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任艳云  谭向勇 《技术经济》2009,28(11):88-92
本文对我国县域农户家庭劳动力利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劳动力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型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20%~30%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农户在进行家庭内部分工时基于家庭效益最大化考虑;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和镇域经济发展对县域农户家庭劳动力利用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家庭劳动力特征对农户家庭就业决策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政策性补贴对农户家庭就业决策的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化解供求不平衡的矛盾,解决“招工难”与“就业难”的两难新局面,提高就业质量与实现充分就业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亟待突破的方向.作为市场经济产物的劳务派遣在弥补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缺陷、优化工作搜寻过程、改善空岗匹配效果、促进力人力资本积累、实现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效用.  相似文献   

4.
户籍特征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状态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四种不同户籍特征的劳动力群体——本地非农业户籍、本地农业户籍、外地非农业户籍和外地农业户籍劳动力。根据对北京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在上述四种户籍特征的劳动适龄人口中,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逐次上升,而失业率则逐次下降。进一步的经济计量分析发现,户籍特征对劳动适龄人口的市场状态具有显著影响,与本市非农业户籍相比,包括本市农业户籍、外地农业户籍、外地非农业户籍等在内的其他各种户籍特征都不易于使劳动适龄人口处于失业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状态,户籍身份的差异确实对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市场状态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社会排斥与劳动力市场分割——以性别歧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市场因其社会性与制度性因素至少被分割成主要和次要两个层次,较之主要市场.次要市场的就业条件差、待遇低和发展机会少.女性劳动者因其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往往被排斥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困难且频遭歧视.社会性别排斥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借口",而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又强化了社会性别的排斥程度,如果没有相关的约束,这个恶性循环机制难以规避.正如商品和资本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中,一方改进的代价是另一方的受损,无论如何效率和福利都没有实现最优,存在着改进的必要.本文深刻剖析社会排斥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及危害,为政策和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石江平 《经济师》2014,(12):275-276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近年来,房地产业在国内一、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随着房价的节节走高,国家的房市调控政策也随之层层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县一级城市的乡宁县房地产市场情况又如何?有无房地产泡沫?县级小城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路在何方?引人关注,值得探索。文章以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为例,通过对辖内商业银行、城建局等单位及部分房产开发商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县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县域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以来,县域信贷市场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四大行分支机构业务萎缩、地方城市银行业务急速膨胀两方面。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有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金融市场作为支撑,而这一金融市场的主体只能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必须下放监管权力和责任,建立起与地方金融发展相匹配的地方性金融监管体系由地方在获得融资效率提高的好处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监管责任。可以考虑准确划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领域,对服务提供商予以营业税等方面的优惠。  相似文献   

9.
10.
徐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9):102-104
通过借鉴美国2007年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数据,对于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作了实证分析。考虑到了影响工资收入的职业类型、技术差异,劳动者偏好等影响因素对于劳动群里女性比例与该劳动群体里的工资收入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该研究结果对于改善较不成熟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6,(6)
现代物流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信息业、批发零售业、对外贸易业等形成的覆盖流通领域全过程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安徽省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民营经济发达,全市现有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15000余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推进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节约社会发展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桐城物流产业的现状、物流产业升级的前景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县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县域电商是中国县域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产物,不仅破解了农产品流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成为县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福建县域电商的四种模式和存在问题,提出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从四个方面大力推动县域电子商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劳动力商品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状态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了谋取好的就业机会,为了获得较好的工作岗位,供给方为劳动力的需求方提供一些不真实的信息,导致劳动力就业市场诚信缺失,失信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尤为突出,文章就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劳动力就业市场中高校毕业生产生失信现象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将会使劳动力市场平衡打破,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机制、用人需求,迫使劳动力市场相应做出调整,以适应未来新的劳动力市场机制,而做好未来劳动力资源需求引导则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实现WTO条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成为必须加以研究的课题。一、WTO引发劳动力资源的变化一体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第一步,也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初期,国际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主要特点就是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信息及行业间的来往,融合越来越频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已经演变成具有"二元"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其中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差异不能仅仅用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来解释,它还与城市政府的选择性管制有关。虽然中央政府已经逐渐取消针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性限制,但地方政府借助户籍制度实行的隐性、间接管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配置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是外来劳动力在职业选择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吴红菲 《经济师》2014,(11):160-160
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对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化进程实证——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荣胜 《经济地理》2007,27(1):122-125,121
河南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此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相对于产值比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偏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严重偏低。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是转移空间不足,即二、三产业就业容量不足。其中,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是导致转移空间不足的重要原因。这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政策启示:兼顾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农村实现小康的重要抓手。本研究立足于河北,着重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深入剖析,力图抓住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寻找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