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仍是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记者: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2009 年行业热点,对2010 年的电气设备总体上将会有怎样的影响,是趋好还是需要谨慎?沈文春:2010 年,我们仍然看好电气设备行业,预计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新能源仍是贯穿2010 年全年的热点。特别是国家电网有关智能电网的具体规划及酝酿已久的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都将在2010 年出台,这些规划出台将吸引市场的目光,描绘出我国智能电网、新能源未来发展清晰的路线图,对相关领域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在特高压方面,我们预计将会有3个左右的项目在2010 年进行设备招标,相关企业将因此获益。  相似文献   

2.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贯穿2009年电力行业热点的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在2010年仍将持续成为焦点,对应的设备行业发展方向以及相关行业设备企业下一步如何谋略才是上上之策等问题,则是诸多企业更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智能电网首次正式提出 5 月21 日,在2009 年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第一次正式对外界公布了国网公司的“坚强智能电网”计划。刘振亚在会上说, 智能电网首先应当是一个坚强的电网。“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智能”是坚强电网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 两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 2.坚强智能电网开出具体时间表 7 月11 日,国家电网公司年中工作会议专门就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开出了具体时间表:2010 年前,完成发展规划的制定,开展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和试点工作; 到2015 年,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到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  相似文献   

4.
王晓华 《魅力中国》2014,(16):111-111
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视化展示与人机交互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智能电网以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接入、特高压大电网信息接入以厦直流输电的信息的接入,信息展示手段需要更加综合与灵活。本文介绍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图形化、智能化、互动化展示的主要内容。信息图形化、智能化、互动化等可视化技术解决了智能电网多样化、多维度信息的智能化集成、可视化展示、互动化使用等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3G 移动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加快建设智能电网相关举措陆续出台,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的迅猛推进,盐城地区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其接入以及正常运行对电网的影响日益显现,电网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电网需要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天候运行能力,满足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输配电、发电、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的进步也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由此智能电网成为现代电力工业发展的方向。2009年举行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到2020 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相似文献   

6.
我国特高压电网是指1000 千伏交流和±800 千伏直流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由于技术风险高、资金投入大,且在国外没有先例,因此特高压在起步之初备受争议。但随着2009年1 月16 日晋东南— 南阳— 荆门1000 千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成功试运行,不仅验证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可行性、设备的可靠性、系统的安全性,而且说明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已具备条件,特高压电网大规模建设近在眼前。而具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供货能力的国内企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7.
在奥巴马欲以能源革命将美国重推全球经济顶端之际,国家电网提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和规划:到2020 年以前,建成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但改变着未来的电网格局,也改变着传统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日趋清晰,各电网公司早已提前规划布局,国内外设备制造企业也都摩拳擦掌、争相参与。国电南瑞作为国家电网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以自身优势在此次智能电网市场争夺战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2009年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正式对外界公布了国网公司的“坚强智能电网”计划。  相似文献   

9.
《发展》2009,(9):15-15
2009年7月30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召开促进新能源发展工作会议。作为以建设运营电网为主营业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将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发展紧密结合,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新能源接网、输送和收购,深入研究有关重大技术和政策措施,促进新能源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奥巴马欲以能源革命将美国重推全球经济顶端之际,国家电网提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和规划:到2020年以前,建成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但改变着未来的电网格局,也改变着传统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日趋清晰,各电网公司早已提前规划布局,国内外设备制造企业也都摩拳擦掌、争相参与.  相似文献   

11.
输配电设备及高压开关的市场主要由四方面构成,即电网年新增装机容量需配套设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用设备、技术改造需要及出口设备。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本世纪前半叶,力争用三个15 年时间,使我国的能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电力作为主要的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电力工业预计新增装机容量近2.5亿 kW,发电方面投资约10000 亿元,电网投资规模将达12 000 亿元。在国家大力发展电网改造及“西电东送”、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带动下,高压开关产品的制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高压开关行业出现了良好的走势。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电力工业为高压开关行业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当前智能电网已成为各电网公司、电力设备生产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关注的热点。智能电网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节能降耗以及优质服务,因此以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必然将逐步引领我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方向。然而从当前我国电网基础来看,实现智能电网的构建将会是一条漫长和艰辛的进程,需要从智能电网基础领域切入,明晰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智能电网框架与组成,为大规模建设智能电网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21日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正式宣布将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并公布了规划试点、全面建设、引领提升三阶段的建设方案。该方案的公布立刻引起各方关注,使智能电网概念从一个专业术语变成炙手可热的公众话题。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部署了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第一阶段(2009 年至2010 年) 重点工作,印发了《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第一阶段重点项目实施方案》,标志着公司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第一阶段工作全面启动。会议要求公司上下分析形势,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明确任务,确保智能电网建设工作起好步、开好局,为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栾军参加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15.
8月7日,长沙电业局局长罗检仔对外透露:2010年,一条四川至上海的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电力线路将在长沙县果园等地落点建站,这条承担着西电东送任务的输电大动脉一旦建成,将具备每天向长沙电网输送200万千瓦电力、4800万千瓦时电量的能力,随着特高压电网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6.
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特高压电网的逐步推进均需要更加先进可靠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新型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能很好地适用于电网发生故障后的紧急控制,双机配置、分布式运行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已经在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中得到应用,满足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电力工业的兴旺和产业政策扶持,尤其是输变电领域一批批“国字号”重点工程的上马,犹如一缕缕春风,给中国电器行业的发展增添了前进的动力。随着农网改造、特高压项目以及智能电网的新鲜出炉,高压开关行业迎来了金融危机后的一次发展腾飞的绝佳契机。  相似文献   

18.
风云变幻的2009年已经成为过去。在整个市场遭受经济危机洗礼的这一年,电气行业也可谓波澜起伏:电价的破冰前行,特高压的风云再起,水电发展的徘徊不前,新能源发展引发的产能过剩……电气行业的每—次变化,都会带来不小的震动——或拍手叫好,或备受质疑。但不管如何,这些变化都值得我们记录,记录不仅仅是为了盘点,更是为了来年的启航做好总结。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建立特高压骨干网,是国网公司自2005 年以来就开始对电网发展提出的战略性规划,我们认为对国内的电力工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全国电网负荷水平、装机容量成倍增加,预计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和装机容量是2005 年水平的2 倍。大规模的电源建设势必要引起电网建设的重新布局和规划,发挥特高压电网的规模优势,引导电源集约化开发,避免电源大起大落,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建设。这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大局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因此考虑建设特高压网有其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科苑·动态     
2009年会展信息12月10日-11日第二届中国风能国际峰会北京国航万丽酒店会议内容:透析2010-2015年世界及中国风电产业政策和市场、风电项目规划、开辟最佳投融资渠道、最新风电设备技术分享、风电并网、智能电网与风电产业、海上风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