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央在年初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中央的这一指示明确告诉我们,在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时,要注重发挥其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这是加强市场建设的着眼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2.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四者之间存在“依次推进”的关系。“农产品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推动“农产品结构调整”的主体应是“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信息型龙头企业”及所带动的广大农民。政府适时进行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只可起引导作用。政府更应该做好的工作是大力推进农业科研体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 ,迅速孵化出一批“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信息型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3.
龙头企业不仅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龙头企业通过龙头连着市场、龙身连着加工和销售、龙尾连着生产,一方面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引导农产品生产;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信息,确定加工和销售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不同农产品,并为其开辟多种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多次转化增值。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行,龙头企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与引导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4.
稳步发展订单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从总体上看,农产品已由过去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解决农产品的“卖难”,把千家万户农民的生产与市场对接起来,成为当前农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近几年,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了订单农业,也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就是农户按照与农产品购买者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通过合同形式,把购销双方联结起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依照合同的规定,完成生产经营中产销活动的过程。从理论上讲,订单农业的实质是通过订单的形成反映市场需求,把销售环节移到产前来完成,引导农民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反映了市场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实践中,订单农业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与市场的对接、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此应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满林 《经济论坛》2004,(9):109-110
农业结构调整能否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看农产品能否顺利实现销售,农产品的销售则依赖于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加快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对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必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相继出现“丰收而不增收”、“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等现象,甚至一些农民种植的有机农产品因长相不好而销售遇冷,究其根源,很大程度是因为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脱节造成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兴起,可以克服农户与市场间信息不对称、生产与需求脱节的难题,合理正确地利用网络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转变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农村经济工作,使农民群众顺利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加快实现小康目标。当前应着重抓好“引导、衔接、调控、保护”这八个字。 引导──要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组织广大农民按市场的需求安排生产经营,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和运销业,使农村的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农副产品的增值。因而,必须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要有计划地加快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从而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衔接──要使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市场需求有机地衔接。农民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经营项目,使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适销对路,需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支持和引导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配套服务,要积极推行贸工农一体化的服务形式,围绕市场需求搞加工,按照加工安排原料生产,以贸工农的顺序组织生产和经营。 调控──要根据主客观经济条件搞好农村经济调控。在经济发展的项目、布局、投入等方面都要科学合理地搞好规划,积极稳妥地  相似文献   

8.
黄金家 《当代经济》2000,(12):44-44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结构调整当然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生产自主权。但是,由于微观主体的农民的局限以及转型期市场动作的复杂化等原因,作为宏观主体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对克服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制定当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是实现国民经济预期目标的长期战略和根本途径。农村市场问题主要是农民购买力问题,只有农民购买力持续稳步提高了,开拓农村市场才有可能取得大的进展和新的突破。为此,首先要解决好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当前,影响农产品“卖难”的因素很多,其中信息不灵,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卖难”或“卖不好”是主要因素。本文就如何搞好农产品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开拓农村市场进程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发展农产品信息服务是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客观要求 由于近年来福建省…  相似文献   

10.
李洪斗  柴庆臣 《经济论坛》2001,(20):19-20,14
一、加强政策引导1.做好宣传,落实政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的思想认识、观念转变决定着这次调整的力度与效果。尽管各级干部对农业结构调整有较清醒的认识,但目前有些地方领导片面认为,只要各级干部的宣传发动工作到位,做不做老百姓的工作无足轻重,造成政策断档、截留的现象时有发生。事实上,农业结构调整的最大阻力还是来自农民。他们易满足于现状,怕担风险,思考问题不是我要富,而是“亏了怎么办”,加之未来农业生产市场不直观,又没有亲身体会,因而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