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端专业人才作为核心技术的创造源泉和基本载体,其积聚与培养已经成为决定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要素。然而在特色产业的高端化进程中具有深厚的专业技能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人才仍很稀缺。譬如丹阳眼镜作为全国特色产业集聚示范区,在实现高端化进程中却也隐患重重,因此,本文通过区域特色产业高端化进程中人才资源的需求与定位分析,破解人才积聚与培养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正>在产业发展规划上,原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要继续予以大力支持,动漫及服务外包产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将公共安全产业打造成合肥高新区新的特色产业。将合肥高新区建设为创新能力强劲、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创新人才集聚、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区。  相似文献   

3.
特色产业是地区依托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在"双创"时代,企业创新能力是影响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主要针对怀化市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科技情报服务特色产业路径,提高特色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引导高端化的产业集群集聚。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河南省的产业集聚主要是以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虽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缺乏创新能力,低成本还是主要竞争优势。本文分析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建设的现状,探索了河南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人才集聚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地区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集聚在其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我国经济的战略转型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产业集聚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将不断产生和释放集聚效应,这对人才的结构和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由此更加注重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人才的集聚化程度。本文介绍了人才集聚,归纳了人才集聚的动力因素、国外人才集聚模式、人才集聚载体及人才集聚效应,讨论了人才集聚软环境建设,分析了产业集群、人才流动及其相关政策对人才集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人才集聚能力开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论人才集聚     
毛凯梅 《中外企业家》2012,(13):138-139
人才集聚是解释集聚、开发和集聚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概念之一.19世纪90年代以来,人才集聚的研究单元从点转向了面,在不同人才集聚地的空间范围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此,以人才集聚为主题,从机制、载体和集聚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人才集聚效应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概括,以期深入实施人才开发战略,促进人才集聚能力的开发和人才集聚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才环境与人才成长预期对集聚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才发展区域环境、组织环境、人才成长预期三个维度,文章构建了区域人才集聚意愿形成模型,并实证检验人才集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层面环境因素间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人才发展区域环境中的经济和生活环境、组织环境中的组织氛围,以及人才成长预期都与人才集聚意愿的形成正相关;人才成长预期在区域环境、组织环境影响人才集聚意愿过程中都具有中介效应.最后,基于我国人才发展战略及本文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县域产业发展促进人才集聚,同时人才集聚推动县域产业发展。安国市政府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贡献于中医药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多项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体系、推动中医药教育、建立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集聚。然而安国市人才政策保守、同质化,政府行政干预主导、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匮乏,人才评价体系、政府政策效力不足,长期性、普惠性人才激励政策不足等问题将阻碍其中医药产业人才集聚。基于此,安国市政府应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协助”的人才集聚理念,完善人才评价、人才激励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政策的连贯性和协调性,提升政策敏锐度,适时调整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考察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共轭驱动效应及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就全国而言,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背离共轭状态;分区域样本中,中部地区人才和产业集聚处于协同发展的共轭驱动状态,东、西部地区尚未对区域经济增长形成协同发展的正向互动关系。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影响,产业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对邻近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而人才集聚则表现出非线性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城市适宜性对创新型人才集聚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创新驱动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和区域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集聚与城市适宜性密切相关.在梳理创新型人才和城市适宜性概念内涵基础上,剖析了城市适宜性对创新型人才集聚的影响机理,并从自然、经济、社会、休闲等方面综述了城市适宜性对创新型人才集聚的影响;分析了芝加哥城市适宜性对创新型人才集聚影响的典型案例;从前瞻性视角提出研究展望,并对中国城市创新型人才吸引方面提出了案例启示.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组态视角,选取京津冀城市2015年和2021年的截面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科技发展和交通状况的角度设定人才集聚组态模型,分析要素组态与人才集聚的集合关系,构建京津冀城市群人才集聚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两条人才集聚组态路径,一为经济-交通主导下的居民生活驱动型路径,二为经济-交通主导下的科技发展驱动型路径;存在三条非人才集聚组态路径,且与人才集聚组态路径呈非对称性关系;经济发展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在人才集聚和非人才集聚组态路径中,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围绕广西桑蚕、罗汉果、茉莉花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通过建设一个以电子物理网络为基础,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广西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平台,为广西县域特色产业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管理咨询、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等一系列服务,促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滨海旅游业、涉海休闲业等为主的海洋文化产业在海洋经济中逐步显现其发展潜力和重要地位。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集聚对加快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海洋文化产业经济升级具有重大意义。面对在海洋文化产业新型人才集聚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种种问题,通过对国内海洋文化产业人才的集群现状分析,总结出人才集聚区域失衡、产业集聚效应不佳等问题,进而从人才集聚环境、集聚载体和分层次集聚模式等方面提出优化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合理高效集聚。  相似文献   

14.
研究科研人才集聚与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互动关系对推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广义分位数(GQR)与面板门限模型,并结合较为有效的工具变量,研究了科研人才集聚与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非线性互动影响效应,主要研究发现为:①科研人才集聚与地区新旧动能转换之间存在非线性互动关系,并且存在一个"临界阈值",超过这个"临界阈值"有利于两者构建"良性互促体"的集聚形态;②中国大部分省份科研人才集聚与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形成"良性互促体"的集聚形态,尤其是西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与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构建"良性互促体"集聚形态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③东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与科研人才集聚明显偏离了构建"良性互促体"的最佳互动区间,科研人才集聚的速度快于地区新旧动能转换进程,而中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与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临界阈值"水平较低,分别约为0.27、0.26,两者存在构建"良性互促体"集聚形态的良好基础。本文对"抢人大战"城市制定合宜的人才引进政策并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廖锦成 《价值工程》2011,30(35):24-25
本文首先论证了河池市物流业发展与广西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次结合河池市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河池市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才作用的发挥和人才政策的落实紧密相关。论文对河北省人才政策进行分析,结合现场访谈和调查问卷数据的收集,实证研究了河北省近三年人才政策对人才集聚的效果,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人才政策对人才集聚均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各异。人才对人才管理政策、人才激励政策较为关注,而人才吸引政策和人才发展保障政策则产生较小影响。最后提出了河北省进一步完善政策实现区域人才集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评价人才集聚效应是正确选择人才开发战略的前提,人才集聚效应是多个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的综合函数。文章从集聚规模、人才结构、人才流动、人才成长、虚拟人才、人才使用、人才创新、人才联动、人才吸引力、人才满意度十个方面,构建了一套评价人才集聚效应的指标体系,对各产业集聚区的人才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在县域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城镇化升级的过程中,分析县域经济和县域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集聚经济特性,着力发展产业集聚区、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出了县域城镇化优化升级和县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选择德美日三个发达国家企业作为外国企业代表,探究三国企业人才集聚的特点,并运用逻辑运算中的“与”或“非”法则,对德美日三国企业人才集聚影响因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随后,结合国外经验,参照中国国情,提出中国企业在人才集聚方面的甄选策略,以期促进中国企业夯实人才基础,依靠人才集聚来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下,创新型人才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探讨创新型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中国200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各省域创新型人才集中程度与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在考察期内,创新型人才集聚会显著扩大区域经济差距,该结论在更换变量测度及使用工具变量回归后仍然稳健。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人才集聚通过推动集聚地区产学研合作与高质量创新进而扩大区域经济差距。第三,创新型人才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集聚效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上述结论为改善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合理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