稍尖;腹部圆而饱满,成熟较好的可见卵巢轮廓,有弹性;生殖器长圆形,两孔被瓣状皮膜分开,  相似文献   

12.
<正>匙吻鲟肉质鲜美、无肌间刺,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是宴席上美味佳肴。匙吻鲟的幼鱼可作为名贵的观赏鱼,匙吻鲟适应温度范围广,在我国南北地区都能生活,可在水温0℃以下生存,也可在水温32℃以上池塘正常生长,生长速度快,当年个体可达1kg以上,食性类似鳙鱼。可池塘主养、套养,水域环境改善可部分代替鳙鱼养殖,由于其生长快、  相似文献   

13.
<正> 在鱼类的生活条件中,水温占有重要的位置。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差不超过0.5℃—1℃,也有少数鱼类例外,如鲤鱼的体温和水温相差1.7℃,而幼鱼的体温常  相似文献   

14.
<正>冬季来临,大多数罗非鱼养殖户都有些诚惶诚恐。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与鱼的生长密切相关,冬季降临,水温下降,鱼也就随之进入越冬状态。罗非鱼生存水温10℃以上,在水温15~37℃时正常摄食,在水温12~15℃时不会马上死亡,但长时间低温会使鱼冻伤、感染水霉病和寄生虫病而诱发罗非鱼死亡,  相似文献   

15.
鱼病病因病症防治方法水霉病由真菌寄生鱼体引起。病鱼食欲减退,行动吊滞,水霉在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鳃部寄生,并粘附污泥和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故称“白毛病”,鱼体瘦弱而逐渐死亡。水霉病是秋冬及春季最为流行的疾病之一。操作时要细致小合,勿使鱼体受伤;用3%一4%的食盐,或食盐与小苏打各0.4%。制成合剂,或l/巧万的甲基蓝浸洗鱼体5一巧分钟。粘抱子虫病由原生动物中粘抱子虫寄生所致鱼的吻端、鳃盖和鳃丝及鳍条、皮肤等组织,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包囊,症状各异。如缝、卿碘泡虫寄生在卿鱼头后背部肌肉内,形成瘤状突起,是鱼类危…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发生原因1、水质水温失宜。不及时换水,鱼的排泄物、分泌物过多,微生物孽生,蓝绿藻类浮游植物生长过多,部可使水质恶化,溶氧量降低,使鱼发病。水温突然变动,温差超过5℃以上,水温超过适应范围的上限或下限,都会使鱼发病。2、饲喂不当。如果投喂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足,或者不能定时定量,饥饱不匀,或者饵  相似文献   

17.
正锚头鳋病俗称"钉虫病",又称铁锚头鳋病、针虫病、大头生针蓑衣病,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类。此病是锚头鳋侵入鱼体而引起的疾病。锚头鳋头部生有背、腹角两对,略呈铁锚状,所以称为锚头鳋,其钻入鱼肌体,不易拔出。锚头鳋在水中一年四季均有,夏秋季较多。水温低时,会潜入鱼鳞下过冬,当水温达到15℃左右时,就开始孳生。症状:锚头鳋寄生鱼体时,是以其头部深钻入肌肉或鳞下,而其胸部和腹部露在外面。鱼体少量寄生时,除在鱼体可见有少量  相似文献   

18.
<正>一、2010年与2009年3-4月各因素对比2010年3-4月份,华中地区的天气一直是阴雨天为主,气温异常偏低,水温一直维持在15℃以内,严重影响到四大家鱼的性腺发育和人工繁殖;预计5月份天气转晴后,气温和水温会快速上升,可能会导致今年的  相似文献   

19.
<正> 淡水白鲳一般每667m~2池塘产量达400—500kg。现将其池塘养殖和常见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态特性 淡水白鲳属热带鱼,杂食性,种内一般不互相残杀,鱼种在饥饿情况下会相互咬伤,有的因尾鳍被吃掉而死亡;适应水温12℃—35℃,最适生长水温24℃—32℃,当水温低于12℃时大部分鱼失去平衡,会有冻死的危险;耐低氧能力较强,水中溶氧0.5mg/L时仍然生存,适宜在较肥的池中养殖;耐盐性高,能在盐度5‰—10‰的环境里正常生长;喜生活于微酸性水中,pH值适应范围为5.6—7.4;性情温驯,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  相似文献   

20.
<正>3草鱼出血病的诊断方法3.1根据流行规律:一般流行于7~8月,对当年草鱼种危害最为严重,1龄以上的草鱼较少发病,其他鱼类一般不感染。3.2根据临床症状:观察病鱼体表,查看口腔、头部、鳍条基部是否充血;剥开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