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进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劳动力就业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当前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逐渐的向非农产业进行转移已成为一大趋势,非农产业也逐渐的成为了劳动力就业的主体,所以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更多的依赖于非农产业,因此,将主要研究非农产业的就业效应特征以及影响其就业效应变动的内在因素,以此增加对非农产业就业问题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缓解当前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关键问题在于通过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业,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非正规就业依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首要选择,这不仅是因为劳动力市场存在制度性分割,还在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本身所存在的制度缺陷导致的农村劳动力公民权缺失,使得农村劳动力对非正规就业有着很强的自愿选择。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根源问题,从政府层面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就业的压力,就业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期间,我国虽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但目前的就业形势依然并不乐观。我国每年需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77亿人。另外,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员至少2000万人。这样,我国实际上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为1.97亿人。如果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按8%计算,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则每年对劳动力的需要约为800万。这样,我国将有1.89亿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的状态。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求…  相似文献   

4.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初始路径选择和发展中的结构性特征,是黑龙江省乡城劳动力流动制度在改革后依然保持控制性特征的重要原因。虽然信息化有利于将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迁移所带来的收益内部化,并促进转移过程的完成,但在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探索以信息化完善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的具体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经济研究》2017,(8):171-186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场需要进一步健全,仍需规范公有单位的用工和招聘制度。  相似文献   

6.
1.就业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制度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农村劳动者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仍然受到不平等待遇。(1)农民工进城就业机会相对有限。一方面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依然严重;另一方面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进城农民工以非正规就业为主,大多数是没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2009年将成为我国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转变的拐点.这一结论引起广泛讨论,正反意见都有.劳动力过剩还是短缺,是国家最基本的国情.对其正确的判断,事关重大.因为它直接关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我们认为,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的拐点不会这么快到来,未来15年就业压力都很大.扩大就业依然是宏观经济政策最为核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孙剑 《当代经济》2009,(20):82-84
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产品供给不足与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矛盾.数据检验表明,劳动力投入和财政支农力度与农产品供给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在我国农业生产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下,必要的劳动力投入和财政支农力度一方面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建议设置管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彻底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介绍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就业状况与失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我国就业状况与失业保障冯煜一、我国目前的就业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一)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就业形势严峻1、新增劳动力数额仍然很大。劳动部门预计,“九五”期间城镇新增劳动力5400万人,预计仅能安排3800万人,争取安排4100万人,“...  相似文献   

11.
一、山东省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山东省的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山东省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山东是全国人口第二大省,人口基数大,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全省每年有120万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而实际安置能力仅有8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9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1000多万人。按照山东城市化发展目标,每年将有12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同时,每年将有为数不少的外省市劳动力流到山东。这五流合一,形成了山东省就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的供不应求是一个长期的现象。在建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曾多次面临过相当严重的就业压力。到目前为止,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尽管从“九五”中期起,政府在缓解就业压力和保障劳动者利益上采取了大量积极措施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产生的失业问题将日益显性化,使就业问题仍然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问题无疑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政策中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从根本上说,经济增长、税收增加与就业扩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主要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类型——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但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的内部收入差距却高于外出就业劳动力。两种类型转移劳动力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省份、性别、人力资本、就业单位或工作类型等;在外出就业劳动力与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中,禀赋回报率的差异部分解释了57.9%,而禀赋差异部分解释了42.1%。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劳动力只有通过流动,才能使劳动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能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有利于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也日益活跃。相比较而言,东北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却依然比较滞缓。文章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在产业间、行业间、区域内和跨地区(省际间)的流动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就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如何通过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传勇  蔡琪梦  魏万青 《开放时代》2024,(2):190-204+10-11
职业多样性能够较好地捕捉数字时代劳动力在新型职业就业的特征,但既有关于数字经济就业效应的研究对城市职业多样性的关注较少。本文在归纳数字经济就业效应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职业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是促进包容性就业的重要社会基础,而数字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流入有利于提高就业包容性。此外,在低技能劳动力为主的城市,移民的流入将降低数字经济发展对职业多样性的影响;而在高技能劳动力为主的城市,移民的流入将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对职业多样性的影响。因此,推进数字经济与就业优先战略协同发展,应该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多样性,在促进机会公平中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在未来十年内,劳动力老龄化日趋严重,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日渐凸显。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应未雨绸缪,制订相关政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适合中老年就业的产业,加大对中老年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为中老年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有农村户籍人口8.6亿人,其中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5.37亿人,主要包括农业从业人员(3.07亿人)、本地非农就业人员(0.85亿人)和外出务工人员(1.45亿人)等三大群体。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需要劳动力约1.8亿人,约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2亿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趋势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开始下降,但由于城镇化增速放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经营规模出现扩大,但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进一步明显;外出劳动力就业环境明显改善,迁徙式迹象开始出现;农民工正在完成代际转换,外出就业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十二五时期,每年将约有1200万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将会加快发展,就业市场可望容纳这一就业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但将给部分农产品供给带来一定的影响,农民工回乡就业则将给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未来,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要求稳定转移与难以实现定居、企业用工要求不断提高与培训远不能满足需求、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农民与农业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等三大矛盾。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总体状况为总量过剩,结构短缺。在总量过剩的大背景下,需要通过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是否充分就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在制定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时,也都将劳动力充分就业作为着重考虑的目标因素之一。其中,对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影响就业形势的因素分析一般来讲,就业形势取决于某一时期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状况,而就业压力的形成则是因为劳动力供大于求,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需求的增长赶不上供给的增长就会使就业形势趋向严峻。(-)劳动力的供给我国面临的劳动力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讲,主要源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工业…  相似文献   

19.
陈昊  谢超峰 《经济评论》2012,(2):127-131,138
本文利用2001-2009年的对外贸易月度数据,考察了中国出口与外贸顺差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暂时不考虑进口的情况下,出口规模的扩大对就业依然产生正向冲击;但是考虑进口后,外贸顺差的就业效应却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效应。因此,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机制认为的外贸顺差促进就业的观点可能需要重新修正,而Helpman等提出的"贸易筛选"机制在中国当前的外贸顺差规模下,将在劳动力市场上发挥主要作用。鉴于此,中国应在进一步提高出口规模和质量的同时,重视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外贸顺差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一直被认为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对于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非农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方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规模、技术进步类型和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增量将对行业间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计划、偏向性的产业发展政策、选择性的技术进步类型和瞄准性的政策扶持方案,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