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有效补充了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受信贷管理体制制约,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动力不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营模式与当前农户实际需求不相适应;贷款管理难到位,信用户占比小,小额信贷投放范围狭窄。建议完善信贷管理,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统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上浮标准。灵活掌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放宽贷款额度。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镇建设,提高信用户占比。  相似文献   

2.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自2001年推广以来在满足农民贷款需求,支持"三农"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市场效应面临考验。本文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行了风险透析,分析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当前的拓展障碍,为创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换代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制度缺陷与行为扭曲(一)制度缺陷弱化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际效果。一是适用性与市场需求不对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仅适用于农户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使用范围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自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到2001年出台《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在全国农村地区普遍推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为了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支持"三农"、特别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实施绩效,我们以泾川县为样本,对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深入调查,对今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思路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张杰 《金融纵横》2007,(23):55-57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策实施以来,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户的"贷款难"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政策效应和经济效应。但是,随着"三农"的不断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难以适应新时期"三农"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又出现了新的农户贷款难现象。本文在对临泉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现状、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市场需求情况的专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策适应性调整,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提高认识,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信用社主要负责人和信贷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认识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是中央银行和农村  相似文献   

7.
《南方金融》2001,(6):12-13
2000年初以来,柳江县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县联社")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了"农户小额农业信用贷款管理办法".通过学习、宣传、组织实施,至2000年12月底,全县已发放农村小额农户信用贷款10397户,占总贷款户的24.5%;贷款金额3641万元,占农业贷款总额的49.3%,比去年多投放1320户,增加了462万元.由于推行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拓宽了信贷领域,极大地方便了农户,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何广文  王伊乔 《银行家》2007,(11):109-110
农村小额贷款是向农村中小客户或者说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一揽子金融服务,而不是纯粹的放贷行为。早在2000年,农村信用社领域就开始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试验。2002年,农村信用社大面积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但是,从各地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绩效看,差异较大。不论其绩效差异的原因何在,最终均表现为农户、农村中小  相似文献   

9.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我国逐步探索而成的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贷款方式,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它的普遍推广,对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进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和田地区兵团农十四师的推广情况,和田银监分局课题组对和田地区兵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在变革与转型中,怎样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为兵团广大农牧民服务;银行(信用社)、兵团、农牧民如何实现“三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如何适应兵团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为支持“三农”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利国、富民、兴社”的“多赢”信贷政策。然而因受多方因素的制约,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却欲速则不达。以呼兰县农村信用社为例,截止2003年6月末,当年共发放农业贷款23,587万元,其中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仅1000万元,占农业贷款4.2%。辖区内共有农户125,031户,已评选出信用户仅3850户,占农户总数的3.1%。那么,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欲速则不达的症结何在?到底是哪些因素阻碍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我们带着这样的疑惑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制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的因素 1、利率较低,效益性差 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  相似文献   

1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有效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而出台的信贷政策。自从我市2001年开展和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此结合实际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被称之为农村金融领域"革命性变革"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青睐,为了更深的了解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实施效应。为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经济工作和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大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受到广大农民、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初下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两年来各地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全国已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农村信用社达30510个,占农村信用社机构总数的70%;湖北、湖南、四川、辽宁等10个农业省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户占农户的比例已达40%。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不仅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基于农户信誉,在核定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促进了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长足发展。但是,小额农贷发展至今已呈现出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诸多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只有通过全面创新才能保证小额农贷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实际困难而实行的以数额小、期限短、分期偿还为特征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199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此后各级人民银行立即大力组织辖内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16.
江都农信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以其“手续简便、无抵押、无担保”等特点,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目前已逐渐成为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要方式。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农户小额信  相似文献   

17.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下简称小额信用贷款)是指由农村信用社提供给农户的用于发展农村小型经济项目的贷款。其最显的特点是:一是金额小;二是以信用作保证。自开办以来,小额信用贷款在农村信用社资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云南思茅情况看,小额信用贷款占农户贷款以及占总贷款的份额已达相当比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商洛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证研究,认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制度创新,而不是国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策性措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和实现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而不是扶贫式的无效投资;当前制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拓展的主要因素是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农村信用社曲解政策意图、风险防范行为扭曲,而不是资金匮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声誉日上.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际功效到底如何呢?它真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吗?笔者认为,小额信用贷款方式只能满足农民生存需要而不能解决发展问题,已难以满足农村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0.
高国运 《甘肃金融》2002,(12):65-65,73
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镇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平凉地区把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作为支农的重要课题,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镇工作.截至10月末,全区133家农村信用社全部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累计发放231456笔,金额34063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