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文学在新的历史背景与思想高度下,延续并推进了“五四”文学关于女性命运思索的主题,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本体生命的张扬,并开始用“分辨”的眼光考察两性在社会、情感、心理和伦理等方面的差异,为女性意识的确立做了观念上的准备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湖南报刊呈现出勃兴局面,其原因主要是:(一)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二)局部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三)国内外革命潮流的影响及推动;(四)先进知识分子对报刊活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丁玲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始终艰难地徘徊在革命情意结和“五四”情意结、革命者和女性知识者之间。作家试图寻找出一条既不背离自我艺术个性又顺乎时代要求的创作之路,其间有寸喜的收获,也有苦涩的教训,其创作道路和作品文本所呈现出的矛盾性、复杂性与多样性,集中体现了在20世纪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革命知识者的追求、困惑和历史宿命以及他们在被纳入新的文化、政治秩序时与新体制之间的碰撞、抵牾并最终融入的复杂过程,这对于我们反思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深入认识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思潮的变革与转型,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学启蒙运动者多以西方文化为参照来确立自身的启蒙价值立场,从启蒙的视角把“民间”作为文学的精神资源来推动新文学发展的进程。刘半农在“五四”白话新诗创作上的大胆拓荒,寻找到了民族诗歌发展的本源,开拓了“五四”白话诗歌的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5.
后“五四”学概指“五四”新化运动和“五四”学革命在1927年落幕以后,非左翼的部分作家秉承“五四”精神和作风进行学创作与学活动。本即在这一概念下对30年代民主主义学、自由主义学进行重新梳理与定位,具体阐发后“五四”学的基本形态、观念构成与创作概况。  相似文献   

6.
徐宏 《嘉兴学院学报》2011,23(4):115-120
从事物发展变化的多元因素与往复起伏的发展视角去解读周作人的思想与散文格调的转变,剖析其由"五四"时期向旧文化旧道德勇猛宣战的战士,蜕变为象牙塔里的"绅士"的原因及其对散文创作风格的影响,力求以客观公正的立场与辩证的科学态度,对这一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研究文学现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尽可能避免单一性、绝对化与形而上学;对"人的文学"与人道主义精神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一个对民族命运与文化产生积极影响的作家必须是一个能科学认识并正确对待历史事件的、有高度民族责任感的人。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陈独秀提出的“德先生”、“赛先生”两大口号成为启蒙运动的主要口号,它指引着先进的知识分子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播。但是在启蒙者对两大口号的称呼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不仅先进的知识分子抱着虔诚学习的态度,就连普通民众也尊“民主”、“科学”为师,五四时期的中国流行着学习西方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本从“科学主义”问题出发,辨析了“五四”新化(学)倡导中心存在着的“S会馆”与“校”和“刊”之间主导话语的不同和不同发展趋向,认为这种不同在“五四”退潮后表现得最为明显。章主要针对“整理国故”、“科玄论战”、“女师大事件”对与科学主义相联系的英美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分析,基于鲁迅对科学主义的认识,提出了在中国社会变革语境中“科学主义与道德主义是双生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迅速发展成现代化的工商业城市,出现了与传统社会不同的市民社会和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促成了海派文学的产生。而海派文学从出现之初,就反映了新新都市的精神面貌,它以世俗化、商业化的审美趣味,彷徨空虚、颓废的心理状态和“性自由”色彩去表现“都市男女”,实现了对五四主流文化的叛离,也揭示了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特有的都市市民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们都知道,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历来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问题,把知识分子视作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不可缺少的力量,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理,建国后仍然把知识分子作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党中央的新的领导集体对知识分子的一系列政策上。  相似文献   

11.
本从“科学主义”问题出发,辨析了“五四”新化(学)倡导中心存在着的“S会馆”与“校”和“刊”之间主导话语的不同和不同发展趋向,认为这种不同在“五四”退潮后表现得最为明显。章主要针时“整理国效”、“科玄论战”、“女师大事件”对与科学主义相联系的英美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分析,基于鲁迅对科学主义的认识,提出了在中国社会变革语境中“科学主义与道德主义是双生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文献史料的爬梳钩沉,发现宋代女性诗歌有民生诗、丧乱诗、讽谏诗、咏史咏物诗、游仙访道诗等十种之多,说明宋代女性情感已经从“男人与女人”拓展到了“女人与社会”,相应的其诗歌也由内到外的从“身边文学”而变为“社会文学”。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要主动适应教育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全面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构建新的体育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悲剧:《儒林外史》与《浮土德》田萱前言用“泛滥成灾”来形容近年来对“文化”一词的盲目演绎毫不为过,然而文化终究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参与,一个不关注知识分子命运的时代和社会,奢谈“文化”只能流于空泛和浅薄。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在深层文化的对比上来试图描...  相似文献   

15.
泰国华文文学是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70多年来她经历了拓荒期、磨合期、繁荣—沉寂期和蓬勃发展期,完成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创作思想的转变,成为独标风韵的华文文学。其未来任重而道远,前景是令人乐观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消灭农村”转向了“建设农村”。在国家正式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前,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乡村建设”已成为一种话语,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以温铁军、贺雪峰、何慧丽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共同判断,即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9亿农民不可能顺利地从农村转移出去,将长期过着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生活,提出并实践了新乡村建设的主张和理念。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作家张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新时期女性知识分子命运又做了深入的探索,其作品不仅全面展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女性爱情所面临的困境,而且也对女性的爱情悲剧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文学伦理批评理论认为“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现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从文学伦理的角度出发,分析《苏菲的选择》中女主人公苏菲在历史的伦理环境与父亲、与儿女在伦理活动中伦理结的形成过程,能让人们看到苏菲悲剧命运的根源、纳粹罪恶的深重,从而激发了人类对复杂人性的思考,号召人们心向美好,普爱众生。  相似文献   

19.
以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确立为基础的女性文学正以从容的姿态步入新世纪,从五四时期平地崛起的女性文学,对强大的男性世界由艰难的抗争到自如的应对,走过布满荆棘的漫漫长路。湖北文坛作为创作大省,也在女性文学的衍进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全国文坛有不俗的成绩。面对新世纪为女性文学提供的多元与平等的话语空间,湖北女性文学将如何发展。笔者试图在粗略梳理湖北女性文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湖北女性文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茅盾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在小说领域内他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接来加以发展,建立起一种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模式。他的作品大规模地、全景式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历史内容巨大,结构宏伟,叙述客观,特具典型,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模式,并对新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