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我国大都市区地方政府在跨界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协作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整体性治理理论所主张的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和整合成为促进大都市区跨界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大都市区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的构建及运转机制,进而探讨由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各个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私营部门共同组成的大都市区地方政府跨界公共事务整体性治理模式,对实现我国大都市区跨界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都市区膨胀病的国家治理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已经出现膨胀病。大都市区膨胀病治理的有效途径是严格科学的城市规划和良好的城市治理。为此,必须加快大都市区治理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城市规划编制、执行、监督和民主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城镇密集地区的整体协调,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和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综合解决大都市区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构筑新型的城市产业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美国洛杉矶大都市区为例,研究其治理模式及在大都市区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大都市区治理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把西安培育为西部的经济增长极,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必然选择;利用“关一天”经济区建设的契机,着力把西安打造成国际化大都市;创建西安国际大都市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受到行政分割的制约日益明显,但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依靠政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内在稳定性。政府间加强合作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佳选择,而区域整体性治理模式则是在我国现有体制下推动地方政府加强合作的有效途径,但要以建立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带来一种新的地域现象,即全球城市区域。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也许并不能像发达国家早期的国际大都市那样“单独”地形成与发展,而是内生于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中。因此,加强全球城市区域中的合作与协调,将对我国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形成积极的影响,并提高整个全球城市区域的竞争能力和促进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其关键在于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阻碍,提高我国经济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制度视角分析了区域协调发展中体制机制创新的需求,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及表现,指出构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若干基本路径,包括完善区域分工与协作制度、建立跨区划协调机构和议事制度、改革官员绩效考核及选任制度、建立区域溢出效应下收益共享和成本共担制度、有效契合政府推动机制和市场决定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该区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方面的协作,但成效不显著。可以通过强化“利益共同体”理念、将环境绩效评估纳入地方政绩考核、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建立生态环境协调管理机构等手段来构建健全有效的长三角区域生态治理政府间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治理面临着治理理念滞后、治理体制局限、依法治理能力不足、市民参与欠缺、治理方式粗陋、大都市协同治理机制缺失等困境,亟需完善城市治理立法体系,健全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压缩城市管理层级,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促进居民有序参与,提高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完善城市群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详实的数据列举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地区性差距,从不同角度对造成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提出建议。主张采取大都市化的发展战略,满足生产集约化的要求;加快实施以环境生态为基础的区域人口流动战略;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战略;统筹协调解决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紧跟 《珠江经济》2007,192(8):10-17
针对珠江三角洲典型的"行政区经济运行模式"的种种弊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撤县(市)并区和撤并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行政区划改革在珠江三角洲展开,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珠江三角洲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但与此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且行政区经济运行模式依然存在。①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来看,关键在于通过建立健全区域内政府间关系的协调机制以实现有效的区域公共管理。②而区域公共管理的要求以及欧美发达国家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表明,必须实现治理机制多元化。因此,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野来看,行政区划改革只是其多元化治理机制的一种,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要实现珠三角的成功整合,应尽快实现区域公共管理治理机制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际大都市具有全球性协调功能。这种全球性协调功能既是大都市永恒特性的体现,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与发展的产物。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国际大都市具有明显的外部连接的网络化特征,其战略性的协调功能是内含于全球连通性之中,并通过全球连通性程度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都与区际协调机制的欠缺有关。虽然各级政府采取了建立区域合作组织、开展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调整行政区划等手段来应对这些问题,但距离有效的区际协调机制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应从尽快着手编制具有权威地位的国土规划、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建立具有协调与仲裁功能的区际协调机构、改革地方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等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区际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试论新区域主义视野下的区域合作: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珠江三角洲,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量区域性公共问题随之产生。为此,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开展了一系列以双边和多边协调与合作为基本内容的区域合作。但是,对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评估表明,其仅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并未破解区域合作的迷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区域主义在欧关发达国家兴起,新区域主义主张区域治理应该是区域内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共治。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是一种缺乏治理的地方政府间协调与合作,因此无法有效治理区域发展中诸多公共性问题。从新区域主义的视野来看,要提升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竞争力,应该适时转变为区域治理,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的区域,上海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结构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不能按一般意义上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来规划上海的农业,而应符合将上海建设成世界性大都市的要求,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省际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再次提上重要日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跨界的九大经济区域和九大都市区域,以成渝大都市区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区,则是经济联系紧密,联合协作,共同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重庆市加强与周边省市区域联合与协作的战略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证了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表明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是确保区域产业分工顺利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地区,因此在环渤海地区建立区域产业政策协调机制很有必要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环渤海地区建立区域产业政策协调机制的困难所在,并为环渤海区域产业政策协调机制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该区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方面的协作,但成效不显著。可以通过强化"利益共同体"理念、将环境绩效评估纳入地方政绩考核、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建立生态环境协调管理机构等手段来构建健全有效的长三角区域生态治理政府间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河长制"这一创新政策试图通过河长之间的沟通协调来有效实现水污染治理目标,但该政策能否有效解决因流域治理的跨域特征而导致的碎片化管辖和协同治理困境,现有文献对此尚未予以关注。文章首先利用博弈模型和逻辑推演阐释了碎片化治理本身对水污染治理及对河长制政策实施效果的潜在影响,进而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七大流域覆盖的干流县域数据,结合中国生态环境部实施的国家重点监控点的水质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的流域治理中确实存在明显的碎片化问题,且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地区,原因在于中上游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被动等待,而下游地区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主动治理,导致下游监管较强、中上游监管较弱而出现污染产业"逆流而上"的现象。同时,河长制能产生水污染治理改善的效果,但尚未解决跨区域协同治理困境,这也正是目前实施的河长制政策的主要局限,亟需后续推行过程中的进一步完善。文章揭示了河长制治理过程中的跨区域碎片化导致的协同治理困境问题,并为此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利于政府在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跨区域的协同合作治理,为政府进一步建立跨区域的河长制协同治理制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玉霞  张昱 《特区经济》2006,213(10):99-100
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均衡,而结构基金作为欧盟区域发展政策的主体,在协调区域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从欧盟区域发展政策的概况入手,分析欧盟区域发展基金主体结构基金的主要运行机制,最后探讨其对我国建立区域发展基金构想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