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了总能源消费和四种主要能源消费(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对宏观经济变量(产出、投资、就业)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基于各种主要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施行燃料转换政策对于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减排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节能降耗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用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事实,说明今后节能降耗仍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作者充满责任感地提出要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用“资源有限”的观点看待我国的资源与能源,走高效利用有限能源的发展之路。这将有利于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我国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节能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文章用我国近年来能源消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发达国家的对比,得出了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仅没有同步增长,而且还有所降低”的结论,有力地驳斥了某些国家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观臆断;并预测,坚持走高效利用能源的道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可用40亿吨标准煤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不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7):44-48
CO2排放快速增长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河南省作为人口和能源消费大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本文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得到河南省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单位GDP能耗仍然较高、工业能耗占社会能耗比重较大和2000年以来社会总碳排放量持续上升,但单位GDP碳排放量保持持续下降的结论,并根据分析提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节能低碳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科学测度国内各省际间的能源利用效率状况。本文利用SML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水平变化指数,计算了在保持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变情况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国内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增长趋势,这种增长同技术进步呈正相关关系;且对比分析在约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保持排放量不变两种情况,可以发现前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年均增长率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研究开发食品行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利用的成套应用技术,向食品行业提供高效能、高精度食品级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利用成套装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高二氧化碳气体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成功开发了高效二氧化碳提纯回收装置,回提纯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纯回收装置实现了自主研发及生产,取代了国外同类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考虑不同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性,对经济增长对能源结构转型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异质性作用进行研究。本文使用全球67个经济体1990—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经济增长对能源结构转型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换言之,只有当经济增长跨过一定门槛才能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二氧化碳减排的双重红利,并且这一效应也存在于高收入经济体、低收入经济体和非资源型经济体。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各经济体政策制定者在不同发展阶段下发挥政府因势利导的作用以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二氧化碳减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劭晨 《数据》2010,(6):24-25
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8.
林洪 《价值工程》2010,29(18):246-247
本文从资源的定义人手,分析了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的资源性,提出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是一种新型资源。并对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配与使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为减少因温室效应造成的伤害,必须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当温度高于31.1℃,压力高于7.38 MPa,二氧化碳处于超临界状态.本文详细介绍了二氧化碳的封存方式,主要有地质封存、海洋封存和矿石碳化.同时提出了二氧化碳的超临界特性在封存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除自然界产生之外,二氧化碳废气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如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在燃料的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氧与燃料中的碳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排放到大气中去。当二氧化碳的贡献度超过50%时则会产生温室效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对生活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为避免全球变暖现象的发生,需要重视二氧化碳废气的清除。本文就针对二氧化碳废气的清除方法进行探析,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经济》2015,(3):170-174
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城市化对我国二氧化碳(CO2)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并就外商直接投资与城市化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模型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因变量模型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因变量,用碳排放总量(TC)和人均碳排放量(PC)作为因变量指标作为因变量指标;自变量则以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指标。研究发现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化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均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8,(13):138-140
为解决传统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季节性能系数(COP)低,产出热水温度不太高(45℃)的普遍问题。本实验在青岛项目采用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对铁路段进行供暖,为提高性能系数和减少能源消耗,使用压缩机和水泵变频技术对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进行控制,分析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变频条件和适用温度范围。结果表明,在-10℃的环境下,压缩机升频到60Hz,制热量能提高18.75%;使用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变频技术,可生产65℃热水,在-12℃环境下,其性能系数达2.2;房间温度波动在22℃附近,波动幅度为2℃;在整个供暖期电耗为46.7k W·h/m2。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用于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优良特性。阐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开发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扬子石化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副产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必要性的论述和可行性分析,采取措施对装置副产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利用。结果表明二氧化碳的回收与利用,不仅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而且减少二氧化碳对大气的排放,节省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是碳和含碳化合物的最终氧化物。把二氧化碳变成一种有用的资源,这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无疑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现浅谈一下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  相似文献   

16.
化工     
《中国中小企业》2009,(6):94-94
新技术让细菌“吃电”产甲烷 美国研究人员采用一种新技术,给甲垸杆菌“喂食”电子,使其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生物燃料甲烷.这项技术不仅有助于把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多余电力转变成甲皖储存起来,而且还能利用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工业环境污染。研究人员利用甲炕杆菌在厌氧条件下以甲皖为主要特异代谢产物的特性,在实验室里将这种细菌与二氧化碳结合,通过电解反应,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FAI)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固定资产投资与碳排放关系、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碳排放影响因素等维度总结了上述研究成果,具体阐述当前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领域的特点,指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多形式的碳排放模型以及测算全国省际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本文考察了多重因素特别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较为稳健地表明,城市化进程直接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产业结构变化是中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FDI环境效应的合力是负面的,贸易并非国际碳污染转移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介绍液态二氧化碳发泡的工艺流程,使用液态二氧化碳发泡的工艺配方确定,生产工艺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来说,《京都议定书》意味着更大的压力,更多的机遇,更强的鞭策力……缤纷炫目的商品家族里又诞生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新成员——二氧化碳减排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