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曹松威  何艳 《辽宁经济》2010,(12):22-23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使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定位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的第四经济增长极。它是由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六个城市的21个市区和12个沿海县(市)组成的。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总面积为5.65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现代产业集群 带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才 《辽宁经济》2010,(4):10-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辽宁沿海地区将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意味着辽宁将选择依托沿海地区面向世界发展的开放型发展战略。按照《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要求,大连确定了“三个中心、一个集聚区”(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3.
中宁 《东北之窗》2014,(11):43-44
正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以原则通过。至此,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从2005年辽宁省提出"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2009年更名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只有四年多的时间。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从一个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既有辽宁的不懈努力,更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大局考量。  相似文献   

4.
于波 《辽宁经济》2013,(8):66-67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已经成为广为关注的重点。通过分析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的因素,提出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的财政政策建议,通过这些机制不断强化财政对就业的扶持职能,更好地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为构建和谐辽宁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大连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重中之重,也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城市。大连以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为战略取向,已经成为东北区域经济带中一颗耀眼的“北方明珠”。  相似文献   

6.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4,(11):45-47
正"它是盘活辽宁全省经济发展全局、完善我国东北亚沿海经济新板块的一着重要战略布局,并最终形成辐射和拉动大东北的国家新的增长极。此番宏图,何等壮观!浩瀚的大海啊,你怎能不为之欢腾与歌唱?"著名作家何建明在辽宁沿海经济带采访后写下以上这段感人的文字。自2005年辽宁以"五点一线"为突破口开启沿海开发大幕,到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历经9年的开发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不仅遍布超千亿元产值园区的产业带,还是现代化亮丽的城镇带,更是有山有水多姿多彩的  相似文献   

7.
王彦堂  张达 《东北之窗》2011,(14):33-35
两年前的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批准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前的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再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8.
才力 《港口经济》2009,(11):36-36
大连有1906公里的海岸线,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大窑湾、长兴岛、还有旅顺,都是自然水深达到20米以上的天然港口。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两个规划,一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规划;二是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规划。以上海作为参照系,制定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9.
建国60年.正值大连建市110年.大连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更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性的城市。特别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大连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大连要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全域谋划未来的发展.充分发挥积累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4,(15):38-39
正今年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整整5年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如何保持持续的发展动力?相关产业如何提升发展?6月28日,由辽宁省委宣传部等主办、渤海大学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承办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高层论坛"在锦州举行。围绕着这些问题,来自辽宁沿海经济带相关领导、资深的专家学者和45个重点园区代表,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的探讨。在大家谈论自己的经验和核心策略时,也提出了在发展中的困惑和彼此不同的见解,激烈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论坛现场引发强烈的争鸣、有所裨益的启发和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五个重点发展区域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包括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盘锦船舶工业区)、辽西锦州湾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面对着同样的优惠政策,同样的港口城市以及同样的腹地,人们更关注的是:辽宁沿海产业如何实现错位经营,防止同质化竞争这个看似简单,但在实践过程中非常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是这样出炉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最初提出时叫"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简称为"五点一线"。"五点"指的是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含盘锦船舶工业基  相似文献   

13.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正式印发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该规划明确制定了2009-202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目标,这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机遇也是挑战。《规划》中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立足长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城市协作、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向纵深推进,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加快推进辽宁北黄海沿岸开发建设的战略构想.加快推进北黄海沿岸开发建设,对于加快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对于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已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带,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旅游业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为了科学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旅游业发展现状,从旅游资源实力、旅游基础、旅游市场实力、旅游环境支持力、县域经济实力和县域旅游发展活力六方面构建了包含21个指标、32个具体因子的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沿海经济带18个县域经济体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营口市的盖州市旅游竞争力为辽宁沿海经济带18个县域经济中最强的。另外,盖州市旅游市场实力和旅游发展活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排名辽宁沿海经济带18个县域经济体第一。北镇市、兴城市、宽甸县和瓦房店市的旅游资源实力、旅游基础、环境实力和经济实力分别为辽宁沿海经济带18个县域经济体中最强的。从空间上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旅游竞争力的格局为"辽东中等偏高,辽南中等偏低,辽中高中,辽西高中低混杂,总体格局为高中低交错分布"。  相似文献   

16.
冯云廷 《港口经济》2007,(10):39-40
为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开发辽宁沿海经济带,通过"五点一线"(即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丹东临江工业园区、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及其沿海大通道)的空间布局带动整个辽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构想.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核心在于临港工业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实施已进入关键时期,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工作也处于最后冲刺阶段。作为沿海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依托,辽宁港口群与临港产业的发展对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并将为沿海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东北之窗》2013,(1):45-45
大连市在推动城市重心向北转移过程中,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形威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产业园区,正是这些重点园区的建设,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成为大连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特色。《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大连市围绕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全域谋划城市空间布局,在黄渤海两岸呈“V”字形布局了19个重点园区,这19个重点园区全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和支持区域,数量占全省的45%,规划总面积占全省的60%,占大连市陆域面积的25.2%。  相似文献   

19.
刘胜军 《辽宁经济》2009,(10):23-23
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作为沿海经济带的东端起点,东港市将紧紧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建设临港产业园区,努力把东港建设成为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几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东港市积极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港口经济》2011,(11):32-32
沿海是锦州最大的发展优势,也是锦州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锦州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的认识达到一致。把沿海开发开放打造成为振兴发展的战略突破点和支撑点作为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