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婧  莫顺龙 《魅力中国》2010,(23):74-74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形成于30年代的苏联,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第三次危机以1989年至1991年苏东剧变为标志。正是对这三次危机的反恩,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得以孕育、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赵秀文 《黑河学刊》2011,(11):4-5,4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它是由“特色的理论体系”、“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特色的社会理想”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提出及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本文比较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发现从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存在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新发展理念、从“为人民谋福利”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两个飞跃”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到党-政府-市场关系重构、从局部渐进式改革到系统整体性改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60年代初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萌芽或孕育的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前奏是邓小平同志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的思想及其实践,对于他日后提出要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特剐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浩军 《乡镇经济》2011,2(3):15-18
江泽民站在新的时代高度,以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重新审视变化了的实践,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把握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文章通过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的分析,从教育地位、教育目标、教育改革、教育基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概括。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对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智 《魅力中国》2013,(28):42-42,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毛泽东的艰辛探索.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理论观点,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其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共同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哲学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彰显了实践的第一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彰显了实践的主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去指导新实践、开拓新境界,彰显了实践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和指明未来发展方向和途径的重要理论。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形成演变历程同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从中总结出对未来改革的启示,对指导未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中国始终面临着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国家独立,一个是如何实现现代化,对这两个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离不开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认识到民族独立与现代化的一致性,以及认识到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一致性,是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探索发展道路进程中的两次理论自觉。社会形态的局部跨越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两个基本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正确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对于今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炳炎 《改革与战略》2011,27(10):24-28,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与时俱进的经济改革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其初次分配方式是中国特色企业收入分配方式,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可以通过以“分享型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性理论,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三个代表"秉承了"三个有利于"的理论来源,继承发扬了"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思想,同时,在新时期下,"三个代表"也是对"三个有利于"思想的丰富和再发展,是"三个有利于"与时俱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特区经济》2009,(10):19-20
建国六十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始终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毛泽东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邓小平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过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6.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态势貌似乐观,而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遇到各方面阻碍。铁的事实摆在眼前,使人们禁不住开始怀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科学性。这主要是由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外和对内的调整导致的。但实际上这正是资本主义自身的扬弃,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是历史所趋。  相似文献   

17.
宣萱  马小林 《乡镇经济》2011,2(1):35-40
文章试从两者的历史条件、历史主题以及历史地位三个方面对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做一个粗浅的阐述。深刻理解这个问题对于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及其规律,在经济体制问题上、在所有制问题上、在分配问题上都提出了突破性的创新思想,大大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